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20日 · 明報專訊安省一名74歲女長者韋斯特 (Jarmila Westguard,圖)遇上「殺豬盤」﹐短短兩年半﹐不但賠上全副身家﹐被迫流落街頭﹐最死在窮途潦倒中。 她女兒為母親的離世感到傷心之餘﹐亦決定反擊。 她假扮其母﹐繼續與騙徒聯繫﹐結果發現她媽媽愛上的﹐可能是一個女人。 網戀自稱美國中士軍人. 韋斯特的女兒尚特爾 (Chantel)表示﹐她母親在網上認識了一個自稱在美國做中士的軍人﹐兩人開始網戀。 在兩年半內﹐母親不斷向對方奉上金錢。 尚特爾說﹐母親是那一種只要有人對她好﹐她就會毫無保留的人。 韋斯特曾試圖寄出一封裝有36,000元現金的信件到美國給對方﹐但被截住﹐警方更介入事件﹐韋斯特被罰款。 但韋斯特繼續向對方匯款﹐甚至捱餓﹑無食物﹑無藥物﹐都在所不惜。

  2. 2015年10月2日 · 八仙嶺山火的老師護送學生脫離火海卻不幸犧牲性命、福島核事故五十死士甘願冒生命危險留下來為電廠緊急維修──因為有人肯留在最後,所以才拯救了無數寶貴的靈魂。 試想像,若人人皆爭先恐後,不願留在最後的位置,無人肯承擔責任,可想而知,一條隊伍必定會變得混亂不堪,而那些陷入危難的人之命運也不堪設想。 「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這種緊跟着前人如綿羊般盲目亂竄的處世態度,雖然能為人帶來一時的利益與安逸,但卻奪去了人之為人求變、求進步、求突破的機會,甚至拖倒社會前進的步伐,令人逃避他們皆當負的責任,對個人、他人與社會都帶來極大禍患。 這種消極的態度並不是我們應推崇的。 我們需要的,是不畏險阻、不怕吃虧,甘做第一,甘做最後的勇氣,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擁有值得過活的人生。 圖:資料圖片. 文:黃蕊獻.

  3. 2024年5月21日 · 失戀這件事許多人都碰過你跟其他人並沒有不同甚至是相當平常的事別人跟你一樣也曾脆弱這不是世界末日大家都度過心碎的日子不要再想著自己很悲慘到了一定的時間就要好好收拾悲傷走下去別人做得到你也可以。 是改變自己的好機會. 既然愛了這一場,就不要白走,失戀的痛苦是讓自己更加成熟的好時機,看事情也會變得更加豁達冷靜,時間變多了,就找機會精進自己,無論是學烹飪或學語文,或者充實自己的內涵都可以,升級了之後,日後遇到的人就會愈來愈好。 再大的傷口,在時間的療癒下也會癒合,在愛情冷卻與決定遠離的當下,確實是一段艱難的旅程,無論你是否仍為對方心傷,在半年之後適時該慢慢往前走,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還有幸福等著你,這些思考能讓你重新振作起來。

  4. 2017年9月29日 · 【明報專訊】應考寫作卷,在判題精審後,就得依據題目的要求來確立主題、選擇材料,並且對所選擇的材料,分主次加以提煉加工。 哪些材料該詳該略,誰先... 詳情. 【明報專訊】一般而言,試題要求考生就資料拓展指定內容,同學需就其中的因果關係加以論述。 這時,同學應注意〈閱讀材料〉與題目要求之間的鴻溝。 試看... 詳情.

  5. 2021年1月22日 · 閱讀篇章:〈每逢佳節〉——辛其氏. 【明報專訊】 (第1段)我喜歡節日,尤其中國的節日,每逢過年過節,總忙於張羅一切。. 朋友不明白,我獨自生活,緣何老不嫌煩,仍生出這許多興味來。. 中國節日的本色,生於民間,長於民間,無論時代與潮流怎樣更替 ...

  6. 2017年1月13日 · 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分享了中三的單元教學示例,以「情」作主題,找了鍾怡雯四選篇,從親情 (〈天井〉)、愛情 (〈驚情〉)、寵物情 (〈小女生〉)、師生情 (〈只是路過〉)切入,細讀作品中借事抒情、細節描寫,並欣賞其比擬手法,分析深意、作用,然後以讀帶寫,學習含蓄而深刻地呈現感情,提升文章藝術性。 旅港開平商會中學鮑國鴻老師提醒,各校須按課程選材結構,考慮融入課程、延伸閱讀、推行目標和在學生能力等。 他感嘆教學多年,重複教描寫、敘事手法,割裂式修辭教學等,反之,以感觀和細節的描述,更 能令學生喜歡中文。 他建議學生讀畢鍾怡雯的作品後,再找其他馬華作家如陳大為 (鍾怡雯丈夫)、黎紫書、龔萬輝的作品對讀。 而讀畢作品後,更可以帶學生到當地文學散步。

  7. 2021年2月23日 ·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取消宵禁的朝代,平日夜巿開放,元夕時人山人海、聲響喧天的熱鬧景况更盛。 那種節日氣氛,今天大抵只有除夕夜可以相比。 元夕在古代既是大節日,寫元夕的詩詞多不勝數,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最特別。 【1】事情的層次. 詞是古代的流行曲,可唱,一如今天的歌曲,必須押韻,以表現音樂感。 《青玉案‧元夕》在下表八句套了紅的字便是押韻的地方。 由於語音變化,今天這八個字不論粵語或普通話,已不太覺押韻了。 辨別押韻之處,對理解和分析詞作有一個重要作用,詞是按韻腳分層次的,大抵上,每押一個韻腳,便是一個層次。 因此,《青玉案‧元夕》基本上分為以下八個層次: (圖一) 古人的生活習俗. (1)香料熏衣服. 就像今人塗香水,古人有用香料蒸熏衣服的習慣,既讓衣服帶有香氣,也有驅蟲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