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又什麼是「基本歌星」、「特約歌星」?. 最簡單的說法,剛入行或資淺的,就簽作「特約歌星」或」「特約演員」;有一定知名度或大牌的,公司就簽「基本演員」或「基本歌星」。. 但並非絕對如此,有些有來頭的一進來就是「基本」;有些簽兩年特約,因 ...

  2. 2014年7月19日 · 在美國,波麗露成為社交舞的一種而很受大眾歡迎。這是把倫巴的音型與圓舞曲與「 狐步」 (Foxtrot) 的風格結合起來的 4 拍子舞曲,在 拉丁音樂當中節奏最緩慢的一種。最有名的「波麗露」,是拉威爾在 1828 年 7 月到 10 月之間譜寫的作品。

  3. 杜普蕾與巴倫波因(大提琴為「大衛朵夫」(Davidov Stradivarius)) 杜普蕾和巴倫波有著各式各樣的音樂合作,除了著名的「鳟魚五重奏」紀錄片與演出外~1970年,兩人也在巴倫波因指揮之下,與費城交響樂團錄製艾爾嘉大提琴協奏曲錄音。 《鱒魚五重奏》音樂史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版本: Daniel Barenboim,Itzhak Perlman,Pinchas Zuckerman,Jacqueline Du Pre,Zubin Mehta,於1969年一起在剛建成的伊麗莎白女王音樂廳(The Queen Elizabeth Hall)演奏。

  4. 柴可夫斯基.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是柴可夫斯基創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協奏曲,也是他繼《第四號交響曲》和歌劇《尤金·奧尼金》之後的精心鉅作。 此曲與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並稱為小提琴協奏曲的「3D」,若再加上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則被稱為「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而其中柴可夫斯基這首,堪稱技巧最為華麗艱難,演出效果最好的一首! 不過,當時走厄運的柴可夫斯基,他的第一首鋼琴協奏曲以及唯一的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剛問世時,都沒有獲得好評,甚至可以說都遭遇了詛咒。 1874年他34歲時發表《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拿給尼古拉魯賓斯坦指教時,遭到嚴苛的批評,「這有抄襲別人作品之嫌,全曲只有兩三頁的鋼琴譜可以演奏,……其餘必須全部重寫。 」尼古拉魯賓斯當著他的面直言不諱。

  5. 已沉睡、「眾絃俱寂」如夜深人靜時,過往的記憶仍然沉鬱難解,卻又激越、搖撼著此刻的我,甚至那些記憶(以及背後牽連的某人)正如一雙手,冷冽得彷彿能深及、侵入此心,帶來幾分不寧。 來到第二節,「鏗鳴著山的我鐘的你的日子。

  6. 完美地展現小提琴的獨有的歌唱性特色,讓這項表現力最為豐富的絃樂器,搭配上樂器之王鋼琴,兩者進行親暱且豐富的重奏對話。 G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78. 布拉姆斯第一首小提琴奏鳴曲的創作時間,大約在1877-1879年間,在這當中他先於1878年完成他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此曲於1879年首演,由作曲家自己彈鋼琴、姚阿幸演奏小提琴。 曲子推出時,布拉姆斯都已經四十歲,可見他對小提琴奏鳴曲這類作品的謹慎程度,事實上這算是他的第四首小提琴奏鳴曲,但是之前在舒曼鼓勵下創作的前三首,都在布拉姆斯愛惜羽毛的觀念下,沒有機會與世人見面。

  7. 據説這是在 1946 年夏天,當熱 (heat wave) 侵襲 康乃狄克州 時,在大熱天下譜作的樂曲。 「小號手的搖籃曲」 ( Wynton Learson Marsalis 小號, http://youtu.be/ORW7suyvPNk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