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7日 · 亦受惠於同樣趨勢,但增速卻相對遜色,集團在今年第3季度收入約為2.5億美元,同比增長5.9%,環比增長12.3%。 這可歸因於市場對於較高水平製程技術的需求更高,因為更先進製程所生產出的晶片更高效。

  2. 2022年11月11日 · 半導體11月4日公告,公司已向上交易所提交有關人民幣股份發行的申請材料,計劃在科創板上市,A股上市名稱為華宏力,並已獲上交所受理。 據悉,公司擬將募集所得125億元進行無錫第二個12英寸晶圓廠擴產項目,項目預計總投資67億美元。 股價近日受消息帶動抽升。 華半導體主要生產12英吋的晶圓半導體,雖然股價會受美國對華芯片技術出口限制的消息所壓,然而公司產品在行業中屬於中低階水平,因此禁運等限制實際對公司影響有限。 今年上半年華中期營業額按年升9成至12.2億美元,股東應佔溢利按年升1.4倍至1.87億美元。

  3. 2021年4月22日 · 中芯實現量價增長. 新冠疫情衝擊實體經濟,但科技滲透速度未有減弱,半導體作為電子消費品的核心原材料,需求在疫情中有增無減。. 據兩間公司公布的最近期年度營運數據,中芯在2020年的銷售晶圓數量達5.7百萬片,同比增幅有13.3%;而華在同期的 ...

  4. 2021年7月14日 · 華虹半導體現價值買入的3大原因 - HK MoneyClub. 2021-07-14 Jack Yip. 今輪缺芯漲價潮已持續半年,不過芯片股在漲價潮初期衝高後回調,目前在相對低位整固。 除了漲價潮這類短期因素芯片亦不乏中長線利好因素投資者不妨關注基本面持續提升的華虹半導體SEHK1347)。 1.內地芯片需求可望持續膨脹. 2020年8月,中國國務院印發的《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中國芯片自給率要於 2025年增至 70%。 今年的「十四五規劃」綱領亦提到要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統、人工智能關鍵算法、傳感器等關鍵領域,加速推動基礎理論、基礎演算法、裝備材料等研發突破與反覆運算應用。 反映國家對高端芯片的渴求。

    • 中國的芯片市場
    • 中芯對標全球龍頭的研發實力比較
    • 中芯值得買入嗎?
    • 投資結語

    5G 技術的基礎不僅是鐵塔,還須要這些一塊塊微細的芯片,它們可以廣泛用於通信設備、PC/電腦、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醫療儀器、機器人、工業控制等各種電子產品和系統,是高端制造業的核心基石。 不過在上個世紀,中國由於多年的內戰,以及抗美援朝戰爭,並未能抓住芯片產業剛剛興起的契機;後來的經濟發展重心亦未有包括芯片產業。直至現在,中國仍高度依賴進口芯片,尤其是高端芯片,每年要進口超過 2000億(美元・下同)的芯片,2019年更是高達 3000億元,進口金額更是超過原油。但近年中美貿易糾紛,進口芯片成為中國的要害,美國有多項禁止出口芯片至中國的措施,國產芯片於是成為了國家發展的焦點所在。

    中芯國際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目前唯一實現 14 nm量產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按照2018年銷售額排名,在全球純晶圓代工市場,中芯市佔率為 6%,排名第四位;而市場龍頭台積電有高達 59%的市佔率,相距甚遠。 在研發實力方面,中芯平均一個先進製程(N+1)的技術開發團隊,研發人員投入約 100至300 人,這數目在業界偏少。對比台積電,它一個先進製程開發會分好幾組人同時進行,每組約 500人,換句話說研發人員投入下限約 1000人。 台積電在 2011年推出 28nm芯片,中芯則是 2015年;到 2016年台積電推出了 10nm,中芯卻到 2019年才有 14nm,兩者的研發水平有三至五年的差距。而且台積電研發成果更新替換的速度亦比較頻繁,去年更是宣布已啟動2n...

    當然,不是全球龍頭不代表沒有投資價值,而且中芯還是中國的龍頭,跟國內芯企如華虹半導體(SEHK:1347)也有明顯的技術鴻溝。 市場憧憬中芯能夠極大地享受中國芯片國產化的大市場,再具體地說,就是為國內領先電子產品科技企業——華為提供芯片。不過,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修訂「外國直接產品規則」,據此修訂後規則,若干自美國進口的半導體設備與技術,在獲得美國商務部行政許可之前,可能無法用於為「若干客戶」的產品進行生產製造。這「若干客戶」中就有可能包括華為。 目前中芯先進製程還離不開美國的半導體設備,為了華為得罪美國,與全球龍頭的技術差距只會拉得更遠。

    中芯現價市盈率 57.2倍,是其歷史估值的高水平,若真的確實了無法為華為提供芯片,股價下調壓力頗大;「若干客戶」如果不包括華為,中芯的市場空間則十分龐大,適宜投資者逢低買進。現時處於這個關卡,投資者不宜高追,但尚可以繼續持有,惟須留意市場消息,同時謹守止蝕準則。

  5. 2021年4月29日 · 首季盈收增長三大原因. 至於2021年首季的收入和毛利,分別約4.49億元 (2020年同期:約3.62億元) 和9,500萬元 (2020年同期:約7,250萬元),同比增長接近兩成四及超過三成一。 嘉泓物流表示增長原因有三,其一是今年首季中國奢侈品銷售增長維持強勁,中國對高端時尚的空運代理服務以及配送及物流服務的需求急劇增加。 其二是於上海高度自動化配送中心擴建完成後,集團的處理能力於2021年2月及3月大幅提高。 其三是向客戶收取的運費有所增加,原因為在疫情爆發的情況下貨艙的供應有限,而集團有能力自航空公司獲取貨艙以滿足其客戶需求。

  6. 2019年12月16日 · 上月公布第三季業績,期內銷售收入環比增3.9%、同比跌0.9%至2.39億美元;純利環比增4.2%、同比跌6.4%至4,520萬元美元,數字反映業務有回升跡象。 更重要是,華管理層預計,公司第四季銷售收入將有約2.42億元,按毛利率在26%至28%水平推算,今年公司第四季收入有望環比再增加約1.3%,同比雖仍錄2.8%跌幅,但按年跌幅已在收窄。 除了受惠貿易糾紛外,行業內都有有利華表現的消息。 據摩根士丹利報告,當前邏輯半導體需求強勁,台積電的致晶圓代工產能已達頂點,該行發現部分訂單從台積電外溢到二線晶圓代工廠。 這些都為華業務締造良好環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