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8日 · 宋慶齡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締造者之一,亦是迄今唯一一位女性及非 中國共產黨 黨籍履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 職權者。 在 國共內戰 時期,她堅持 孫中山 的「 聯俄容共 」的政策,反對國民黨「 清黨 」。 抗戰 爆發後,宋慶齡通電支持 國共合作 ,並和宋家姐妹以「團結合作」的面貌示人。 國共內戰時期,與宋家斷開聯繫並支持中國共產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出任 中央人民政府 副主席、 全國政協副主席 、 國家副主席 (1968—1972年代行國家主席職權)、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1976—1978年代行國家元首職權)等職,成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 上首位 女性國家元首 ,亦位居 國家主要領導人 之列。

  2. 宋庆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缔造者之一,亦是迄今唯一一位女性及非 中國共產黨 黨籍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國家元首 職權者。 在 国共内战 时期,她堅持 孙中山 的「 聯俄容共 」的政策,反对国民党“ 清党 ”。 抗战 爆发后,宋庆龄通电支持 国共合作 ,并和宋家姐妹以「團結合作」的面貌示人。 国共内战时期,与宋家断开联系并支持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出任 中央人民政府 副主席、 全国政协副主席 、 国家副主席 (1968—1972年代行国家主席职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76—1978年代行国家元首职权)等职,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上首位 女性国家元首 ,亦位居 国家主要领导人 之列。

  3. 宋慶齡 (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締造者之一、國家名譽主席 [1] ,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 [2] 。 [18] 她青年時代追隨 孫中山 ,獻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堅強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奮鬥,始終堅定地和中國人民、 中國共產黨 站在一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婦女兒童的衞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為祖國統一以及保衞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的進步事業而殫精竭力,鞠躬盡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受到中國人民、海外華人華僑的景仰和愛戴,也贏得國際友人的讚譽和熱愛,並享有崇高的威望。 [1] 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因病在北京寓所逝世 [2] 。 中文名. 宋慶齡. 國 籍. 中國.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人物生平
    • 大事年表
    • 家庭生活
    • 人物評價

    宋慶齡(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她青年時代追隨孫中山,獻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堅強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奮鬥,始終堅定地和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為祖國統一以及保衛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的進步事業而殫精竭力,鞠躬盡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受到中國人民、海外華人華僑的景仰和愛戴,也贏得國際友人的讚譽和熱愛,並享有崇高的威望。

    •中文名:宋慶齡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893年1月27日

    •逝世日期:1981年5月29日

    宋慶齡1893年1月27日,宋慶齡誕生在上海一個牧師兼實業家的家庭。她的父親作為孫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宋慶齡7歲時入上海中西女塾讀書,1907年,15歲時偕妹妹宋美齡赴美國留學。先在新澤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學校學習英語,次年考入喬治亞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學院文學系。宋慶齡聰敏好學,思想活躍,經常參加學校的活動。聽到辛亥革命勝利的訊息,熱情歡呼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事件”。

    1913年,宋慶齡大學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她懷著滿腔愛國熱情和振興中華的理想毅然回國,投身於“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鬥爭。

    歸國途中經過日本,拜會了她早已崇敬的孫中山先生。隨後擔任了孫中山的秘書,在共同的革命鬥爭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和感情,她不顧家人的反對,設法從上海重返日本,於1915年10月25日與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結婚。她淡漠名利、權勢和闊綽優裕的家庭生活,心甘情願地為孫中山一起分擔流亡之苦。她積極參加和支持孫中山領導的中國民主革命。

    少年時代,她即負笈異域,在美國接受了“歐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義的洗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專制統治,使她對祖國的獨立、自由、民主和富強滿懷憧憬。父親源源寄來的書信與剪報資料,在她的心中與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事業架起了橋樑。然而,共和國在搖籃中被扼殺,革命的大潮已經消退,宋慶齡學成歸國改革和建設祖國的抱負無由施展。她徑直到流亡的革命黨人集中的東京,不久即擔任了孫中山的助手,開始了她長達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慶齡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決定與流亡中的孫中山結婚,以堅定的步伐毫不猶豫地跟隨孫中山踏上捍衛共和制度的艱苦鬥爭歷程。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奮鬥、救中國”的囑託交給了宋慶齡和他的同志。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陳炯明因反對孫中山北伐而叛變革命。在叛軍企圖炮轟大元帥府及住所的危急關頭,孫中山請宋慶齡先行撤離,而她卻對孫中山說:“中國可以沒有我,不可以沒有你。”堅持讓孫中山先安全撤離。後來,幾經危難才死裡逃生,次日於永豐艦(中山艦)會合。

    1893年

    1月27日,誕生於上海。

    1907年

    赴美國留學。

    1908年

    考入喬治亞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學院。

    父親宋嘉樹,字耀如,原名韓教準,早年漂泊美國,中年回國興辦實業,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支持者和親密戰友。

    母親倪桂珍是中國較早接受文明,反對封建的進步婦女之一。

    丈夫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1915年10月25日,宋慶齡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決定與流亡中的孫中山結婚,以堅定的步伐毫不猶豫地跟隨孫中山踏上捍衛共和制度的艱苦鬥爭歷程。

    宋慶齡一生酷愛讀書。書,書,到處是書,證明了宋慶齡對知識的渴求。無論是參觀孫中山與宋慶齡在上海共同生活的故居,還是孫中山逝世後宋慶齡個人在北京和上海的故居,人們都會驚奇得看到這一事實。他們的藏書可以看出他們的現代化以及他們廣泛的興趣。

    宋慶齡養鴿子不只是因為他喜歡這種文雅的飛禽,還因為紀念孫中山——他喜歡鴿子,重要的是鴿子象徵著和平。

    她愛鴿子,每天親自餵它們、看著它們。她學會鴿子的叫聲,鴿子一聽到就都飛回來。她去世後,這群鴿子還留在花園裡,總共有100多隻,常在過道上吃食,在天空中組成美觀和充滿生氣的隊形上下翱翔。

    中國共產黨、全國人大國務院為她立碑銘文以表紀念:宋慶齡是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她為國家和人民所建樹的豐功偉績,將永載史冊。

  4. 2023年9月15日 ·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誕辰130周年。宋慶齡的一生與中國近百年歷史發展有緊密的連繫,與香港有深厚的歷史淵源。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上海宋慶齡研究會和香港洛士文基金共同主辦宋慶齡生平展,展現宋主席的傑出貢獻與家國

  5. 2011年10月7日 · 1949年,她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被尊稱為國母,但是,當年敢於在白色恐怖中為營救被俘政治犯奔走的宋慶齡面對文革浩劫卻沒有發出任何 ...

  6. 今年是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誕辰130周年,回顧宋慶齡不平凡的一生,必將是她繼承孫中山先生未竟事業,為國為民、奮鬥不息的家國情懷。 現正於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的《家國情懷—宋慶齡生平展》,讓香港市民通過展覽認識宋慶齡獻身革命事業的一生,並清晰了解宋慶齡與香港的淵源。 承辦此次展覽的宋慶齡故居(北京)管理中心社教部主任李雪英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等港媒訪問時表示,這次展覽的意義就是講好宋慶齡的故事,以帶給大家啟發。 「只有認識到自己是中國人,只有自己自尊、自信,別人才會平等地對待我們。 香港的中國同胞要意識到,愛國、愛港、愛家,這是跟自己的命運聯繫在一起的。 」 香港文匯報記者 康敬.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