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賽季 202316
    12
    1
    8
    0
    28
    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終場
    5月 25日vs馬德里體育會
    L
    0 - 2
  2. 2022年9月6日 · 2007年,美國創業家 Jon Stein 發現很多財務顧問為顧客提供建議時,都有顧客以外的其他考慮因素,而這些因素有時會和顧客利益有衝突。 眼見當時美國的金融服務佔全國收益的40%,Jon Stein 覺得有發展商機,於是與室友和幾個朋友簽定簡單的同意書,創立公司 Betterment,決心開發一套工具,可讓人更方便地獲得投資方案,從而賺取收入,達至更好的生活。 這套工具就是現在的 robo-advisor。 Betterment 的出現,不只帶來 robo-advisor,它更是最早一批發展金融科技 (FinTech) 的公司。

  3. 2024年1月17日 · 長者生活津貼俗稱「長生津」,於2013年4月開始發放,是政府提供的社會福利,旨在為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的香港居民提供每月津貼,幫補生活開支。 長者生活津貼由2023年2月1日起每月金額為HK$4,060;由2024年2月1日起上調至HK$4,205。 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其歷史遠比長生津久,可追溯至1973年,旨在為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提供每月津貼,不設資產審查。 高齡津貼的每月金額由2023年2月1日起為HK$1,570;由2024年2月1日起上調至HK$1,620。 鑑於2024年4月1日起實施 垃圾徵費 ,政府會向長生津及綜援領取人士提供額外每月HK$10膠袋補貼。 長生津 VS 生果金. 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齡津貼不可同時領取,只能二選一。

  4. 2018年6月7日 · 筍工陷阱 4大貼士防被騙. 根據警方數字,今年首4個月內,已有78名市民誤墮求職陷阱,損失金額高達782萬。. 警方呼籲市民小心求職騙案,如懷疑遇到騙案,可致電警方24小時「防騙易」熱線18222查詢。. 求職時,應注意以下4點以避開求職陷阱:. 1.切勿輕易相信 ...

  5. 2020年4月27日 · 理財的第一步,就是要衡量自己有多少收入,然後設定一個可實行的財務預算計劃。 別少看這一步,因為它將決定你往後使用及管理資產的方法,它也是方便你追蹤資金動向及計劃享受人生的指標。 若是不懂如何設定理財預算,可試從坊間常用的「80/20原則」或「50/30/20原則」入手,為儲蓄及消費之間作出合理安排。 不過謹記在設定好這預算後,便要遵從它去管理資產,不許再隨意使用或調動金錢。 理財技巧2:每日審視開支. 每晚花5分鐘看看自己當日的開銷,評估一下自己的消費行為有否偏離預算的安排。 習慣審視自己每天的消費行為,可讓你在往後管理財富時有更清晰的了解。 已婚人士 (或已有穩定伴侶人士) 也可跟另一半一起計算每日開銷,一來可作互相提醒,減少過度消費的機會,二來彼此亦可為買樓、結婚等目標一起努力。

  6. 2021年5月6日 · 「期指」其實是指數期貨,例如「恆期」指恆生指數期貨,是依恆指升跌而產生盈虧的衍生工具。 另有追蹤美股等市場的指數期貨,如「納指期貨」是CME交易所最為熱門的期貨產品。 期指玩法原理與其他期貨相同,買升時指數上升可獲利,下跌時虧損;買跌或沽空,在指數下跌時便會可獲利,上升時虧損。 買入或沽空期指即「開倉」,賣出或買回期指即「平倉」。 期指教學類型篇:「大期」及「細期」 「大期」以HK$50為1點,恆指每升或跌1點,投資者便有HK$50的利潤或虧損。 「細期」所指的則是「小型恆生指數期貨」,以HK$10為1點。 期指教學結算篇:甚麼是「期指結算日」? 每份期指都設有到期日 (又稱「期結」),一般期指為每月平倉。

  7. 2024年5月1日 · 了解詳情. 大埔BBQ燒烤場價格比較 (港式燒烤) 大尾篤麥師傅BBQ燒烤場結業 大欖燒烤接手. 不少連登巴打和大埔網民均推薦麥師傅 BBQ 燒烤場,指其食物質素高,老闆麥師傅也會落場教客人燒烤的正確方法。 不過麥師傅燒烤場已在2023年9月中秋節前夕正式結業,原址改由屯門大欖燒烤接手。 全新大欖燒烤大埔店 (TLCBBQ) 限量保留了麥師父招牌人氣美食,包括西汁雞扒、咖喱雞翼等,並提供30日內預約。 大尾篤 TLCBBQ (麥師傅 BBQ燒烤場舊址) 網頁: https://www.tlcbbq.com.hk/taipo. 地址:大埔汀角路地段202 (汀角村斜對面) 電話:9883 0185 / 2662 6222. 安信EarnMORE銀聯卡:一律2%簽賬回贈.

  8. 2018年7月17日 · ChingChing 2018年7月17日. 暑期工 危機多,搵快錢 陷阱千變萬化,近日有騙徒以揾快錢利誘年輕人,謊稱其老闆為財務公司持有人或投資者,以開設新公司、或避税為由,哄騙事主到不同財務公司申請借貸,進行所謂「資金轉移手續」,訛稱可讓事主獲豐厚回報,但當騙徒收到事主轉交貸款後,便音訊全無,令事主年紀輕輕,便需背上幾十萬元債務。 暑期工 搵快錢陷阱1:遊說事主申請貸款. 民主黨日前開記者會,稱過去半年共收到7宗網上受騙求助個案,求助人年齡介乎20至30歲,涉及金額超過$2,000,000,其中一個個案,損失近$6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