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0日 · 【明報專訊】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生活文化。 作為上消化道外科醫生,我常見兩大類病人分別是進食困難者和進食過量者。 進食困難者當然擔心患有上消化道癌症,但較罕見的病因——食道功能性疾病,卻是更影響生活質素。 「教授,我長期胃酸倒流,用盡方法醫都不大奏效,每天服用質子泵抑制藥仍未能控制病徵。 」我仔細看面前這名30多歲女士,說話節奏有點急促,問她:「是否曾有醫生診斷你精神緊張? 」「我不止精神緊張,還常常有吞嚥困難,食物卡在胸口位置,有時甚至要嘔吐出食物才能紓緩。 」我心中一沉,一般胃酸倒流病人並不會吞嚥困難,然而這名女士剛接受上消化道內鏡檢查,並沒有發現胃和食道腫瘤。 消化道內鏡檢查只能診斷腸胃道明顯的病變,如癌症或潰瘍,但卻無從斷定消化道功能性疾病。

  2. 4 天前 · 嚴浩解釋:「當年好多人生活喺戰亂裏,面對好多社會問題,有得食已經好好喇,大家冇人話要飲食健康,但其實食物就係藥。」近年嚴浩積極鑽研「治病之道,食療勝藥」,推出多本食療養生之道的書籍,並成為暢銷書作家。(即時娛樂)

  3. 4 天前 · 除了血壓高之外,沒有任何長期病患。 不過,1個多月前,他突然覺得喉嚨好像塞了,不能吞嚥。 找了腸胃科醫生照胃鏡後,醫生說爸爸食道有腫瘤阻塞食物通過,建議即時做手術。

  4. 2024年5月19日 · 前食物及衞生局2019年曾就晚期照顧作公眾諮詢並於2020年發表報告建議政府在居處離世和預設醫療指示兩方面立法。 政府去年展開這兩方面的立法和修例刊憲工作,可預計執行時會遇到不少誤解與操作困難,下文分兩部分討論。

  5. 2024年5月6日 · 首先由護士和營養師加強他對腎病護理和飲食營養的知識,需要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提供運動建議、扶抱技巧、家居安全評估;亦需要社工協助改善居住環境、提供情緒支援等。 護理過程須無菌 減感染風險. 陳太接受的連續性可攜帶式腹膜透析,為本港最普遍的末期腎衰竭治療方法,原理是利用腹膜上的微血管網絡協助清理血液中的毒素及多餘水分,以分擔或取代腎臟的工作。 照顧洗肚患者,最重要原則是保持衛生。 因為腹腔是一個無菌環境,任何觸及的物品必須是無菌,以免併發腹膜炎。 陳太每天洗肚4次,護士提醒陳伯,協助太太洗肚前緊記清潔雙手,以免雙手成為傳播病菌的媒介。 在清潔換液環境時,盡量以消毒濕紙巾或酒精棉取代毛巾,以確保清潔效果。

  6. 2024年5月11日 · Ode To White Asparagus--結合時令的白蘆筍及本地無花果葉,Vicky將白蘆筍炮製成慕絲,藏入日本甜蝦,綴以魚子醬,醬汁則用上紹興酒製作,再配本地無花果葉打成的油,清新芳香,與白蘆筍的味道極之匹配。 (5道菜嘗味午餐)(黃志東攝) Ode To Duck--用上約1公斤的北京鴨,風乾5日後放入焗爐烤至七成熟,皮薄不帶脂肪,香脆可口,配上自家製梅果醬及布冧漬,以及用鴨骨與香料熬成的醬汁,以香料及梅子芳香昇華鴨肉的食味。 (5道菜嘗味午餐)(黃志東攝) 【明報專訊】全職媽媽固然年中無休,而要工作家庭兩兼顧的雙職媽媽,辛勞程度亦有過之無不及。

  7. 2024年5月8日 · 名廚張錦祥(Ricky)及余健志(Jacky)將在下周一首播的《煮題COOK 4 大食四方》繼續北上找尋美食。(大會提供 / 明報製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