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14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日馬來西亞海域的灰三齒(whitetip reef shark)罹患神秘皮膚病,引發關注,海洋生物學家調查後,初步研判,恐是海水溫度上升造成大批鯊魚罹患這種皮膚病。 據 《路透》報導 ,馬來西亞沙巴(Sabah)的西巴丹島是著名潛水勝地,近日有水下攝影師發現一隻灰三齒頭部有斑點及潰爛的狀態,引發關注,相關研究人員及動保組織團隊進行實地潛水搜尋後發現,該海域許多礁都有類似的病變,開始進行深入調查。 研究小組發現西巴丹島的海面溫度在5月份上升到攝氏29.5度,比1985年高出1度,由於西巴丹島為海洋保護區,嚴禁捕魚,附近也沒有工業活動,調查人員初步研判,海溫變高造成鯊魚皮膚出現病變。

  2. 根據24日發表的一份研究,考古學家透過在墨西哥發現的完整和部分化石,揭開了史前巨鯊「皺齒(Ptychodus)」的模樣,以及這種體型龐大的鯊魚 ...

  3. 2018年11月19日 · 今日網路出現異常,雖然中華電信僅說是網路業者設定錯誤,但有網友將原因指向聯外電纜被鯊魚咬斷。. PTT網友對此回應,是不是海裡鯊魚太無聊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1月28日 · 研究:鯊魚40多年來數量驟減7成 超強獵捕能力反招滅族之災. 鯊魚具有極強的獵捕感知能力,被認為是海洋中最兇殘的生物之一。. (路透). 2021/01 ...

  6. 2020年7月27日 · 市場魚博士發現鯊魚全新生殖模式 登上國際期刊. 「持續單一卵生」生殖方式,小鯊魚成體已在卵鞘內。 (記者蔡宗憲翻攝) 2020/07/27 22:31.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有市場魚博士美名的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近期與日本學者仲谷一宏及澳洲學者威廉·懷特合作,發現鯊魚除了傳統的卵生、胎生與卵胎生外,還有極特別的「持續單一卵生」方式,源自沙勞越絨毛鯊的生產方式,也登上國際期刊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讓國際海洋界看到台灣的研究實力。

  7. 2019年8月22日 · 據每日星報報導,大西洋白鯊保護協會( Atlantic White Shark Conservancy)開發一款應用程式「Sharktivity」紀錄鯊魚出沒範圍,民眾可使用該應用程式追蹤鯊魚的蹤跡,而自夏季開始,已經有超過300次的目擊報告。

  8. 2020年10月19日 · 2020/10/19 10:3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怎麼回事? 澳洲今年已有7人被鯊魚咬死,上次發生那麼多襲擊事件要回到86年前的1934年,當時有7人死亡;91年前的1929年則是澳洲史上最高紀錄,共有9人死在鯊魚的血盆大口裡。 據 《CNN》 報導,今年的鯊魚攻擊事件分布在澳洲不同地方,從新南威爾斯州、昆士蘭州、離島塔斯馬尼亞州都有。 事實上,從近年的數據就能看出7人死亡有多不平常,去年澳州沒有任何鯊魚襲擊造成喪生的意外,過去幾年也都只發生過1、2起。 雪梨麥覺理大學生物科學系教授布朗(Culum Brown)表示,今年真的有些誇張,就長期平均而言,澳洲每年死於鯊魚的案件差不多都在1起上下。

  1. 相關搜尋

    孫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