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本季1
    0
    0
    0
    0
    1
    賽季 20236
    0
    18
    1
    0
    6
    Scottish Premiership終場
    5月 18日vsSt. Mirren
    W
    3 - 2
  2. 2021年7月21日 · 股市. 發布時間: 2021/07/21 16:08. 最後更新: 2021/07/21 16:54. 分享: 【吉利重組】富豪Volvo收購吉利母企合資5成股權 首家外企車廠全資內地經營. 吉利系內重組,富豪汽車(Volvo,內地繹沃爾沃)公布,與母公司吉利控股簽署協議,會收購雙方合資的「大慶沃爾沃汽車」、「上海沃爾沃汽車」另外50%股權,整合富豪汽車在中國製造、研發和銷售,由於涉及內地開放外國企業在乘用汽車的持股限制,交易於2023年才完成。 吉利、富豪都未有披露交易涉及金額,強調公司員工和合作伙伴不會受影響。 交易仍須監管部門批准。 吉利撤回A申請 李東輝:會考慮其他集資方法 ,可見【下一頁】

  3. 2020年11月5日 · 股市. 發布時間: 2020/11/05 13:30. 最後更新: 2020/11/07 14:04. 分享: 利亞零售 (00831) 宣布將OK便利店業務以28億元售予Circle K品牌環球擁有者Couche-Tard,意味在港經營35年的OK便利店不再由港資持有。 OK便利店原身母企利亞零售由利豐馮氏家族控制,到底同為香港三大便利店之一的7-Eleven及VanGO便利店的背後老闆又是誰? 利亞代理或經營旗下品牌. 點擊圖片放大. +2. 香港7-Eleven由怡和旗下的牛奶公司特許經營,在港有約1000間分店,店鋪數目為OK便利店約3倍。

  4. 2024/05/25. 毛利率及利潤率上升. 《iMoney智富雜誌》以投資創富資訊為主,提供貼身的投資理財建議,每周追蹤財經投資市場焦點、專家多角度分析、遠赴海外採訪,剖析港人最關心的環球經濟投資大趨勢,是本港最具國際視野的知識型投資理財雜誌。.

  5. 2023年5月7日 · 家族辦公室起源於歐美,當大部分人聽到這個名詞時,大多會聯想到跟財富管理相關。 的而且確,近年家族企業透過家族辦公室作為家族傳承方式愈來愈盛行,尤其在外國更歷史悠久,一些著名富豪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兹(Bill Gates)、Google創辦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等都有成立家族辦公室以針對家族的財富作管理及運用。 不過,家族辦公室其實只是一個籠統的名詞,其功能遠比為財富增值功能更大。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走勢未明朗 買貨勿太狼. 溫股知新. 【溫股知新】走勢未明朗 買貨勿太狼. 雖有說家族辦公室這個議題近年成為了香港政府致力推進的項目之一,但其實對香港來說這也非新事物。

  6. 2024年5月2日 · 美國不會像1998年般直接入市干預日圓走勢. 「金磚四國」之父、高盛前首席經濟學家奧尼爾(Jim O'Neill)表示,美國官員已經密切留意日圓走勢,並可能採取更具體及公開言論,幫助日本穩定其貨幣走勢,「由於日圓貶值的速度及幅度正變得像一場貨幣危機,市場可能已接近『遊戲終點(end game)』」。 美國財政部也不高興日圓貶值. 從日圓走勢顯示,日本政府本周已兩度干預日圓走勢,令日圓稍為遠離30多年的低位。 日圓周四於亞洲時段兌每美元曾升見154.25,現回落至156水平。 奧尼爾指,當到了某個時候,事情就會到達緊要關頭,因日本央行及日本官員均明確表示,不希望日圓貶值,而且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亞洲國家也不會希望日圓貶值,這可能意味著美國財政部也不高興。 美元大跌會加劇經濟挑戰.

  7. 2021年4月15日 · 倪解釋,O+O零售新標準並非實體零售商開設網上商店,便能夠應付現今顧客的生活模式,需要結合科技、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生態系統。 並列舉了O+O下,帶動的改變: 1. 貨架空間不受限. 集團每家店舖提供的產品,不再受制於有限的貨架空間。 若顧客心儀的產品在店內沒有存貨,店員可直接替顧客在系統訂購,並安排送貨或到店自取。 2. 顧客收貨時間減少. O+O零售模式下,還可以加強與顧客互動。 倪氏補充,過去一年製作了雙倍的社交媒體內容,與顧客保持緊密溝通。 店舖用作配送中心,令存貨空間多一倍,貨品得以於數小時內送達顧客手上。 【麥當勞】麥當勞App更新版本 手機下單毋須到店內掃二維碼. 3. 顧客下單更便利. 顧客下單方面,在網上商店或流動應用程式上購物外,還可透過微信WhatsApp或電話直接購物。

  8. 2022年8月19日 · 環球社會熱點. 發布時間: 2022/08/19 16:56. 最後更新: 2022/08/19 17:08. 分享: 通脹下百物騰貴,全球食品製造商正偷偷縮小包裝容量,導致「縮水式通脹」(shrinkflation)現象擴大。 澳洲有網民在社交媒體投訴麥當勞漢堡包分量似乎縮水引起討論,有人更覺得巨無霸漢堡分量已不再巨大,但也有人堅稱麥當勞食物無縮水。 澳洲麥當勞其後澄清,漢堡包尺寸一直維持不變。 美20歲大學生短炒Meme股BBBY 1個月勁賺近8.6億元 【下一頁】 事緣一名網民近日於Facebook群組發圖,顯示有3個澳洲的麥當勞漢堡排列成一行,依次序分別為麥香雞漢堡、魚柳漢堡和豪華足三兩漢堡。 點擊圖片放大. +5. 網民質疑魚柳漢堡「偷工減料」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