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0日 · 印度賈坎德邦一名18歲少年陶西夫(Tausif),日前與朋友一起到一處採石場的湖泊跳水,以拍攝IG影片拼流量,結果他跳水後隨即溺斃,這段記錄下過程的54秒影片,成了他人生的遺作。 據《今日印度》報導,事件發生在5月21日,當時陶西夫從大約100英尺(約30.5米)的高度跳進湖泊里,...

  2. 2017年11月19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17-11-19 訊】 默認. 力克·胡哲的故事:生命戰士. 成功的奇蹟:故事主角力克·胡哲(Nick Vujicic),1982年12月4日出生於澳洲墨爾本,澳洲演講家。 他用他勵志的一生激勵了很多人勇敢的活下去,他帶給人們正能量,下面一起來看看力克·胡哲勵志的一生。 有這樣一句話:「當你抱怨沒有鞋的時候,還有人沒有腳。 而有著這樣一個人,他不但沒有腳,連雙手都沒有,但他卻擁有兩個大學學位,擔任著國際公益組織「沒有四肢的生命」的總裁,創辦了自己的演講經紀公司,同時投資房地產和股票。 騎馬、游泳、衝浪、打鼓、踢足球,他樣樣皆能。 年僅30歲,他已踏遍世界各地,接觸逾百萬人,激勵和啟發著他們的人生。 他就是力克·胡哲──一個沒有四肢卻演繹了無數生命奇蹟的人。

  3. 2020年5月4日 · 視頻可以看出,比昂森的硬拉動作十分標準,在槓鈴舉起後保持了身體完全直立的狀態。 完成之後,比昂森則張開雙臂,與教練一起怒吼慶祝。 硬拉是世界力量舉重錦標賽 (WWC, World Weightlifting Championship)的項目之一,另外兩項是深蹲和臥推。 這一項目要求運動員站立在地面上,將靜止的槓鈴從地面上拉起至自己大腿上部。 據悉,《權力的遊戲》中角色魔山體型高大,凶暴無比。 比昂森曾在《權力的遊戲》第四季參演魔山這一角色,並一直到劇集結束。 現年31歲的哈弗波·朱利爾斯·比昂森 (Hafthor Julius Bjornsson)來自冰島,身高2.05米,體重205公斤。 由於名字中包含「Thor」,因此身材魁梧強壯的他也被其他人稱作「雷神」。

  4. 2021年12月13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1-12-13 訊】 默認. 昨天看某談話性節目訪談一著名歌手。 交談中,他半玩笑說:「 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得志,中年失業,老年入花叢。 」覺得他說得有意思,闡發幾句。 少年得志確非好事,大多結局不幸。 王安石 筆下的仲永,許多人知道,不再贅說。 台灣地區有個歌手凌風,十六歲時一曲《大眼睛》,一夜成名,紅遍海島,後又有《冬天裡的一把火》、《 泡菜 》等歌,唱得島內街頭巷尾和者成群,紅得發紫。 也正因為自己名氣太大,年輕氣盛的凌風,就以為自己憑名氣幹什麼都行,決定「封口」不唱歌了,投資去搞項目,到頭來,投資失敗,一文不名,窮困潦倒。 所以,人生最苦少年得志,苦在容易驕傲,苦在志得意滿找不到北,苦在不思進取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這樣走下坡路便成了必然。

  5. 2020年11月7日 · 罹患癌症的過程. 例如腦癌發生時,包圍在腦神經四周的神經膠細胞等雖然會癌化,但是有大量粒線體棲息的神經細胞卻不會癌化,此現象在成人身上更明顯。 而小孩子因為正處在細胞分裂時期,粒線體還很少,神經細胞腫瘤(在交感神經節發病的腫瘤)可能會癌化,但是這類腫瘤大多會自然萎縮,所以並不會為了早期發現而做檢查。 粒線體數量少的細胞,在體溫低時不需氧氣即可分裂,是 癌細胞 喜歡的部位。 例如皮膚的上皮細胞、腸道上皮細胞、骨髓細胞,還有男性的精子。 附帶一提,男性的一個精子裡大約只有1百到2百個粒線體,細胞分裂非常旺盛。 癌細胞同樣也是粒線體很少,分裂旺盛的細胞。 癌症只會發生在上皮、或者附著於上皮的細胞內排出代謝產物帶有分泌功能的部位,還有細胞經常分裂部位。 癌症的原因就是壓力。

  6. 2020年10月24日 · 猿人被認為是人類的直接祖先,具有人和猿的兩重生理構造特徵,峭壁之上的「巨猿頭像」與古老的建始直立人遺址達成了某種契合,生動形象地再現了距今215萬年前的人類祖先。 抬首之間,頓時驚詫,恍如是史前巨猿之化石,如此生動形象,不得不驚嘆於大自然的力量與創作。 朝前走不遠,懸崖峭壁上的一張「人像側顏」就是地心山神了。 明顯可見眼窩深邃、鼻樑提拔,目光正視前方。 除此之外,鷹嘴岩、象鼻門等其他自然奇觀也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其中,象鼻門也稱「地心門」,約在兩億年前,恩施地心谷一帶發生強烈的地殼運動,經過億萬年流水的沖刷、切割和節理的發育,造就了如今的「地心門」。 且此門是完全獨立,並未依附懸崖峭壁,十分神奇。 從棧道一路深入幽谷,視野風光不斷變幻:遠山,峽谷,碧水,深潭。

  7. 2018年3月30日 · 回顧背景. 金正恩2011年執政、習近平2012年上台以來,兩人互不見面已經六年,而過去六年也是朝核危機最為惡化的六年,中朝兩國元首卻從未互訪、打電話,不能不說兩國關係極其冷淡,堪比1992年中韓建交之後的歷史低谷。 其間,2012年李建國和2017年 宋濤 作為特使向朝通報中共十八大、十九大情況,以及2013年李源潮和2015年 劉雲山 訪朝、出席紀念活動。 而朝鮮方面,自2011年 金正日 非正式訪問中國大陸後,金正恩主政期後只有崔龍海2013、2015和2017年三次訪問北京。 這些低頻率的互訪,基本無助於雙方排除如親中的前朝鮮第二號人物、金正恩姑父張成澤被處決、金正男被暗殺等插曲性事件的干擾,反而在朝鮮頻繁的核試和飛彈試射中陷入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