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5日 · 来自港大医学院和玛丽医院的脑内科、放射科联同神经外科医生合作,自2018年以来提供全港首个24小时取栓手术治疗中风,研究团队亦一直密切监测有关的治疗成效。 研究期间合作400多名患者接受相关治疗,其中13%的患者在发病超过6小时后进行手术,发现没有增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率。 研究表示,对于逾6小时接受治疗的患者,配合进阶的影响扫描(例如CT Perfusion)并用人工智能软件协助分析(Rapid AI)找出可救治的脑细胞体积和百分比,能帮助医生快速挑选适合取栓手术的患者,将治疗黄金期由6小时扩大至24小时。 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外科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郑璟晖医生表示:“中风治疗就是要分秒必争,因为时间与脑细胞的死亡有直接关连。

  2. 2024年5月23日 · 2024-05-23 04:03:20 大公报. 字号. 对香港公立医院看病排期长虽然早有耳闻,但来港多年也没有经历过,因为眼睛的小囊肿一直没有好转,预约公立医院时才发现,从第一次看诊,到约期安排眼睛小手术,排期已经到了明年初。 朋友建议我去港大深圳医院,在网上挂号第二天就看了医生,再过一天小手术顺利完成,诊费也便宜,不得不感叹内地的医疗真是太方便了。 第一次来港大深圳医院,看诊的罗医生在简单的检查后,得知我当天从香港过来,他让我去找安排手术的护士看看当天下午是否有空档做手术,如果当天没有,也会尽快安排日期,护士很快通知我隔天手术时间。 手术还是罗医生,他一边做手术前的准备,一边和躺在手术床上的我解释没能当天安排手术的原因。

  3. 2024年5月24日 · 71岁的陈先生因心瓣老化问题,上月17日于圣保禄医院进行微创手术更换心瓣。 陈先生儿子说,手术前心脏科医生曾指手术成功率达95%,并无提及致命风险。 主诊医生于术后告知家属,手术过程出现“小枝节”,包括原订送心瓣的步骤由右腿大动脉转为左腿大动脉,手术期间左腿大动脉中两条血管流血不止,要紧急施行导管支撑手术止血,左腿原有3条血管只剩1条。 质疑3度剧痛求助均被忽略. 陈先生儿子说,父亲在术后翌日早上收到医生通知,同日可转到普通病房,与术前表示需在深切治疗部观察48小时不一致。 同日下午1时30分转到普通病房后,父亲腹部右下方剧痛,医生三次检查后仍表示情况正常,但有关部位在晚上仍剧痛并进一步肿胀。

  4. 2024年5月16日 · 5月15日,香港执业眼科医生会组织25位香港眼科医生到广州南沙进行交流考察,他们先后走访了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等企业和机构,对南沙的医疗领域发展前景有了全面了解。

  5. 2024年5月14日 · 字号. 医疗卫生界立法会议员林哲玄医生接受大公报访问表示本港确实面对药物昂贵的问题连家境富裕人士也望门兴叹。 他举例其中一种基因治疗用药物,医治脊髓肌肉萎缩症(SMA)患者,而该药的价格高逾1600万元,“这么贵的药谁担得起! ”他指在医管局的自费药物中有资助药物,但非人人可得,合资格的病人可向撒玛利亚基金和关爱基金医疗援助计划申请资助,但如药物太贵,合乎资格都未必能支付,他认为相关规定可考虑作进一步优化。 林哲玄又提到香港作为国家重要的城市,某些范畴应该融合,其中药物是一方向,“不是所有的药,例如买一粒退烧药也要融合,未必是最好的做法。 ”他强调并非所有药物都可透过内地购买,但在特殊病种而必须的情况下,特区政府应考虑加入内地的药物采购团队。

  6. 2024年5月14日 · 近期医生建议他服用洛拉替尼(Lorlatinib),他表示每日服用该药,相关药费便约5000元,一个月开销最少15万元。 拥有加拿大护照的蒋先生早前得知,该药在该国可获资助,便计划返回加国服药续命,“这药在香港好贵,但在加拿大政府医院内可以免费 ...

  7. 2024年5月23日 · 【大公报讯】记者赵之齐报道:香港大学(港大)机械工程系副教授郭嘉威率领团队,研发互动式多阶段以磁力共振成像(MRI)引导立体定位神经外科手术的机械人定位器,可协助进行导管/针头的精准介入操作。 团队介绍,该系统能协助将深脑刺激手术(DBS)时间缩短一半以上,且允许病人以全麻状态接受手术,大大降低病人手术痛苦。 团队透露,今年下半年本港将有首个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系统投入使用,预计未来五年内本港将安装约三部iMRI系统。 5小时程序可减至1.5小时. 在精确度要求极高的立体定位神经外科手术中,医生往往需要将极细的针头插入病人脑部,以进行脑部活体组织检查、电极植入等步骤。 精确判断探针深入的位置及影响,向来需耗费大量人力时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