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0.5
    1.2
    0.2
    終場
    4月 17日@帝王
    L
    94 - 118
  2. 2017年7月17日 · USB記憶體發明家Dov Moran早前來港,出席香港大學舉行的「世界青年創業論壇2017」,用自身經歷告訴大家,成功不是靠父幹,但必靠苦幹,但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發夢。 【延伸閱讀】 90後鋼琴家黃家正 借網絡在人海中認出知音. Moran今年62歲,創業時只是34歲。 那年他開了公司M-Systems,發明了USB記憶棒。 生於以色列的他這樣形容自己的出身︰. 我不是生於大富之家,並且來自很小的國家,但我是很幸運的人。 幸運之一,是以色列國雖小,但有很多初創公司、創新科技,以及電子工業,連空氣都有創業的味道,「我們國家小,但精神偉大。 」幸運之二,是他有夢想︰. 我是做夢的人,有人以為我睡着了做夢,不,我沒睡着也做夢。 要創造未來,你必須有夢想。

  3. 2024年3月20日 · 培育未來領袖. 優才每個星期五最後兩節課是「Sports Friday」(運動星期五),學生可於30多種另類運動中選擇一種來學習,例如射箭、旋風球、武術、雙節棍等。 音樂方面,校方每年舉辦音樂劇,從劇本、演員、舞台設計、化妝、道具、燈光等,全部由全校學生一手包辦。 優才亦以培育未來領袖為教學目標,而所謂領袖必須具備4個特點,包括有國際視野、善於溝通、懂得謙卑和有良好德行。 為了培育學生的國際視野,優才自10多年前起,已跟海外不同國家理念相近的名校結成姊妹學校,並每年進行交流,例如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日本立命館中學等,姊妹學校學生及優才學生會互相到對方學校當交換生一星期,體驗當地課程。

  4. 2022年1月6日 · 男拔校長鄭基恩本亦是男拔校友,小一至中學畢業都在男拔渡過,1989年回母校教書,留任至今。 他說,男拔擁有獨特的「大佬」文化,不少課外活動不只由老師帶領,高年級的同學同樣扮演重要的領導角色︰. 在青少年成長過程,尤其是男生,很多時候都不是有人教,就要聽你講,而是要有一個學習榜樣。 而對於大佬們來說,鄭基恩認為,指導「細佬」的過程可以培養他們的領導能力,「高年級學生教人時,自己的能力都會有提升,亦會學會領導能力。 」低年級的學生在師兄的帶領下逐步成長,輪到他們成為「大佬」時,又繼續將這種文化精神傳承下去。 而這種傳承,亦讓學生對學校有強烈的歸屬感及責任感。 最新影片推介: 童學園. 【童學園】DSE狀元陷抑鬱曾休學 做動物義工走出低谷棄醫科轉讀獸醫.

  5. 2019年9月27日 · 一張張懸掛在饒宗頤文化館展館內的粵語卡片不時隨風轉動,本地文化導賞團「程尋香港」創辦人之一溫佐治就在「虢礫緙嘞(音:Kick溺卡嘞)」、「躝屍趌路」的卡片轉動間,向台下悠悠談起「若要生活好,瞓身利物浦」等等粵語語句,當然他所談的並非甚麼賭波賠率,其實是他在粵語講座「你未知的粵語二三事」中的一則有關「押韻」的例子。 佐治(中)與兩位拍檔達芬妮(左)及阿得(右)接受訪問時盡顯默契。 (陳偉能攝) 粵普非對立 語言無高低. 「程尋香港」過去的活動主要以本地文化導賞團為主,但佐治自去年起開始舉辦起粵語講座普及粵語知識。 他坦言因為受到當時一些官員及學者貶斥粵語的言論所影響,當中有指粵語並非母語的說法更是讓他有所保留。 這亦讓本身在大學修讀中文的他,決定要分享更多粵語知識作普及。

  6. 2015年3月27日 · 《iMoney 智富雜誌 》訪問了經濟學者林本利、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以及城大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分析美元走強香港人要知的10件事: Q1: 美元如何影響本港經濟? 林: 聯繫匯率下,美元強,港元也會強。 由於香港屬外向經濟,大部分外匯收入都是靠出口商品、服務及旅遊業。 若果港元轉強,出口到外國的貨品變相漲價,會令出口減少。 經濟學者林本利(相片來源:本報資料室) 而由於一般物價會較鄰國為高,旅客到本港旅遊的成本會增加,令人卻步,打擊旅遊收益。 骨牌效應下,香港經濟會逐步轉差。 Q2: 根據過往經驗,美元強弱對港經濟影響為何?

  7. 2016年11月17日 · 瓦努阿圖出名有機和牛,以Santo Beef為主,因當地大把草地,牛隻原先由法國人引入種植園,負責除草及提供新鮮牛奶,現卻成了當地主要出口農產品。 Chris在市中心Waterfront Bar & Grill餐廳叫了一碟當地牛柳,可惜餐廳把它煮得太熟,沒大驚喜。 相比和牛,他更欣賞當地的生猛龍蝦,以蒜蓉加小量芝士烤焗,肉質鮮甜,新鮮番薯亦甜美。 Waterfront Bar & Grill. 地址:Kumul Highway, Port Vila, Efate.

  8. 2020年6月28日 · 本港有市民早前曾以100元在街市購入數條色彩鮮艷的鮮魚,並在網上分享。 該名市民當時憂慮魚身顏色鮮艷,擔心帶有劇毒,其實當中有部份鮮魚即為鸚哥魚,本身並無任何毒性。 台灣的市民也愛吃鸚哥魚,當地有網民早前在 facebook 以「呼籲大家不要吃不要購買鸚哥魚! 」為題,分享鸚哥魚對生態的價值,引起高度關注。 據他表示,鸚哥魚本身是一種神奇的魚類,牠主要進食已經白化或死去的珊瑚及海藻,然後排出有益的白砂,是「很重要的海底清道夫」,因此他在呼籲民眾不要再購買鸚哥魚的同時,亦呼籲漁民及釣客不要再釣撈鸚哥魚,即使釣到也儘量放生。 糞便為珊瑚礁細砂沉積來源. 據台灣的魚類資料庫顯示,鸚嘴魚主要分布於世界各熱帶及亞熱帶珊瑚礁淺水域,並棲息於岸邊珊瑚礁區或岩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