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5.4
    2.3
    0.5
    終場
    4月 19日@塘鵝
    L
    98 - 105
  2. 2020年10月21日 · Veeva的財務狀況穩健,擁有近15億美元現金及短期投資並沒有債務。 Veeva估值並不便宜,預測市盈率約120倍,明顯高於另一隻客户關係管理(CRM)軟件股Salesforce (NYSE:CRM)的70倍預測市盈率。 不過,Veeva具有科技及醫藥的增長概念,而且未來五年業務前景清晰,值得以溢價買入。 分享給你的朋友.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 您想成為一份子? 在我們撰寫的《 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 》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 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 按此 免費下載!

  3. 關於我們.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是一個率先洞悉投資、財富管理的創富及投資者教育互動平台。. 我們專注於美股、港股及退休理財。. 梁耀康 (Dave Leung)為HK MoneyClub的聯合創辦之一,並為平台分析師。. 梁耀康為前萬里富香港 (The Motley Fool HK)全職員工,負責 ...

  4. 2021年3月6日 · 第一、二名. 第一位 MyChoice既我的中國股票基金,以及Mass萬全既大中華股票基金, 這2隻基金雖然一隻叫大中華基金一隻叫中國股票基金,但係都屬於大中華裡面嘅,同埋都是1對1 直接買入JP Morgan,摩根宜安大中華股票基金。 這2隻強積金的底層基金一樣,但表現唔同,主要原因是因為收費不同。 根據MPFA的資料顯示,My Choice的中國基金最近期基金開支比率為1.1%, 而Mass 萬全的大中華基金基金開支比率為1.64%。 摩根宜安大中華股票基金有幾勁,以及佢同類別以及參考指數的比較,我哋之前都有詳細討論過,有興趣嘅朋友,可以參考返我哋之前啲片。 在2020年度表現排名榜中排第1、2位的都是1對1直接買入摩根宜安的大中華基金。 所以表現出色。

  5. 2021年10月10日 · 58 Freight已經和越南的物流公司簽訂合資協議。 不過,58 Freight進軍越南及印尼市場,須與Lalamove正面交鋒。 事實上,Lalamove已經打進新加坡、馬來西亞、菲賓律、泰國及台灣市場。 Lalamove成為58 Freight上市後股價能走多遠的最大障礙,也是林凱源最大的煩惱。 更多分析: 股價有潛力倍翻的跨境電商股. 尋找美股投資機會的3個好用方法. 有倍升潛力成為Tesla 2.0的電動車股. 有力倍升的消費信貸新星. 出現買入機會的全方位金融科技股.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 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 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 》免費報告。 立即 按此 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6. 2021年6月30日 · 自2014年前成立以來,Veeva一直在以雲為基礎的平台上幫助生物科技和製藥公司以維護客戶關係、存儲和分析數據,以及跟蹤行業法規和臨床試驗。 公司先發優勢吸引了包括輝瑞、阿斯利康、Moderna、Merck在內的1000多家客戶。 所有這些製藥商之間的激烈競爭推動了對Veeva服務的持續需求。 其他公司包括IQVIA(NYSE:IQV)和 Dassault Systèmes的Medidata,也為生命科學公司提供CRM服務,但Veeva的財富500強客戶群,表明它仍然是這個高增長市場的主導者。 2.樂觀的短期和長期指導. 這些優勢使Veeva能夠持續產生雙位數的收入和盈利增長。 對於2022財年,Veeva預計收入將增長24%至25%,經調整每股盈利將增長19%。

  7. 2021年1月4日 · 醫渡科技IPO大熱 看美股版Veeva Systems了解前景 - HK MoneyClub. 2021-01-04 Dave Leung, CFA. 2020年全球受疫情影響,令到大家更為關注醫藥股,特別是疫苗股更大獲追捧,但醫藥業涉及層面很多,想找些高增長高潛力的不一定要買藥廠,這一隻美股是值得放入投資組合的選擇名單。 此外,醫渡科技(SEHK:2158)現正進行招股並成為熱點,Veeva Systems(NYSE:VEEV)可說是美股版醫渡科技,想了解醫渡科技可以幾有前景,不妨看看Veeva Systems。 關於醫渡科技IPO可看 醫渡科技IPO招股上市值得抽? 助藥廠做客戶及全流程數碼管理.

  8. 2021年8月16日 · 先講長實,疫情持續情況下,集團營業額按年倒退按年倒退17%,至242.6億元。 不過,在疫情下飛機租賃業務及英式酒館業務分別利潤倒退或錄得虧損在所難免。 但長實完成收購李嘉誠基金會持有的基建權益後,增加了經常性收益的比重,由去年上半年的46%,增至今年上半年的57%。 今次中期業績顯示,未來長實收入防守性及能見度進一步增強。 收購聯合船塢不影響大局. 至於長和亮點是自由現金流達399億港元,按年上升348%。 不過,今年上半年長和並無作出重要收購,反而出售了歐洲鐵塔資產。 2020年起長和已經沒有進行重大收購;即使近日長和收購聯合船塢的50%股權,亦不能明顯提振盈利。 在長和收購基建及電訊資產日趨困難的環境下,肯定不會成為李澤鉅的至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