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Community Shield11:00 上午 EDT
    8月 10日@曼城
  2. 2019年1月2日 · 局方近日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表示評估容許在職教師選擇在年屆60歲退休年齡後可延任的建議,會對年輕畢業生造成影響,並可能阻礙其他在職教師晉升,同時令政府難以確定教師自然流失率,以致很難就受訓教師的供應進行人力規劃。 教育局表示,建議採納在諮詢時提出的方案,延長退休年齡至65歲的修例建議,只適用於在條例修訂生效日起首次獲聘任的核准教職員編制內的教師,不適用於現職教師和重新受聘教師。 為配合上述修訂,教育局建議一併修訂《補助學校公積金規則》及《津貼學校公積金規則》,把教師合資格獲得較高政府贈款百分率的供款「無間年資」延長2年,由現行年資少於10年的教師可獲政府贈款5%,調整為年資少於12年;其後年資達12至17年可獲贈款10%,17年或以上可獲贈款15%。

  3. 2023年8月4日 · 近日社交平台「小紅書」突然興起香港公務員大曬出糧紀錄的熱潮,其中有網民上載的圖片中可見,紀錄上顯示一項薪金入帳為「THE GOVT OF HK S MONTH PAYS」,入款為$37,708,另有其他網民上載的紀錄,人工介乎1萬至5萬不等。 湊得輕鬆啲. 【湊得輕鬆啲】90後運動公關夫婦另類育兒法 帶著女兒去開工當親子活動效果意想不到. 上載出糧紀錄的網民都沒有提及自己的職位,但已令不少內地網民感到羨慕,「個個都好高工資」、「這麼高人工? 請問做甚麼的? 」、「高我幾倍」。 點擊圖片放大. +2. 事實上,公務員一般起薪點較外面的工作高,政府每年都會檢討公務員薪酬,幾乎每年都會遞增。 而且工作相當穩定,甚少會有被炒的機會,政府工作都有既定程序和框架亦較少會出錯。

  4. 2022年6月24日 · 童學園. 【童學園】近百才華班5層架構培育資優生 優才書院小學校長︰希望學生問點解. 每個小朋友都是獨特的,各有天賦才能有待發掘。 直資一條龍學校優才 (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重視學生的才華發展,設有系統性的5層資優教育架構,校長陳偉傑深信只要學校和家長發掘到孩子的潛能,加以培育總會發光發亮。 優才 (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校長陳偉傑深信,每個孩子都有其天賦才華。 (湯致遠攝) 推行小班教學及專科專教. 優才 (楊殷有娣)書院(下稱優才)初小校舍位於旺角,高小與中學部則共用將軍澳調景嶺校舍。 優才由天才教育協會會長李業富教授於1996年創辦,前稱優才學校,李教授既是創辦人也是課程總監,實踐以人為本的教育,推行小班教學及專科專教。

  5. 2016年10月18日 · 雷偉聰副校長帖文全文如下 : 各位:主內平安! 我太太潔霞已通過所有檢測,感謝主! 胡校長及潔霞應於今天下午做手術,手術會同步進行;胡校長要做10至20個小時,潔霞則要做6至8個小時,各有三至四位醫生 負責。 請大家為以下事情禱告: 1.胡校長的情況愈來愈差,求神保守他有好的身體狀態接受手術。 2.求神給醫療團隊有認真、謹慎及細心的態度,以及精準的手勢,叫手術順利完成。 3.胡校長手術後不會出現排斥、感染及併發症。 4.潔霞會捐出右肝葉 (她肝臟的60至70%)給胡校長;她手術後不會出現感染及併發症,能盡快康復 (住院一個星期;在家至少休養一個月;左肝葉於三個月內成長到80%至100%)。 5.雙方家人都有平安,又有健康照顧術後的他們。 6.潔霞術後可在家中自修希臘文。

  6. 2020年5月13日 · 2003年3月香港爆發沙士,被稱為「香港女兒」的屯門醫院胸肺科主任醫生謝婉雯,因救治病人於當年5月13日殉職,至今已17年。 沙士疫症於本港奪去299條寶貴性命,包括8名醫護人員。 抗疫殉職的謝醫生在入讀大學學之初,早已在入學手冊寫下自己的志願,決心成為一名醫生,「為社會和人民服務」。 立志成為醫生服務社會. 謝婉雯醫生學業成績優異,1986年她以8優成績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的暫取生,入讀中大醫學院。 當時她已立下心志,在入學手冊寫下自己的志願:「加入醫生的行列,為社會和人民服務,更發揮自己所長。 」與謝婉雯一起入學的中學同窗蘇詠儀憶述: 謝婉雯應該好細個已經話要做醫生,(因為)幫到人。 蘇詠儀形容,謝婉雯是中學老師口中典型的「品學兼優乖學生」。

  7. 2021年4月1日 · 清明節將至,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今(1日)公布,正計劃在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興建一座6至7層高的靈灰安置所,提供7.2萬個龕位,預計2024至2025年落成。 【清明節】華永會引入電動車接載拜山市民.

  8. 2020年8月18日 · 「或許關係好複雜,互相傷害得好深。 當臨終要處理事項,這些感覺又要重新面對一次,究竟應否原諒,還是繼續生氣? (陳國峰攝) 個案臨終前欲找家人商討,最後卻不獲理會,Arnold就變成在他生命結束之前,唯一陪伴他的人。 他想知的、想做的,盡量為他安排,使他安心。 臨終前仍有圓願的可能 無法完成曾感「欠」了對方. 最好的情況,當然是離世前做好決定,但Arnold亦試過正按病人意願籌備派對,邀請家人朋友見面聚聚時,病人卻在兩天後突然離世。 「我答應為他辦派對,但他死了,我感覺就像欠了他一件事,那刻好難過。 沉澱一晚後,他以「或許這就是生命」解答自己。 我控制不了人的生死,只能做到這麼多。 我跟自己說,要原諒我能力的不足,我並非萬能。 面對死亡,我的限制就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