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6日 · FB截圖. 近日,化學博士K.Kwong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點解用紙飲筒飲可樂唔好味? 」香港人一定有飲可樂,但又發不發現用紙飲管飲可樂「唔夠爽」? 不但是紙飲管遇水會浸淋,還有這個原因! K.Kwong解釋,可樂是糖漿、香料加壓力溶成二氧化碳的水。 二氧化碳要在高壓力下才可在水內大量溶解,但酸性、低壓力、高溫都會令二氧化碳「走返出嚟」。 所以可樂叫做「汽」水。 而可樂有很多二氧化碳溶在水內,可以稱為「超飽和」二氧化碳的水溶液。 (Unsplash/@innaka1) K.Kwong指,當飲冰凍可樂的時候,進入口中的可樂在口腔內立即加溫。 溫度高,會產生二氧化碳氣泡。

  2. 2024年5月11日 · 港聞. 政情. 走塑|反駁「可降解塑膠」更環保之說 環境局:威脅人類生態環境. 撰文:馮子健. 出版: 2024-05-11 14:33 更新:2024-05-11 14:33. 17. 走塑首階段已經實施,近日網上有人質疑管制即棄塑膠產品法例沒有科學根據,更表示紙和木製替代品需要砍伐樹木,指可降解的更環保。 環境及生態局今日(11日)在Facebook表示,聲稱「可降解」塑膠產品很多會在堆填區內厭氧環境,或是在海洋環境中都不能完全降解,而且還會分裂成為微塑膠,威脅人類和生態環境;反觀紙、木和竹都是可再生資源。 首階段禁用即棄塑膠餐具及其他塑膠產品4月22日開始實施。 (環境及生態局Facebook圖片) 聲稱可降解塑膠會分裂成微塑膠 在堆填區或海洋不能完全降解.

  3. 2024年5月6日 · 事實上在香港仍在因為塑膠餐具的便利性而選擇性遺忘其危害性的時候很多地方早已因為塑膠降解速度緩慢塑膠微粒或會殘留人體等問題愈發重視其對健康的潛在風險。 一篇於2022年3月24日發表在《環境國際》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的文章〈塑膠顆粒污染人類血液的發現和定量 〉揭示,人體排除塑膠微粒的速率比吸收到血液裡的速度慢,即人體可能在排除塑膠微粒前就已將其吸收至血液中。 同時,根據多項以鼠類進行的短期實驗,塑膠微粒對腸道、腎臟、造血功能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香港不是沒有人關注塑膠危害。

  4. 2024年5月16日 · 熱話. 開罐. 港男怒轟6樣點心收$9外賣盒離晒譜! 網民一原因斥自備餐盒都無用. 撰文:可樂米. 出版: 2024-05-16 18:34 更新:2024-05-16 18:38. 管制即棄餐具的法例於今年 4月22日正式實施,顧客購買外賣需要額外付費加購外賣盒和餐具。 而近日有網民在光顧點心店時,發現外賣盒與外賣袋需逐個收費,又表示上月曾光顧同一餐廳,今次所收的費用與當時並不相同,意外引起網民熱議。 Facebook「香港茶餐廳及美食關注組」截圖.

  5. 2024年5月23日 · 新界南總區刑事總督察庾博瀚交代案情表示,警方經情報分析及深入調查後,成功鎖定一名詐騙集團的男骨幹成員,他涉嫌與4月所發生的5宗假冒官員騙案有關,當中涉及金額高達400萬元,受害人均為香港市民,當中包括學生、家庭主婦、售貨員及文員。 庾博瀚續指,案件中受害人先後接獲假冒內地公安的電話,指控他們較早前涉及內地洗黑案及其他刑事犯罪活動。 騙徒亦會稱由於案件涉及香港的執法人員及銀行職員,會以案件保密、影響辦案為由,警告受害人切勿向任何人透露案情,一旦透露,便會立刻作出拘捕及凍結他們的資產,目的是為斷絕受害人與外界的接觸,包括家人、朋友及警方等。 庾博瀚續稱,當騙徒獲得受害人信任時,便會相約會面,過程中會要求受害人簽署一些印有中國內地公安及香港金管局蓋印的偽造保密協定,列明受害人若透露案情便馬上被捕。

  6. 4 天前 · 出版: 2024-05-30 13:02 更新:2024-05-30 14:10. 早前英國知名工程顧問公司奧雅納(Arup)捲入人工智能深偽(AI Deepfake)騙案,有香港員工轉帳約1.95港元至騙徒戶口。. 近日又有跨國公司「中招」,其香港區職員於5月與收到公司「首席財務官」的訊息及Zoom視 ...

  7. 3 天前 · 47人案・一片看清|回顧1187日還柙118日審訊 被控顛覆終有判決. 民主派47名人,因2020年立法會選舉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其中16人不認罪。. 國安法三名指定法官陳慶偉、陳仲衡及李運騰,在2024年5月30裁定,李予信、劉偉聰罪名不成立,其餘14人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