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17日 · 喜果於2012年入馬屎埔村畫壁畫,加深了對馬屎埔這個地方的認識。 (廖俊升攝) 一個村外人,因為一次藝術活動,開始與這個社區有恆常的互動,令她將自己和馬屎埔村連結起來,更將它視為半個家。

    • 從壁畫看舊式大廈 花10個月完成「大」作
    • 見居民生活細節 酒樓食物難食被「踢走」
    • 市井文化吵鬧 曾罵壁畫「肉酸」
    • 再畫洋紫荊象徵堅毅

    這幅壁畫是1998年房委會與香港壁畫學會合作,在公共屋邨推廣公眾藝術的十二幅壁畫之一,也是香港唯一一幅公共天花壁畫。身為壁畫學會的籌組成員,麥榮是當中較有信心應付繪畫巨型天花壁畫的一位,重任便落在他身上。 壁畫面積超過120平方米,換算單位就是近1,300呎,據說人類的視角有120度,但仍不足以一眼將整幅壁畫看完。站在壁畫下,就如站在未重建前的蘇屋邨中央,被舊蘇屋邨的幾款舊式公屋大廈,如全港首批「Y」形大廈、標準相連長型、舊長型及T型大廈等包圍。 畫壁畫難,畫一幅拱型的天花壁畫就更難。麥榮當年首次挑戰天花壁畫,決定以仰視角度繪畫蘇屋邨,單是設計已花超過半年時間,經當遊走在大廈間,即場速寫邨內的樹木和大廈,選定角度、左湊右拼終起了10幅草圖,才開始落筆,再用約10個月完成這幅名符其實的「大」作...

    壁畫除了畫下舊蘇屋邨的面貌,更反映不少當時居民的生活細節。麥榮說,1998年作畫時,這個拱型涼亭下設置多張長櫈供居民休憩,他一邊畫,坐在旁邊的居民就一邊給意見。「呢間以前叫百合酒樓,啲街坊話『百合啲嘢唔好食,唔好落佢個名!』,所以就咁寫酒樓,哈哈」,麥榮指著壁畫邊緣的酒樓招牌說。 仔細一看,壁畫上的單位,全部都沒有安裝冷氣,原來也是居民的意見,因為蘇屋邨屬舊型公屋,原則上不能在屋外安裝冷氣,同樣也不能光明正大的畫在壁畫上。

    今時今日看壁畫固然是讚嘆,但麥榮當年畫畫時,部分在涼亭下休憩圍觀的居民,就喜歡對壁畫批評一番,「佢哋鍾意撩交嗌,話『咁肉酸都拎出嚟!』,仲有人仲吐口水喺地下」。 或許這就是屋邨的市井文化,喜歡熱鬧、八卦,吵吵鬧鬧,麥榮當時也是一笑置之,「佢哋見到靚女都話人肉酸,唔通質疑佢『我好靚呀』咁樣咩」。不過當壁畫完成後,居然有人心悅誠服向麥榮道歉,「完成壁畫後,佢都覺得幅畫好靚,就同我講對唔住,話佢詆毀咗我幅畫。」

    說到藝術,人們或會覺得高不可攀,腦裡浮現擺放在羅浮宮、大英博物館的成億上萬的名畫,不過麥榮一直以來更想推動藝術大眾化,讓更多人懂藝術也懂尊重藝術。「大家識得欣賞藝術、有文化修養,個城市咪無咁悲情」。 在蘇屋邨第一期重建完成後,麥榮又獲邀在原來拱型壁畫旁的燕子亭頂再次畫天花壁畫,這次他取材洋紫荊,除了是香港市花,也取洋紫荊象徵堅毅,「洋紫荊嘅花蕊好挺直,就算花瓣吹甩晒,花蕊都仲係好精神,好似跌到落低谷,都可以撐住」。 麥榮期望蘇屋邨將來可變為一條藝術屋邨,「想同居民合作,將來嗰邊(第二期)起好,再畫多幾幅壁畫」,甚至有工作坊、展覽等等,讓居民、小朋友展出自己的作品,「我聳恿緊房委會可以接納我意見,希望一步步嚟可以成功!」

  2. 2021年8月10日 · 奇美表示,畫壁畫比畫紙有更多要求和工序,畫師要按牆壁的建造物料做資料蒐集,找適合上色的顏料,若果場地會日曬雨淋,選用顏料再更講究。 壁畫比例比畫紙更大,亦不容有錯,奇美更會在前期計好比例尺寸,以分割法或投射法方式來畫在牆身上。

  3. 2021年3月18日 · 記者今日前往村內視察,胡肖霞的村屋位於粉嶺高爾夫球場旁邊,設有車房、後花園。當中有六處懷疑僭建,包括在教職員畫壁畫的花園內,有兩間玻璃屋和搭建物,另外還有天台和正門上蓋的搭建物,以及養龜池,總僭建面積約2,500呎。

  4. 2021年3月14日 · 該校教師表示,校長胡肖霞今年1月至2月要求多名教師接手「校園美化計劃」,其後要求她們到胡家中私人庭院畫壁畫,事發後卻以先導計劃和培訓為由,並修改會議記錄。

  5. 2018年4月26日 · 有熱心人士知道有此計劃主動聯絡郭老師,加入成為義工。他們來自香港各區,假日抽空專程到錦田村畫壁畫;有些甚至呼朋喚友同來,至今已招募了超過一百名義工。

  6. 2021年7月30日 · 經教育局調查後,證實胡肖霞曾在本年初全港學校停面授課期間,要求3名教師在工作時間到校長在上水的住所畫壁畫;另曾於今年1月安排3名教師為畫壁畫進行「起稿做版」等預備工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