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1日 · 用途:防治牙周病. 黃芩、黃連、黃柏,合稱三黃,其性寒,是我最常用的清熱瀉火解毒藥,著名的黃連解毒湯,就是三藥合用,清熱解毒效果優越,可用於西醫同業診斷為細菌入血的「敗血症」或化膿性感染類疾病,由於性寒,易壞脾胃,不能久用,否則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三藥雖然同有清熱瀉火解毒療效,但黃芩作用於肺部、黃連作用於心臟及胃腑、黃柏作用於腎臟,這種「歸經」作用,有類西醫同業所稱的「標靶藥」。 黃芩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芩的根,春秋兩季採挖,蒸透或開水潤透切片,功能有四: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與除熱安胎。 達爾文喻為中國百科全書《本草綱目》的作者李時珍,就是被黃芩救回一命,否則我們今天無緣見到這一本曠世之作。

  2. 4 天前 · 明醫網 > 麥煒和醫生. 醫生用於斷症或作出決定的思考模式,大致可分為以演繹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為基礎的鑑別診斷法(Differential diagnosis,dDx)和以慣性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為基礎的捷思法(Heuristics)。 電視劇《醫神》經常引用的便是前者,主角們首先會收集患者的詳細病歷,繼而推算出一切的可能性(即是dDx),再根據病情的吻合程度、病症的或然率、診查結果等等將其逐一排除,直至收窄到正確的答案。 傳統上,醫學院教授的便是鑑別診斷法(所以醫學生開口埋口也是「排除」這個、「排除」那個),不過,到了臨牀實戰,大部分醫生卻會轉而採用捷思法。

  3. 2024年5月21日 · [2015-06-09] 明醫網 > 麥煒和醫生. 港社會充滿包容,就連明顯的江湖伎倆,好像什麼養生特選、偏方食療、生物能量、細胞共振,也能闖出所謂另類療法的市場。 筆者已多次指出偽醫學的特性,今期會為大家簡述何謂科學的態度,本文參考了 Richard Dawkins 寫給十歲女兒的《Good and Bad Reasons for Believing》及繪本《The Magic of Reality》—十歲小孩已能理解,說明科學絕非深奧的道理(注:兒童七歲後開始發展概念思維,十歲是思考啟蒙的適當年齡;但若說五歲小孩已懂「憂國憂民」,便肯定是發言者捏造的謊言)。 科學的態度(Scientific method)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4. 2024年5月21日 · 明醫網 > 健康醫事. 華裔65 歲以上的長者, 有2.5~5%的機率罹患失智症,且增加5 歲機率增加1 倍。 為了減緩失智症帶來的衝擊,營養師近年推出融合得舒飲食與地中海飲食的「麥得飲食(MIND diet)」,呼籲高風險患者多吃全穀、豆類等10 大益腦食物保護腦神經,進而延緩失智發生。 營養師許薰云表示,失智症的高風險因子為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疾病、抽菸和缺乏運動。 約有37% 的病人在中風後會發生輕度認知障礙或失智症,超過50% 的糖尿病患也會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抽菸的老人相較於不抽菸者,一年後也會增加79% 阿茲海默症與78% 血管型失智症風險。 麥得飲食的特色為提高粗食比例,並增加單元不飽和脂肪及多元不飽和脂肪,同時降低飽和脂肪與精緻糖類。

  5. 2024年5月10日 · 明醫網 > 兩性生活. 基因決定論是錯誤的,因為生長環境對於人的智力來說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近日網絡上流傳着這樣一種說法,「娶一個聰明的老婆,孩子就會很聰明」,因為人類與智力有關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 染色體上,女性有兩個X 染色體,男性只有一個,所以媽媽的智力在遺傳中就佔有了更重要的位置。 對於男孩兒而言,則完全受母親智力的影響。 這種說法靠譜嗎? 英國雜誌《自然綜述遺傳學》在2005 年第6期雜誌上的文章《X 染色體的智力影響》指出,X 染色體上的近千個蛋白質編碼基因裏至少有40% 都在大腦裏表達,這個比例要高於常染色體,更遠遠超過Y 染色體。 這也就是說,X染色體對大腦的發育和智力水平的確有很大的影響。

  6. 2024年5月21日 · 人體有大致五種感官功能,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體感),外間的變化如聲音、氣味等能夠觸動特定的感官受體,從而產生神經信號直達大腦,這樣我們便能夠知曉及對應環境中的變化。 不過,當接收是持續及相對固定的信號,大腦便會自動下調神經系統的敏感度,形成慣性。 「Exactly,那就是Neural adaptation(神經慣性效應),比方說,第一次戴手錶,初時總會覺得手腕箍住箍住的,但只要等神經信號平靜下來(除非集中精神去想),便不會感到手錶存在。 我明白溫醫生的意思了,你想說穿緊身衣服起先可能有點不自然,但當感官受體對衣物的壓力和溫度產生了慣性效應,便會如同平常一樣。

  7. 2024年5月21日 · [2011-07-27] 明醫網 > 麥煒和醫生. 容樹恆,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現為威爾斯親王醫院骨科顧問醫生,專注於運動醫學及關節鏡手術等有關工作,亦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隊醫。 (patrick@ort.cuhk.edu.hk) 是球季剛完結,他們想將過去一年的傷患一次過檢驗出來。 他們大部分都懷着戰戰兢兢的心情,希望診斷過後,我會告訴他們沒事。 然而亦有些早已心裏有數,知道自己身體已有一些問題,只希望由我幫他們確定這個殘酷的現實。 上星期,一位職業足球員被診斷膝蓋的前十字韌帶斷裂後立刻大叫:「天啊! 我的命根斷了! 」老實說,前十字韌帶斷裂在運動創傷科門診很常見,但十多年來,我倒是第一次聽見有人以「命根」來形容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