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歐洲聯賽冠軍盃終場
    6月 1日@多蒙特
    W
    2 - 0
  2. 2024年5月3日 · 股市. 撰文: 伍鍵文. 發布時間: 2024/05/03 16:30. 最後更新: 2024/05/03 16:46. 分享: 會計界裁員|立信德豪BDO據報裁員30人 高層:未有第二輪裁員計劃. 立信德豪BDO香港裁員約30人. 涉及審計和諮詢部門. 行內流傳立信德豪提供「自願離職」或解僱選項. 規模僅次於四大(Big 4)的會計師事務所立信德豪(BDO)據悉在香港裁員約30人。 立信德豪回覆傳媒查詢時確認裁員,並指涉及審計和諮詢部門,受影響員工於5月起離職。 立信德豪又指,經濟環境導致去年中港收入增長疲軟。 行內消息稱,立信德豪給予員工兩種勸退(counsel out)選擇:「自願離職」或解僱。 自願離職的員工可獲發推薦信(reference letter),但不獲發代通知金。

  3. 2020年7月29日 · 1990年5月,林奇主動從基金經理一職退下來。 在他管理麥哲倫基金的13年間,基金資產規模由2,000萬元激增至140億元。 投資法寶不是得自華爾街投資專家,它是你已經擁有的。 你可以利用自己的經驗,投資於你已經熟悉的行業或企業,你能夠戰勝專家。 林奇從不相信「專家」,他認為一般散戶只要細心留意日常生活,找到「十倍股」(Ten bagger)並非不可能,例如他曾經從妻子和女兒常用的日用品發掘蕾格絲(L'eggs)絲襪和標榜自然的The Body Shop,並深入研究,這兩隻股票皆為他帶來可觀回報。 林奇的投資哲學來自「生活」,從不投資自己不熟悉的產品。 被冷落,不再增長的行業裏的好公司總會是大贏家。

  4. 2022年1月21日 · 一、 年金. 年金是長期的保險產品。 投保人可選擇以一筆過或分期方式投保,及後承保人便會在指定年期或年齡內,以每年、每月或每季的方式向投保人派發穩定的金額。 政府在2018年推出終身年金「香港年金計劃」,入場門檻為5萬元,上限為300萬元,投保人需以一筆過繳付保費的方式投保,其後便可終身收取每月保證年金金額,並確保投保人收取的終身年金金額不少於已繳保費的105%。 假設一位65歲男士投保,直至79歲時,他所收取的年金應已等同其所繳的保費,而在80歲時,他所收取的年金金額累計已相當於繳保費的105%,但往後的日子仍可每月收取年金。 投保人壽命愈長,所收取的累積年金金額便會愈多,反之亦然。 由此可見,年金的主要功能在於提供長期穩定退休收入,以對冲長壽風險,故其回報及風險均相對較低。

  5. 2016年12月9日 · 隨着上海等中國城市經濟發展蓬勃,香港亞太區金融中心地位似乎被動搖,任志剛覺得上海漸漸威脅到香港的地位,原因是香港一直扮演中間人的角色, 既然兩邊(內地)可以自己搞,中間人角色逐漸被邊緣化。 但若談到中國境內最好國際金融中心,任志剛認為香港穩守龍頭,優勢仍在,因內地有外幣管制,內地和外國資金未能自由流動,需靠深港通、滬港通等途徑流出國內。 任志剛稱,香港不穩定的政治環境令在北京的決策者感到憂慮,「(香港)靠唔靠得住㗎? 若突然間佔中咁點呀,可以樣樣停晒喎」,中央政府會擔心香港「靠唔住」,做兩手準備,另建立金融中心。 近幾年,香港對內地金融市場態度卑躬屈膝,任志剛就說合作是雙贏,在從香港利益的基礎下出發,亦有從國家利益出發,他希望無論是香港財經界也好、年輕人也好,要認定自己角色,

  6. 2017年7月23日 · (經濟日報記者攝) 除「本業」外,Ricky身兼學校起動計劃委員會委員、香港僱主聯合會副主席及香港綠色建議議會董事。 他指,加入綠色建議議會需要競選,要出任並不容易,但認為對公司有得着,知多一點環保資訊,可將學到的東西帶回公司。 另外,他認為人才對企業相當重要,相信僱主聯會可促進溝通,改善勞資關係,故出任該會副主席。 黃坦言不記得自己有多少張卡片。

  7. 2019年3月20日 · 服務恒生銀行(00011)四分一世紀的傳訊一哥張樹槐,剛以私人電郵宣布今年5月中起轉任行政總裁高級顧問,不再擔任一手創辦的傳訊及可持續發展部總監。 人稱「水哥」的他說,今次轉職是退休,未來將以兼職身份.

  8. 2022年11月27日 · CEO籲打造共享成果文化. 【環保回收】L'Oréal調查:疫情下8成港人關注環保 夥社企回收美妝產品容器. 社區推行回收項目、企業關注ESG 逐步推動. 他認為: 香港人的質素並不低,而且近半年來參與社區推行的回收項目時,見到的成果非常驚人。 來到回收點的人都是守規矩,清楚了解回收要求的。 另加上回收點以積分兌換禮品作招徠等,均有助推動產業進一步發展。 由以前觀察所見,可能僅有5%人願意為環保付出、支持環保,至現時已達到40%。 點擊圖片放大. 隨著近年公眾環保意識抬頭、企業愈多愈關注「環境、社會和管治」 (ESG) 並將其納入長遠發展項目、政府角色有明顯轉變,陸續令他在推動市場合作的情況有改善,他更預期該社企有望於未來3至4年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