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14日 · 2024-02-14 04:02:51 大公报. 字号. 三年前曾预言“美元崩盘”的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罗奇(Stephen Roach),近日又语出惊人,声称香港受三因素影响,所以判定“香港已经玩完”。 罗奇曾有“中概好友”之称,长期受惠于中国发展红利,近年却一改立场,对中国及香港特区不断作出负面评论,背后原因为何不得而知。 “看空”中国、“看衰”香港,罗奇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正如无数个“中国崩溃论”不断破产一样,“玩完论”只会沦为世人笑柄。 更何况,香港什么风浪没有见过,历史上无数例子说明,香港总能在变局中开新局,筑牢国安防线、完善选举制度、轻装上阵的香港,发展才刚刚起步!

  2. 2018年11月16日 · 金庸(本名查良镛)於2018年10月30日仙逝,享年94岁。. 大师西去,江湖不再。. 纵观金庸一生,其经历可谓传奇,与《大公报》的渊源更是深厚。. 从1947年起,金庸在《大公报》(包括《新晚报》)前后度过了十年。. 从上海到香港,从外电翻译到副刊编辑,对他 ...

  3. 2021年8月8日 · “盖欲强国者必以教育人材为首务。 ” ──〈论提倡女学之宗旨〉. 1904年初,21岁的吕碧城为研究新学,想转往女校读书,却遭舅舅反对,一怒之下,她只身奔赴天津,在赴津的火车上幸遇佛照楼主妇,将其带回家中安顿下来。 得知舅舅署中方秘书的夫人住在大公报馆,她写信给方太太求助,此信巧被该报创办人英敛之所见,其后她便与大公报结缘。 在大公报数月,她发表数篇诗词作品,亦有宣传女子教育的文章。 年轻的她,立志创办女学,并为此奔走呼吁,得到了众多社会名流的赞同,1904年冬,近代中国最早创办的女学之一北洋女子公学诞生,吕碧城出任总教习。 1912年,民国成立,吕碧城被袁世凯聘为公府谘议。 当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暴露后,吕碧城毅然辞职南下,抵达上海。

  4. 2018年6月11日 · 大公报首位女记者蒋逸霄. 图:蒋逸霄. 1930年2月至11月间,天津《大公报》共分59次,连载蒋逸霄的长篇通讯《津市职业妇女的生活》。 文中,她写了洗衣妇、女职员、歌女和女记者等普通女性市民的生活,文笔清丽。

  5. 2018年11月4日 · 【大公报讯】记者张琦报道:经历病痛、破产的蓝洁瑛,八年前搬入赤柱马坑邨。 马坑邨良马楼互委会主席古先生说,她当初入住时经常大叫,整幢大厦都听到,近年情况好转,心情开朗,又有礼貌。 戏如人生,有街坊称赞蓝洁瑛十分坚强,有如电视剧《大时代》中的玲姐角色,非常硬净。 然而,人生如戏,玲姐在剧中惨死,蓝洁瑛最终在家中失救而死,令人不胜唏嘘。 古先生说,蓝洁瑛前几年身材肥胖臃肿,近两年消瘦了不少,人亦明显精神咗,会主动向街坊打招呼说「早晨」,有问题也会向街坊求助。 他说,在上星期,蓝洁瑛因无法打开蒸馏水樽盖,古先生就在管理处「英雄救美」。 有街坊上星期在街上见过蓝洁瑛,当时她并无异样。 街坊朱女士说,早年曾有影迷专程前来送饭给蓝洁瑛吃,「煮好饭餸放喺门口,佢食完就将碗筷放出嚟。

  6. 2021年12月18日 · 【大公报讯】政府昨日宣布,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以其香港大学校监身份,委任王沛诗为港大校务委员会主席,任期由明年1月1日起生效,为期三年。 王沛诗表示,很荣幸能够继续服务母校,亦赞扬李国章任职期间大学取得杰出成就。 她续说,港大未来将有连串的新计划,包括在本地和区域的发展计划、招聘更多国际学术人才,以及与各地的学府和机构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合作关系,她将在新岗位上给予指引及支持。 李国章表示,任内见证港大在学术上的卓越表现,以及在香港和深圳进一步开拓发展深感荣幸,有信心港大在未来十年将会有更卓越的成就。 港大校长张翔欢迎王沛诗获任命,亦感谢李国章过去六年担任校委会主席期间对大学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其远见和领导才能带领大学应对不同挑战。

  7. 2024年4月1日 · 《大公报》记者今年2月走访素有“平民豪宅”之称的华富邨,发现在华富一邨和华富二邨的停车场内,均停泊了不少豪车,停车场保安亦透露,停车位的月租车位已被租罄,其用户主要为华富邨住户。 举报奖赏计划 望年内推出. 在打击滥用公屋的措施方面,房署计划推出举报奖赏计划,参考警方“好市民奖”,为可以提供确切情报,令房屋署能成功收回被滥用单位的实名举报人,提供约3000元举报奖赏。 罗淑佩表示,举报必须实名制,并会安排与相关人士面谈,以免出现胡乱举报和恶作剧等情况。 她强调,“相信举报的市民并非为了金钱,而是为了社会公义”。 被问到会否担心造成财政压力,她坦言,打击滥用需要成本,现时的文件工作、觅地建屋成本亦要数十万、过百万,认为“如果少少奖励就可以收返间屋(公屋),呢笔生意做得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