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繁體. 工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肇始, GBS , JP (英語: Sophia Chan Siu-chee ;1958年4月16日 — ),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頒授院士(榮譽),美國護理學院院士。 [3] 前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食物及衞生局 局長。 加入政府前為 香港大學 護理學院院長和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助理院長。 [4] 陳肇始至卸任為止,是唯一一位以護士的出身掌管食物及衛生局。 (按:該職位在她之前從來都由醫生出任) 生平 [ 編輯] 教研工作 [ 編輯]

  2. 陳肇始一直專注於 控煙工作 ,研究領域為 公共衞生 、 煙草 成癮治療及保護兒童免受 二手煙 影響。 2009年加入 吸煙與健康委員會 ,開創香港首個戒煙輔導培訓計劃。 2011年,她擔任 世界衞生組織 顧問為訓練專業醫護人員透過倡導及教育工作進行戒除煙癮介入治療提供意見。 [6] 此外陳肇始至今未婚但仍享受一人生活。 [7] 政府工作. 2012年11月1日,陳肇始正式出任 食物及衞生局 副局長 , [8] 期間專注於控煙及 戒煙 的推廣工作。 時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 高永文 曾受訪指她較「柔性」,例如食衛局曾在2015年年提出修例改革醫委會,卻遇上議員「拉布」,她一度因這議題而落淚。

  3. 陈肇始一直专注于 控烟工作 ,研究领域为 公共卫生 、 烟草 成瘾治疗及保护儿童免受 二手烟 影响。 2009年加入 吸烟与健康委员会 ,开创香港首个戒烟辅导培训计划。 2011年,她担任 世界卫生组织 顾问,为训练专业医护人员透过倡导及教育工作,进行戒除烟瘾介入治疗提供意见。 [6] 此外,陈肇始至今未婚,但仍享受一人生活。 [7] 政府工作 [ 编辑] 2012年11月1日,陈肇始正式出任 食物及卫生局 副局长 , [8] 期间专注于控烟及 戒烟 的推广工作。 时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 高永文 曾受访指她较“柔性”,例如食卫局曾在2015年年提出修例改革医委会,却遇上议员“拉布”,她一度因这议题而落泪。

  4. 陳肇始嘅研究領域係公共衞生煙草成癮治療同保護兒童免受二手煙影響佢帶領嘅研究團隊獲得香港同海外科研究基金資助亦喺國際期刊上發表唔少關於護理控煙同公共衞生嘅論文佢多次代表大學同食物及衞生局出席國際會議同簽署協議亦同國內外人士廣泛交流意見並曾經獲得世界衞生組織邀請為控煙課題提供指導並統領有關工作陳肇始喺2012年11月出任食物及衞生局 副局長 ,參與同負責政策制定同推動。 加入政府之前,佢係香港大學護理學教授、護理學院院長同科研總監,亦曾經擔任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助理院長。 2017年7月1號轉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 2022年7月份任期完咗,重返香港大學做教授。 爭議. 拒絕呼籲公眾出席公眾場合時戴口罩.

  5. 2022年6月30日 ·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在網誌撰文回顧該局轄下衞生科五年來的工作她指除了領導抗疫在加強基層醫療控煙中醫藥發展推廣母乳餵哺等均取得顯著成果也祝願未來醫務衞生局團隊工作順利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6月30日在網誌發表的 文章周日剛與大家分享了食物及衞生局轄下的食物科過去五年工作今天我會與大家分享衞生科的工作成果。 領導抗疫. 特區政府一直堅守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全力做好減少死亡、減少重症、減少感染的工作,同時推動全港市民按時接種合適劑次的新冠疫苗,加強整體防護屏障,讓社會走上更廣闊的復常之路,穩步前行。 我們一直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能力,力臻至善。

  6. 2022年6月20日 · 2022年6月20日. 總結成果: 陳肇始前排左三主持防控非傳染病督導委員會第13次會議在會議前與衞生署署長林文健前排中和委員合照食物及衞生局今日召開防控非傳染病督導委員會第13次 會議 ,檢視過去五年非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包括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的實施經驗和進度。 局長陳肇始主持會議。 她說,在2020年,主要的非傳染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佔所有登記死亡個案55%。 隨着人口增長和老化,非傳染病對香港造成的負擔會進一步加劇。 政府2018年5月公布策略及行動計劃,定下九項本地目標,以期在2025年或之前減少非傳染病對香港造成的負擔。

  7. 2022年6月26日 · 陳肇始食環漁護工作取得成果. 2022年6月26日.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在網誌撰文回顧該局轄下食物科五年來的工作她認為無論在提升環境衞生加強食物安全以至促進漁農業發展方面當局都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成果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6月26日在網誌發表的 文章連續多周我與大家分享過去五年食物及衞生局的醫療政策和工作成效。 今日我會回顧食物科在本屆政府所推進的工作,大致可分為環境衞生及殯葬服務、食物安全,以及漁農業發展。 環境衞生及殯葬服務. I. 提升公眾街市服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