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網路安全及防詐騙資訊中心. X世代(40-55歲) 人到中年,最易中甚麼詐騙陷阱? 某晚在看電視的時候,您的電話突然響起。 您拿起手機一看,是一個「+852」字頭的號碼來電。 電話裏的人自稱政府機構職員,說得出您的姓氏,還說:「我們懷疑您洗黑錢。 您必須馬上提供個人、銀行戶口及密碼資料,讓我們徹底調查。 」您驚慌失措,越聽越覺得對方有道理,政府的人總不會不可信吧?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您會將戶口和密碼資料全部交出,還是先冷靜下來,向機構或銀行核實來電者身份,再向銀行確認您的戶口和資金有沒有被動用? 中年最易中電騙陷阱. 收到詐騙電話,其實您絕不「孤單」。 如果您真的在恐慌之下交出個人資料,那您就可能已墮入騙局。

  2. 詐騙三大法則. 電話詐騙和網上騙案日益猖獗,稍一不慎就可能墮入騙局,您還想靠其他人保護自己? 防範詐騙的第一度防線,其實就是您自己。 2019 年,反詐騙協調中心成功攔截的電話及網上騙案金額,超過港幣30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5倍 1 。 而根據滙豐網絡安全調查2020,56%受訪香港人曾經遭遇網上詐騙,當中更有近30%人有金錢損失。 2 不想自己成為「中伏」的一份子? 記著這些重要法則,提防以下台詞,保護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財產。 切勿輕易透露個人資料. 請提供戶口資料及一次性密碼確認身分。 毋須再懷疑了,聽到這句說話,對方一定是騙徒。 緊記,切勿向任何人透露戶口、信用卡資料和密碼等個人敏感資料。

  3. 最新騙案警示:慎防聲稱來自知名公司的技術支援騙案。騙徒或會訛稱您的裝置或軟件出現問題,威嚇您要按指示致電虛假技術支援電話。請避免撥打可疑的支援熱線,或安裝任何不明軟件。 數碼KEY睇緊啲,撳LINK前要三思!

    • 騙中騙 電影1
    • 騙中騙 電影2
    • 騙中騙 電影3
    • 騙中騙 電影4
    • 騙中騙 電影5
  4. 我們最新的調查發現 1,在香港最常見六大騙案中(電子支付、網上情緣、身份盜竊,冒充官員,求職騙案及詐騙電話),超過80%香港人曾經成為騙徒的目標,當中26%墮入騙案,平均損失港幣3,800元。

  5. 此情況可能會出現於信譽良好的社交媒體平台。 「網絡釣魚」短訊/電郵/電話: 偽冒銀行發出虛假訊息,例如向您推廣獎賞或優惠、要求緊急聯繫、提示您已新增收款人或成功轉賬等,而實際上您並沒有這樣做. 訊息内含連結,誘騙您登入虛假網站或提供敏感的個人資料. 寄件者會試圖仿冒銀行的真實電郵地址或電話號碼,亦即「改號欺詐」 語帶「緊急」,例如:「您必須立即執行此操作,否則優惠將會過期 / 您將會損失金錢。 「網絡釣魚」短訊伴隨來電,即騙徒冒充銀行來電的情況並不罕見。 騙徒可能知道您的個人資料及 / 或交易記錄,以顯得具有說服力. 看看以下「網絡釣魚」短訊的真實案例: 看看以下「網絡釣魚」電郵的真實案例: 如何從「網絡釣魚」中保護自己?

  6. 2019年,香港警方於本地及全球範圍內為互聯網及電話騙案受害者攔截超過30億港元的款,較上年增加150%。 ( 南華早報,2020年3月2日. ) 滙豐為客戶提供的網絡保安錦囊. 密碼. 為網上理財服務設定單獨的密碼,而不兼用於其他服務/戶口.

  7. 甚麼是「社交工程」詐騙?. 簡單而言,「社交工程」指一種仿冒他人的詐騙伎倆。. 騙徒會以不同籍口,騙取您的信任,讓您自願透露機密資料。. 這種手法稱為「社交工程」,是因為騙徒會以高超的社交技巧,操控別人的心理。. 他們會像進行建築工程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