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6日 · 1.藥物注射︰醫生會在粉瘤上注射藥物,以減少腫脹及發炎情況。2.切開引流︰醫生會切開粉瘤,擠出內在的物質,整個程序雖然簡單,但粉瘤很容易會復發。3.割粉瘤手術︰開刀移除粉瘤是安全且治標的治療方法,但如果粉發炎,醫生會延後進行手術。

  2. 2024年3月27日 · 粉瘤是什麼?. 粉瘤是皮膚病中常見的皮下腫塊疾病之一,只要是成年人都可能誘發。. 主要因皮脂腺阻塞或外力穿刺傷而形成。. 特徵為膚色的皮下突起,鼓起的表皮中心常會看到一個小黑孔,有時稍加擠壓,會跑出一些帶酸臭味的粉狀物質,因此又有粉瘤之 ...

  3. 粉瘤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囊腫,由角質積聚形成,可能出現在臉部、部及身體其他部位。雖然通常是良性且不會引起疼痛,但若不小心觸碰或擠壓,可能導致感染或發炎。為何為長出粉瘤?該如何預防及治療?能用手自己擠出來嗎?又什麼情況會需要手術呢?

  4. 2023年6月28日 · 志勛皮膚科診所主治醫師陳偉迪表示目前推測可能是因為外傷如經常摩擦或穿耳洞表皮組織掉進皮膚真皮層或皮下組織後形成囊袋表皮組織產生老廢角質代謝物不斷地掉進囊袋中隨著時間累積囊袋膨脹成球狀形成一顆皮膚的突起物由此可知全身都可能長粉瘤尤其是後背耳垂或耳後臉上屁股鼠蹊部私密處腋下等因為衣物或手容易摩擦和摳抓的部位。 長粉瘤也有部分原因是基因,也就是體質,例如加德納綜合症(Gardner's Syndrome),這是一種先天性的家族性遺傳疾病,會使人容易長腸道息肉和粉瘤。 推薦閱讀:屁股長痘痘怎麼辦? 專家解析6大原因、消痘痘藥膏處理. 粉瘤症狀有哪些? 粉瘤大部分時間都不會有任何症狀或造成不適,陳偉迪醫師指出,因粉瘤就醫的人,很大部分是旁人看到皮膚有突起物而就醫。

  5. 成因. 因皮脂腺出口管道受到阻塞令皮脂分泌物積聚形成的囊腫;因擠壓時會滲出粉狀分泌物,故又稱「粉瘤」。. 因為症狀不明顯,加上生長速度較緩慢,所以不少患者常將粉瘤誤認為是暗瘡。. 但與暗瘡不同,粉瘤藏於表皮以下的真皮層,亦不會自行消退 ...

  6. 2024年5月9日 · 會長粉瘤的族群常常是20多歲到30多歲之間的青年,很少在青春期之前就發現有粉瘤。在男女比來說,男生長粉瘤的比率比女性高了一些。 為甚麼 ...

  7. 2013年10月1日 · 有些人以為是濕熱骯髒等原因引起但台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主任劉漢南說目前坊間流傳的原因只能當成是合理的假說粉瘤真正的形成原因不明且一年四季都有接獲病例並不僅限於夏季推薦閱讀粉瘤是什麼? 會自己消嗎? 粉瘤原因和治療手術一次看. 皮膚科診所院長李士虹指出粉瘤可能是因為外傷造成如經常摩擦或穿耳洞不過也有例外。 「有些人可能沒有印象說他有任何外傷的病史,可是他就會長,」像是臨床上常見男性的陰囊冒出多顆小粉瘤,醫學上找不出特別的原因,「我們會認為那是他的體質的關係,」李士虹說。 粉瘤是一種位於皮膚真皮層或皮下脂肪層的囊腫,因為成因不明,據猜測可能是在皮膚受傷後,皮膚表皮形成的老廢角質代謝物掉進囊袋中,隨著時間愈積愈多,膨脹成球狀,造成皮膚突起。 如何從外觀上判別粉瘤?

  8. 粉瘤沒有確定的成因可能的風險因素包括: 皮膚或毛囊最表面部分受到刺激或損傷,例如擠粉刺. 患有罕見遺傳疾病. 皮膚經常受到摩擦或穿耳等. 粉瘤 的症狀. 皮膚出現小圓形腫塊,通常在面部、頸部或身體. 粉瘤中央有黑頭狀物質堵塞開口. 粉瘤出現開口時,可擠出黃色或白色、帶臭味的濃厚分泌物. 發炎或感染時,粉瘤區域會發紅、腫脹和壓痛. 粉瘤 的診斷方法. 粉瘤的診斷方式主要為問診及觸診,皮膚科醫生透過觀察即可診斷。 粉瘤 的治療方法. 粉瘤會自己消嗎? 粉瘤可能會自己消失,但這需要時間,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 然而,即使粉瘤消失,病毒可能仍然存在體內,這意味著粉瘤可能會再次出現。 其實如粉瘤沒有引起不適,通常可以不作理會;如因外觀或發炎問題尋求治療,可透過以下方式解決: 注射.

  9. 粉瘤的成因. 粉瘤沒有明確的成因,普遍認為是粉刺或表皮受傷而引起的毛囊表皮細胞增生,長出囊袋。 而皮脂腺的分泌物與角質代謝物便會藏在囊袋中,慢慢累積,膨脹成凸起的球狀體。 常見治療粉瘤有以下方法: 擠掉粉瘤: 坊間認為只要擠掉粉瘤內的膿液便會好,但其實囊袋還在,當皮膚的角質和皮脂增生,還是會慢慢累積在囊袋中,很容易復發。 還有很大機會細菌感染。 口服或外用藥物: 是可以改善角化異常和壓制皮脂分泌,控制發炎和減低感染風險,但不能徹底根治。 手術切除: 當粉瘤出現疼痛,發炎時,最理想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 由於以上辦法都是暫時性舒緩,但囊腫隨時會復發,只有透過手術把整個囊腫切除,不殘留在囊壁,才是徹底根治。 加上粉瘤體積小,手術簡單,可以在診所進行。

  10. 粉瘤呈小腫塊狀,可以出現在皮膚的任何部位,常見與臉部、部及四肢皮膚。 粉瘤因皮膚的油脂分泌腺閉塞引致,令皮脂和角質層等分泌物積聚於皮膚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