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19日 · 19.11.2021. 袁源隆. 譚志榮,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分享 留言. 九年藝術家黃國才Kacey製作了一間漂流家室》。 這間家室極為狹小僅四呎乘四呎但有如一般家居設有鐵閘窗台冷氣機等特別的是它建在由膠桶和車呔紮成的浮筏上其後黃國才身穿白色船長制服在西九文化區海濱成功登上住宅由拖船拉出外海在維港漂泊流離。 十多年後,《漂流家室》回到西九,整間水上住宅裝置、出海錄像,以及船長制服,都在M+的香港視覺文化展覽《香港:此地彼方》中展出。 然而,創作者早在七月漂洋過海,定居台灣,並決意不再回港。 「我自問,對我來說,什麼最重要? 我發現,最重要的是100%的藝術表達自由。 哪裏有,我就去哪裏。

  2. 2021年8月3日 · 2021/08/03 16:58.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中國在香港強推國安法除束縛香港原有言論自由外也直接影響重視創作空間的藝術文化界曾任香港理工大學助理教授常就政治題材創作的香港視覺藝術家黃國才Kacey Wong),今天(3 日)在臉書發佈道別短片,宣布他已經轉赴台灣,要「在不會自我審查的地方繼續創作」。 綜合法新社及《立場新聞》報導,從香港到台灣不過1個小時的飛機航程,但黃國才卻說入境台灣之前都不敢放鬆,直到在飯店完成檢疫隔離後,才對外公佈離港消息。 他感嘆,香港現在的政治環境下,創作愈來愈困難,「自我審查、官方批鬥,都是政府主動搞出來的文化災難」,而他自問是個「追求百分之一百的自由,而不是妥協的自由」的創作人。

  3. 2022年11月18日 · 黃國才指出香港現時超過2,800名反送中相關人士被檢控不少正在坐牢或被還押等候漫長的審訊但其實他們也沒有放棄都會透過讀書及健身去強壯自己的思想和身體黃國才說我在香港也有一個聯絡人他入獄大約3年他進去時很瘦削但出來後變了健美先生般的體型我問他你為何這麼厲害監獄也沒有健身裝置?...

  4. 黃氏乃藝術公民街頭設計聯盟的創會成員志於探索藝術家及設計師於社會/政治性議題上的參與可能性他也是前度Para/Site藝術空間成員現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環境及室內設計系助理教授黃國才的實驗性作品探討人與其生活空間的社會性意義他認為藝術創作就好像是做案件調查偵察的對象就是自我設計的一人居所三輪車屋「流浪家居」於2008年獲選代表香港參加意大利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他的「漂流家室」號小型船屋在香港維多利亞港上漂浮表演及「夢遊號」三輪車碌架床,分別是2010年及2012年香港深圳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的重點展品。

  5. 2022年11月13日 · 黃國才憶述最初來到台中時離開家鄉的創傷揮之不去有時睡醒不知自己在哪裡憂鬱得借酒消愁逐漸他由零開始建立新生活由跟鄰居商販聊天開始一次意外被狗咬更令他與台灣生物有親密接觸經過半年黃國才終於不需看谷歌地圖駕車往來居所和工作室開始有家的感覺最重要的是他在台灣找到自己的位置他說:「在圍牆內已沒有表達自由在圍牆外的香港人要更加珍惜機會拯救圍牆內的人令香港變得更好。 黃國才此前已在台灣舉辦3個藝術展,將他在港的抗爭藝術帶來台灣。 而他在台灣的創作,也連繫本地政治狀態。 他說,如台灣有很多宮廟,宮廟、黨國、黑道有千絲萬縷關係,他特別創作了流動廟宇「生神仙」。

  6. 2024年1月15日 · 藝術家黃國才向光傳媒成功阻止殺館是一個奇蹟。 聯署發起人、海外港人組織「我地NGO DEI發言人劉慧婷則表示日後港人身處何地都要一起為香港文化發聲,「制衡這個經常亂出盲拳的政府」。 《明報》報道指,文化界表達不滿後,文化博物館儼如取得「免死金牌」,而且很有可能變成「流行文化館」,現時館內6個常設展覽中的趙少昂藝術館、徐展堂中國藝術館以及兒童探知館將遷到其他博物館,只保留現時正在展出的李小龍、梅艷芳專題展,以及金庸館、粵劇文物館、瞧潮香港60+。 海外發聲一點一滴累積. 反對「殺館」的聯署人之一、藝術家黃國才向《光傳媒》表示,多謝所有聯署的香港人,以行動捍衛香港文化,「證明身處海外更可以發出聲音,令文化博物館暫時不用被『殺館』,是奇蹟發生了!

  7. 2021年10月21日 · 漂流家室虛實諷刺. 的確眼前黃國才Kacey2009年創作的多媒體作品漂流家室的文字描述便補充了一句1970年生於香港現工作於台中」。 他作品是一間水上房屋在西九海濱飄浮入住」,嘲諷香港高樓價問題更諷刺的是擅以政治題材創作的Kacey今年七月已移民台灣只能隔空回望作品黃國才漂流家室》 「香港:此地彼方」作品圍繞1960年至2000年香港的視覺文化,大部分作品「熟口熟面」,例如曾灶財的墨寶、Michael Wolf 的彩虹邨照片、劉小康的海報、呂壽琨的畫作。 有記者認為展覽作品「政治潔癖」,M+香港視覺文化策展人彭綺雲並不認同,「我們也想將香港框架放寬一點,畢竟我們不是歷史博物館。

  8. 2021年8月28日 · 黃國才 (Kacey) 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視覺藝術家之一,曾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年度藝術家獎」,於香港理工大學任教多年,以經常在政治運動中進行行為藝術廣為人知,傘運期間創作的不少作品,已經成為經典。 他表示是艾未未的經歷令他覺醒,自此一直走在運動前線,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感到有人身安全威脅,決定移居台灣。 有打野戰訓...

  9. 2022年5月5日 · 藝術影音. V-Touch人物黃國才. 影片以藝術家黃國才離開香港來到台灣定居的經歷為背景回溯藝術家於香港反送中時期試圖透過藝術創作捍衛自由爭取權利的過... ARTouch編輯部. 典藏ARTouch專欄 高千惠專欄. 明與暗、光與影、實與虛,在2022年前後,全球疫事與烏俄戰事交接之際,成為地方展覽的年代留影命題。 當代地域藝術界,如何藉...

  10. 2009.08.1 - 2009.12.31. 黃國才. 為了光明前程必須經歷的黑暗. 更多. 諮詢. 分享. 關於項目. _ 你對父母最深刻的記憶是什麼? 一起去公園玩? 吃母親為你煮的小食? 還是被父母責罵痛打? 被體罰的痕跡早己隨年月退去,但大量傷害性的字句已經深深打進腦海裏,變成不能痊癒的傷痕。 父母打罵我們,想我們變得乖巧點,不會犯錯。 但這目的往往未能達到,為什麼被罵,早己忘記了,但那些惡毒的字句,卻記憶猶新,心靈上的傷害可能比肉體上的傷害來得更深。 這作品獻給那些經歷過黑暗體罰年代而終於來到光明前程的朋友們。 關於藝術家. _

  1. 相關搜尋

    黃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