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TSLA 股價 相關

    廣告
  2. Which of the Magnificent 7 stocks are worth buying? Which should you sell? Find out here. What's next for the Magnificent 7 stocks? Find out in our urgent report. It's free today.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0日 · 財經快訊. 美股|道指收市漲331點 Tesla及Nvidia同跌逾1.5% 撰文:蕭通. 出版: 2024-05-10 04:19 更新:2024-05-10 04:19. 2. 首領失業救濟人數超預期,就業市場降溫正重燃減息希望。 美股周四(5月9日)上揚,道指收市升331點,為連續第7個交易日上升。 道指收市報39,387.76點,升331.37點或0.85%;納指報16,346.26點,升43.51點或0.27%;標普500指數收報5,214.08點,升26.41點或0.51%。 Arm展望營收遜預期 股價跌逾2% 晶片設計公司Arm預測,全年營收將少於市場預期,股價跌2.34%。 其競爭對手、晶片生產龍頭Nvidia亦跌1.84%。 另外,Tesla也跌1.57%。

  2. 2024年5月9日 · 消息指美國檢察官正調查Tesla以確定該公司及其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對該公司駕駛員輔助技術的聲明是否存在欺詐Tesla股價早段曾跌4.3%後收窄至跌1.74%Uber挫逾5% 競爭對手Lyft漲7% Uber首季業績虧損而市場原預計將實現盈利

  3. 2024年5月22日 · Tesla股價飆6.66% IBM升逾2% Nvidia在周三公布季度收益前,股價微升0.64%,收市以每股953.86美元再創新高。 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上調全年資本支出預期後,股價下跌1.16%。 另外,Tesla股價急飆6.66%。 微軟(Microsoft)前一日發布具AI功能的新個人電腦系列後,周二股價漲0.87%。 IBM計劃將一系列人工智能模型作為開源軟體發布,並協助沙特阿拉伯以阿拉伯語訓練AI系統,股價上漲2.09%,為升幅最大道指成份股。 健身設備製造商Peloton Interactive股價跌16.37%,該公司正在尋求債務再融資,以在銷售額下降的情況下重新站穩腳跟。

  4. 2024年5月23日 · 美股|道指收市跌201點 Nvidia季績前挫跌近0.5% Tesla挫3.5%. 撰文:蕭通. 出版: 2024-05-23 02:54 更新:2024-05-23 04:14. 美國聯儲局三(5月22日)公布上次的議息紀錄,顯示官員對通脹前景感到擔憂,多名官員稱必要時支持再加息,拖累美股下跌。. 道指一度跌300點後跌幅 ...

  5. 2024年5月23日 · 1. 財經快訊. 2024-05-22. 美股|關注聯儲局議息紀錄 道指早段偏軟 Nvidia季績前跌0.8% 3. 財經快訊. 2024-02-22. 精選 ★. Nvidia上季收入按年增逾兩倍勝預期 盤後股價一度飆10% 3. 財經快訊. 2024-04-25. 美股| 道指收市跌42點 Tesla股價飆12% Nvidia挫逾3% 4. 財經快訊.

  6. www.hk01.com › tag › 3228Tesla|香港01

    2024年5月18日 · Tesla香港01. 財經快訊. 2024-05-23. 特斯拉可持續影響報告 不再提及年銷2000萬輛長遠目標. 7. 即時中國. 2024-05-23. 精選 ★. 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正式開工. 6. 財經快訊. 2024-05-21. 「神奇七俠」要拆夥? 高盛稱蘋果及Tesla表現落後 說法應淘汰. 2. 財經快訊. 2024-05-18. 上海據報放寬Tesla等海外企業 將數據出口限制. 8. 即時國際. 2024-05-18. 精選 ★. 路透社:特斯拉擬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訓練全自駕AI. 8. 即時國際. 2024-05-18. 路透社:上海或放寬Tesla等外企數據出口限制. 9. 即時中國. 2024-05-14. 精選 ★.

  7. 2024年5月1日 · 即時國際. Tesla超級充電Supercharge裁員約500人 汽車生產商措手不及.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 2024-05-01 18:03 更新:2024-05-01 18:03. 美國電動車業界人士和分析師星期二4月30日美國電動車巨企特斯拉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突然解散特斯拉電動車充電團隊令準備向新電動車顧客提供特斯拉超級充電服務的汽車製造商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