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超級聯賽終場
    5月 19日vs熱刺
    L
    0 - 3
  2. 2024年4月30日 · 興聯集團對意外造成嚴重傷亡極度遺憾,一直向傷者及遇難者家人提供協助,並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又指已深刻反省並作出改革,就工地安全措施進行了全面檢討,避免意外再次發生。 案發於2022年9月7日早上,秀茂坪安達臣道一地盤內一部塔式起重機倒塌,擊中附近數個臨時貨櫃辦公室,導致3名男子死亡及6名男子受傷。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安達臣道 安達臣道塌天秤 工業意外 精進建築. 上 / 下一篇新聞. 【19:30更新】2022年安達臣道房協地盤塌天秤釀3死6傷事故,警方經過逾一年半調查後,今晨(30日)於九龍灣麗晶花園以涉嫌誤殺罪拘捕一名男子,涉與天秤倒塌事件有關。 警方表示,被捕男子為總承建商時任項目經理,現正被扣留調查,稍後會被落案起訴誤殺罪。 警方同時通緝一名72歲已離港的外判註冊結構工程師。

  3. 2021年2月5日 · 親子平台「Mameshare分享媽」的創辦人、現為有線寬頻新媒體發展部總經理的資深傳媒人鄧明儀,昨(4日)遭其創辦的親子平台公司入稟區域法院,稱她在獲得新投資者注資後,漠視與董事一同訂立的協議,暗中從公司每月支取5萬元,以及私自從公司取得17萬元自用,公司現向她追討共約67萬元款項。 鄧明儀發聲明否認指控,形容指控子虛烏有。 她指,於2017年創辦「Mameshare」後獨自經營,其後與新加入的股東意見嚴重分歧,於2020年5月28日已辭去「Mameshare」董事等所有職務,並曾於同年6月入稟勞資審裁處控告「Mameshare」,循法律途徑處理與「Mameshare」母公司其他股東的爭議。 鄧又表示,已為聲譽嚴重受損,先後報警及向私隱專員公署舉報,並向對方發出律師信。

    • 新選舉制度強化了關係政治?
    • 以「政治為終身志業」的院系教育
    • 「資本是沒有祖國的」
    • 「平等政治」與「希望政治」

    「完善選舉制度」落實,需通過「選舉委員」提名方能獲參選機會,門檻提高。不少人直觀認為「素人」及「新秀」更不易獲選委青睞,變相有利「政商後代」。政治領袖不取決於門第,重要的是,是否懂民生、有手腕、具遠見。本文想探討一個過去鮮有觸及的課題:究竟在香港有否條件在「政商後代」培養出政治領袖? 「貴族參政」在不少政體屢見不鮮。貴族參政歷史根深的英國,過去多屆首相都來自中產或以上家庭,部分更是富甲一方的貴族之後。可合理預期他們生活無憂,並與上層名流及跨國企業高層擁有特殊私人及家庭關係。簡單地說,英國首相年薪約170萬港元(香港特首年薪約500萬港元);實際上要維持上流社會生活,根本不可能沒家族支持參政,僅依賴微薄薪俸明顯是杯水車薪。 綜觀大部分政治領袖一生仕途,都要廣結人緣,累積口碑是很重要條件。無疑出...

    除了人脈,政治領袖能否具感召力,組建有相同理念的團隊,亦是重要條件。筆者發現,學院的教育,實際帶來相對穩定及公平的政治培養機制。比較英國的政治領袖及港督,會發現在學歷及學科專業上都有很特定方向。英國本地常有說法形容,牛津大學是國會議員的搖籃;工黨領導則有不少來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內地政治也有相似情况,政商領導不少出自「北清」兩所國家頂尖學府。 有云「學而優則仕」。收分要求最高的學府,吸納的都是被社會認可的精英。其一,不論出身,都需通過公開考試而被取錄,確保公平性及個人能力。其二,同窗在求學時期坐而論道,建立識於微時的信任;也對當下時政、未來政局產生共同理想與社會關懷,為團隊建立雛形。其三,個別學院的政治學科訓練定位明確,培養世界各國管治人才;學科設計上兼備理論和實用。 顯然香港各大院校的政治...

    回到本地,政商二代何以多年難有政治領袖?筆者私下訪談,歸納了幾個主要問題。 第一,政商二代對參政或加入「熱廚房」都心存顧忌,機會成本較高。大部分香港「政商家族」都有商業背景,即使不考慮自身情况,也要顧及企業或家族利益。過多參與政治,有機會影響企業發展。有時高調的表態更像是為滿足組織要求及需要,參與政治更像是社交、維持政商關係。 「資本是沒有祖國的」。香港絕大多數企業都涉及全球業務,香港只是板塊其中一部分;他們的利益不一定與中央及港府完全一致,缺少誘因共同維持管治;港英政府年代的匯豐銀行、怡和洋行的業務則全賴於亞洲和香港,有很大動機與港英政府同心同德。同樣情况與英國本地政治人物相似,大多是百年家族,家族利益已經在政商界盤根錯節,在情在利也需要共同維持管治。 第二,即使有意培養「政商後代」作為政...

    未來的政治制度,顯然已經為「愛國者治港」,定下政治底線及制度保障機制。「政治議題」將不會是未來選舉主要裂隙;取而代之理應是在民生、經濟、發展、環保、社會福利等問題上的完整構想和識見。 對港部門及建制陣營也應該與時並進。有意識地改變用人思維,放棄「計劃式」的培養,轉為循「市場式」的風險投資。根據不同政策領域中的表現及潛力,招徠在該領域中的人才,平等對待、長期關注和聯繫,作適當政治引導,並給予足夠空間和機會。尤其明確了「愛國者治港」的制度底線後,是時候減少以諮詢委員會及各類公職作為政治培訓場或友好酬庸——現時這些做法,有時反而削弱這些崗位的權威、信任及「行政吸納政治」的重要功能。 筆者一直認為香港有很多了不起的政商家族,如何在香港這個複雜的政治和經濟環境自處,一直游刃有餘。然而,新國際形勢已至,...

  4. 2021年8月12日 · 明報即時新聞. 20歲青年2016涉企圖販毒案,原被判囚23年,上訴庭昨(11日)裁定青年上訴得直,推翻定罪和判刑。 代表上訴人馬家健的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今(12日)表示,當時建議馬家健認罪的是一名案底纍纍的「師爺」,馬家健認罪後還押,其間有囚友認為案件有問題,馬家健才改聘律師團隊,並改為不認罪受審。 當時主審法官已多次質疑,控方是否應繼續檢控,但控方堅持起訴。 雖然現在上訴得直,馬家健卻在黃金時間白坐了近5年監。

  5. 2021年4月21日 · 即時港聞. 2021年4月21日星期三. 馬道立退休後任仲裁員 「掛牌」英國大律師辦公室 (18:10) 圖1之1 - 馬道立(資料圖片) 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馬道立今年1月正式退休,近日「復出」擔任仲裁和調解員。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的仲裁員名冊顯示,馬道立將於香港、新加坡和英國執業,其履歷則顯示,報稱辦事處分別位於本港著名大律師辦公室Temple Chambers、新加坡的David Chong Law Corporation,以及英國倫敦的Brick Court Chambers。 英國倫敦的大律師辦事處Brick Court Chambers於4月18日宣布,馬道立以「掛牌租戶」(door tenant)加入該大律師辦事處,目前以仲裁員的身分受理案件。

  6. 2023年9月25日 · 即時港聞. 2023年9月25日星期一. 疑因個人糾紛披露大律師個人資料 59歲事務律師涉「起底」被捕 (18:44) 圖1之1 - 個人私隱資料專員公署刑事調查組高級個人資料主任盧廸凡。 (鄧家烜攝) 一名59歲的男事務律師涉在社交平台發布一名大律師的個人資料,今日被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拘捕,現正扣留調查。 個人私隱資料專員公署刑事調查組高級個人資料主任盧廸凡表示,被捕男子於2022年9月至今年4月,在Facebook及Instagram利用共8個帳戶,先後發布74條載有事主個人資料的信息及負面評論,被披露的個人資料包括中英文姓名、職業、大律師事務所網址、見到身分證號碼及出生日期等資料的身分證副本。

  7. 2022年4月27日 · 明報即時新聞. 27歲審計員涉於2019至2020年間,兩度在網上發布帖文,煽惑他人傷害無綫電視新聞部員工,事發一年後被拘捕。 他被控各一項煽惑普通襲擊及煽惑有意圖導致身體受嚴重傷害罪,今(27日)在沙田裁判法院提堂。 被告暫毋須答辯,署理主任裁判官應控方要求,押後至5月25日再訊,以準備文件轉介區院,其間被告獲准保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