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1日 ·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本期專欄我認為有一關鍵議題值得討論——「保險業是否該重新認識他的年輕客戶 」這是在數位金融時代,以及進入金融科技時代的當口,保險業者必須要重視的未來關鍵課題。 比較需要擔憂的是,目前金融業的經營者絕大多數都不是年輕人,他們距離年輕已有一段距離,過去他們在養成教育或是成為主管的過程中,面對的都是現在已經很成熟的客戶群體,再隨著成為主管,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也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人。 就好比在職場中,30歲進入公司從基層開始做起、35歲當上了基層主管、40歲坐上了部門經理、45歲可能當上協理或副總經理,到了50歲時掌握了公司很多的決策權,身邊的人基本上都沒有換,共同決策者幾乎都是同一群人,但是面對的客戶卻是一直改變。 決策者看不到下一個世代的樣貌.

  2. 2019年4月1日 · 科技與保險結合的3大關鍵. 科技與保險結合的發展限制通常不在技術本身,而是在於以下3點:可落地的應用場景、目標族群的接受程度、法規的快速配合與調整。 保險科技的發展,能否以新科技架構出實際可落地的應用場景,是非常關鍵的一環,能真實應用於產業、大幅提升產業效能,也能發揮數位科技的價值;再者也必須真正感受社會情境、大眾習慣,若數位服務過於前瞻,步伐走得太快,目標族群無法及時跟上,接受新技術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也是枉然。 而保險科技蓬勃發展下,法規能否因應當下科技的發展而快速配合調整,是整體產業向前推進與否的關鍵。 上述3大重點,將決定科技能否在臺灣保險領域創造成功的變革。

  3. 2018年6月1日 · 成功團隊 成就首批雙百IDA,香港保誠保險卓越行政總區團隊的成功祕訣 文 盧美靜 照片 本刊照片、受訪者提供 IDA並非一個挑戰,而是一個邁向卓越的機會,成為IDA百人團隊是香港保誠保險卓越行政總區團隊的基本要求,將IDA的主題融合在團隊發展策略上,引導團隊朝著正確清晰的方向前進,讓團隊 ...

  4. 2020年2月1日 · 793. 一九八三年進入保險業的蘇婉薇,從業至今三十七年,求學階段所學的是工商管理,碩士畢業後回到香港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擔任投資理財顧問,當時的工作內容需要隨時注意美國、香港及歐洲的金融市場,由於三地時區不同,有時差問題,導致蘇婉薇的工作時間必須拉長,無法有正常的作息時間,就連睡眠時間都必須分段,長期下來影響到身體健康狀況。 除了生理狀況不堪負荷外,客戶的資金全權交由蘇婉薇運籌,基於承諾與責任,心理的壓力亦是很大。 在身心無法平衡之下,儘管收入豐沛,蘇婉薇認為這並不是長久之計。 在辭去投資理財顧問工作後,本想回到求學之地加拿大的蘇婉薇,無意間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徵才廣告:「你想成為百萬富翁嗎?

  5. 2020年11月1日 · 未來重要性1:全球低利率導致投資型態轉變. 台灣人壽宏暘通訊處業務處經理簡素秋認為,量化寬鬆(QE)政策與低利率是全球金融環境的現在進行式,無論是定存還是保單預定利率等,舉凡過去眾人習慣採取的投資方式,目前利率都不高。 她以儲蓄型保單為例,在經過7月1日後,保險公司為了提高最低死亡保障門檻比率,目前費用也偏高,已無法像過去一樣,發揮類定存、儲蓄的效果。 簡素秋認為投資型保單未來最大的優勢,除了可以對抗通膨外,另一方面就是可以讓民眾自己選擇標的,她以自身為例,由於個性偏保守、穩健,最常買的就是指數型ETF,例如標普500指數、美國那斯達克綜合指數,這些相關資訊很輕鬆就可以取得,讓客戶們對自己的投資標的是漲或跌,一目瞭然。

  6. 2019年11月1日 · 吳善國會跟客戶分享第二張健保卡的由來,是自己下雨天差點發生車禍時,忽然想到萬一自己失去意識,到底有誰會知道自己買了這麼多保險? 如果能有一張卡,後面除了寫上自己的緊急聯絡人外,還能詳細交代清楚自己的保險權益,進而在急救黃金時間點,客戶或其家人能不需要為醫療費用擔憂,並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 所以只要是第二次見面的客戶,都會拿到吳善國為他們製作的第二張專屬健保卡,並說明:「今天您認識我,不一定要成為我的客戶,但請讓我為您和您全家人製作健保卡,為您的家庭點一盞安心的燈,這是我的理念。 」他目前發出去2,000張的健保卡,有300位成為他的客戶。 吳善國提及,大部分客戶都會在端詳卡後,主動發問:「我意外險怎麼會缺這麼多?

  7. 2018年12月1日 · 所有的銷售流程,都有一個決策,而決策中又分為3個步驟: 1.提出簡報、2.異議處理、3.成交 。 因此在年終歲末之際,你不需要跟對方說一些無意義的話,對方要知道的就是這3點──提出簡報、異議處理、成交。 他們只關注:你對我有幫助嗎? 你能解決我的疑問嗎? 如果答案是「是」的話,那麼保單成交就會水到渠成。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