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29日 ·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卻講述年輕人希望在教育方面實踐阿德勒思想而辭掉圖書館工作,更成為國中老師。 可是在這三年裏,他卻遇上很多挫折,使他開始反思阿德勒思想的可行性,更認為其思想是一個「大騙局」。 為了獲得幸福,年輕人於是與哲學家再次展開激烈的討論,以認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踏上幸福之路。 《被討厭的勇氣》中有幾個主題比較深刻,也是我們都市人日常面對的困擾,例如人際關係、憤怒和自卑感等。 作者一開始已透過哲學家指出「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即世界是客觀單純,而每個人與生俱來是主觀地看每一件事情,於是人使事情複雜化而製造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2. 2017年2月10日 · 麥秋導演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最近將一齣名為《耶穌傳》的本地原創音樂劇搬上舞台。 劇本以耶穌的一生事跡為故事內容,由廣東曲藝家陳錦榮女士編劇、作曲和填詞。 陳女士認為「發展粵劇不能閉門造車,有合適的題材,不妨洋為中用」,因此,她從《聖經》的故事取材,寫成一個粵劇式音樂劇《耶穌傳》。 由於全劇是以粵劇的曲藝唱做,所以男女主角--耶穌和聖母馬利亞分別由粵劇大老倌新劍郎和鄧美玲飾演。 坦白說,我初聽這個音樂劇的簡介時,也不太肯定其表演形式會是如何。 待看了數場戲後,我已經看得津津有味。 演員們都穿戴着耶穌時代的服飾和頭套,化的是令他們看來較像洋人的妝容,但唱的卻是粵劇的歌曲。 雖然他們唱的是粵曲,但卻用上音樂劇的表演風格。

  3. 2018年1月8日 · 最早開辦男女共讀官校. 直到1941年,因大部分女生入讀當時唯一的女生書院-上環女子書院,西角書院則未有女生入讀,因而成為全男校。 其後在1950年至2013年,英皇書院再度有女生入讀,於1960年成為只有中四至中六的男女共讀學校。 除了熟知英皇的歷史,梁植穎對該校的建築也很有研究,早於上世紀80年代已開始爭取把英皇書院校舍列為二級古蹟,直至2011年終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法定古蹟。 他在書中介紹了英皇三座紅磚建築物的建築特色,詳列每座結構的名稱,及其年代的起源及建築哲學理據。 英皇校舍包含了古羅馬希臘、哥德式、巴洛克式的建築結構,成為香港以英式紅磚呈現新古典現代建築典範的法定古蹟。 讀文匯報PDF版面. 英皇書院「起底」 竟是最老官校.

  4. 2019年5月4日 · 葉 輝. 話說牛頭角聖人公媽廟供奉的雖為一堆白骨,但卻滿載上世紀五十年代一群新移民開天闢地的滄桑史,就在1951年左右,大群惠海陸籍的難民來港,他們在筲箕灣與柴灣之間的荒山搭木屋棲身,在開山建屋時,發現地下埋有很多骸骨,恍如亂葬崗,有人向附近的地盤取一些英泥紙袋,再移去山坡高處安葬。

  5. 2019年9月22日 · 戲曲視窗:誰是子喉骨子腔鼻祖?. 近日收到為慶祝黎佩儀女士從藝55周年而出版的鐳射光碟。. 黎佩儀女士繼承了粵曲傳統唱腔,經過多年刻苦磨練 ...

  6. 2019年11月23日 · 2019-11-23. 葉 輝. 話說區建公精於書法,兼善各體,尤以北魏書體獨步書壇;他本名建邦,字維屏,建公為其號,他又號聽香樓主,他乃新會人,生於 ...

  7. 2016年12月17日 · 1901年,他在自己的寓所被清政府派來的人暗殺,為了偉大的民族事業而貢獻了自己的生命。 造福弱小正直無私. 這套音樂劇運用想像力,將這兩個生於同一時代、但從沒碰過面的人物扣連在一起,講述他們為了保護兩個父親被清政府毒打致死的小男孩而巧遇,並由霍校長承諾由他的學校收留這兩位學生。 後來,霍校長想取消學校的中文課,集中精力培訓神職人員,惹來學生與楊衢雲的反對,那兩位小男孩也因此被革除。 恰逢當時清政府將九龍鐵路的「路權」給予英國,那兩位小男孩也加入楊衢雲的革命行列,反對清政府的賣國行為。 但他們派發文宣時被清政府逮個正着,楊衢雲保護小孩心切,與清政府的人起衝突,結果在混亂中被一槍打死。 臨終前,楊衢雲寄語霍校長,繼承他的志向,聆聽人民的吶喊,不要忘記他來香港是為了造福弱小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