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本季0
    2
    0
    0
    0
    2
    賽季 20232
    11
    3
    0
    0
    13
    超級聯賽終場
    5月 19日vs般尼茅夫
    W
    2 - 1
  2. 2023年12月29日 · 被指是主腦的時年17歲男生早前承認國安法控罪,昨於高等法院被判囚6年,而承認交替控罪「串謀導致相當可能危害生命或財產的爆炸」的兩人分別被判囚2.5年及6年,同案一度還押逾年、時年24歲「光城者」被告則獲撤控,當庭釋放(見另稿)。 國安法指定法官李運騰判刑時斥被告為求目的不擇手段,行為「近乎對社會宣戰」。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3. 2023年2月9日 · 2023年2月9日星期四. 「光城者」案兩男認串謀煽動顛覆國家政權 判囚5年至5年3個月 (17:15) 圖1之1 - (資料圖片) 「光城者」7名成員涉擺設街站及提倡「武裝起義」,早前承認《港區國安法》一項串謀煽動他人實施顛覆國家政權罪,其中5名中學生判入教導所,餘下兩名男被告則押後至今(9日)於區院判刑,待處理法律爭議。 國安法指定法官郭偉健認為被告鼓吹的「無底線革命主張,絕對不可以在這個社會裏出現,更遑論在這個社會中散播」,判斷屬控罪中「情節嚴重」者,終判兩人入獄5年至5年3個月。 今判刑的兩名被告為倉務員蔡永傑(現年21歲、下同)、售貨員陳右津(26歲)。 本案涉及的顛覆國家政權罪設刑期分級制,情節嚴重者可處5至10年有期徒刑,情節較輕者則可處5年以下刑期。

  4. 2024年4月17日 · 【明報專訊】73歲李龍基的36歲未婚妻王青霞(Chris)涉在港逾期居留、使用虛假文書等6項控罪,被還押大欖懲教所,昨日於沙田裁判法院提訊,王青霞再被加控一罪,指她違反逗留條件在港接受僱傭工作,案件押後5月28日續審,辯方未有申情保釋,Chris續還押。 李龍基昨早9時許現身法院,穿著粉紫色恤衫到場,稱好讓Chris容易看到,又跟現場傳媒講笑,不過離開法院時,因擔心Chris兩度落淚。 記者:劉永銳. 李龍基早上見到在場記者還笑笑口停步受訪。 問他是否消瘦不少,他笑言喼弗。 是否擔心未婚妻? 他說:「少少,我瞓咗兩個幾鐘。 (Chris心情如何? )無乜特別,多謝關心。 」說罷便步入法院。 庭上激動凝視Chris. 李龍基等候開庭時閉目養神,當Chris出庭,他表現有點激動,一直望着對方。

  5. 2024年5月23日 · 香港駐倫敦經貿辦行政經理袁松彪是被告之一另外兩名被告分別是現職英國邊境部隊兼倫敦市特警的衛志良以及曾在英國海軍陸戰隊服役的特里克特Matthew Trickett)。 資料顯示,衛志良有經營私人保安公司,特里克特既是移民執法官,也是私家偵探。 起訴書聲稱,袁松彪通過經貿辦名下銀行帳戶,向另外兩被告合共提供95,500鎊(約936,000港元)酬金,而兩人則被指為外國情報機構監視羅冠聰、劉祖廸及蒙兆達等在英國的香港人,特里克特更被指假扮維修人員,企圖擅闖一名在英港人寓所。 根據控方描述,特里克特是監視行動的主要執行者,未料這個案中關鍵人物,竟於周日下午伏屍在寓所附近一個公園。 英國警方昨天披露事件,暫將特里克特之死列為「死因不明」,一般而言,這意味警方尚未發現任何可疑或指向兇殺的線索。

  6. 2021年8月19日 · 控罪指稱,4名被告今年7月7日在香港宣揚恐怖主義,以及同日在香港非法煽惑他人意圖使香港警務處的警務人員身體受嚴重傷害,而非法及惡意傷害該等警務人員。 控方由署理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代表,辯方大律師包括黃宇逸及魏俊等。 相關報道: 涉「感激」議案 4港大生控宣恐怖主義 警:將晤其他與會者問投票原因 或扣旅遊證件搜屋(8月19日) 相關字詞﹕ 港區國安法 港大學生會評議會 刺警案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明報即時新聞. 港大學生會評議會上月通過「感激」七一刺警案疑犯梁健輝「為港犧牲」議案,其後撤回及致歉。 警方國安處昨(18日)拘捕4名出席會議的學生,案件今午(19日)將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7. next. 【明報專訊】講起近年當紅的學術普及團體,肯定要數好青年荼毒室。 由一開始在網上發表哲學普及文章、主持已被腰斬的香港電台節目《哲學有偈傾》,到近年參演「試當真」短片、在Serrini的演唱會粉墨登場,開了學術普及的新風氣。 團體成員主要是二、三十多歲的哲學研究生和已出道的大學教員,愛追求真理、重視思辨,以傳播知識為職志。 但他們也是凡人,有自己的際遇和煩惱。 今次請來其中兩位成員豬文(鄺雋文)和阿泉(關灝泉),談談他們的成長與掙扎。 上 / 下一篇新聞. {講樓達人}胡國威 賀慧恩 瘋狂樓市裏的回應與陪伴 Give and take,有冇玩過? 灣仔商場仔有間舖頭仔 幫社區幫街坊 周日話題:《魷魚》熱賣 秘技就在S.Q.UI.D. 周日話題:傳統的終結?

  8. 2021年5月6日 · 即時文摘. 2021年5月6日星期四. 香港踏入「投訴之都2.0」時代(文:陳帆川) (09:00) 圖1之1. 在Google鍵入「投訴之都」,得此美譽的就只得香港,而且是香港人的自我調侃。 雖然港人事無大小都要投訴,但事情的另一面是,很多投訴其實都不了了之,因此亦有「意見接受,態度照舊」之說,尤其是涉及「鐵飯碗」政府部門的投訴。 不過這情况要變了。 有些人的投訴 就是威力百倍. 原來投訴可以輕易打爛鐵飯碗,即使該員工表現良好,講的是利君雅。 兩年前,網絡上傳出港台收到大量涉及利君雅的投訴,網民隨即發起一人一信表揚她,以「平衡」投訴,其後的聯署活動更有過萬人簽名。 可以想像,支持她的聲音,肯定大大蓋過反對聲音。 當年大家仍然相信,聚沙成塔的力量可以很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