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01年核能電廠總體檢電視宣導短片(1分鐘版) 收藏文章 友善列印 收藏文章 目錄 關於我們 基金會簡介 榮耀共享 兩岸/國際交流 最新消息 媒體報導 影片分享 隱私政策 會員條款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蔬果彩虹579 打造健康下一代』健康校園巡迴講座 6/17 ...

  2. 除了癌友以外,掛心癌友的親密家人與朋友在這樣的重大事件上可能也隱含了自己面對死亡的焦慮。瑞士精神科醫師ElisabethKübler-Ross醫師曾經這麼說:「人類是唯一知道自己及所愛的人終究難逃死亡的動物,死亡的陰影與伴隨而生的焦慮是我們很早就有的體驗」當類似罹患癌症這一類重大生命事件 ...

  3. 罹癌後最失意與最快樂的事情或許是身邊總有親情和友情圍繞我因此從來沒有失憶過反而因為罹患胃癌也因曾做過有關的心理治療才有機會到醫院當癌症病患的探訪志工在那裡看到了生命的尊貴與人生的真諦這種無畏於死的感受在別處是學不到的。 罹癌前後對人生的態度與觀感,回顧這十六年多的抗癌生涯,雖然免不了有恐懼和挫折,但是如果人生能用磅秤來衡量的話,這段時間的份量其實要比前五十九年來的有份量 (59歲罹患癌)通常過去的事情都能像一瞬間發生的事而把它忘掉,但是罹患癌的十六年多,可比二十年、三十年那麼長那麼踏實,而這種份量應該是因受盡煎熬治療過程而來的,也因為這樣才有機會累積很多經驗,才有機會學習如何向困難挑戰。

  4. 專家諮詢/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史莊敬. 文字整理/趙敏. 找到溝通方法,不被焦慮綁架. 位女性癌友,五年前確診罹癌,經手術和相關治療後,內分泌受到影響,體力明顯降低。 在罹癌年後,她的孩子又因意外喪生。 當時,她還在接受癌症治療,自認那段時間較少陪伴孩子,對此一直深感愧疚與悲傷。 她的罹癌和小孩的意外,對家人是很大的衝擊,家人因此變得焦慮,想控制她、擔心她太累、經常建議她該做什麼促進健康。 雖是出自關心與愛,怕再失去位家人,但這位癌友面臨雙重打擊,又覺得家人在指責和掌控她,讓她感到憤怒和情緒低落。 這位癌友還提到自己很孤獨,不易找到適合的人談話,無法談失去孩子的痛苦、罹癌的心境,也不知當初為孩子做的決定是否正確、不確定是否要繼續努力改善和家人的關係。 她對人生充滿了懷疑。

  5. 胃癌在國人十大癌症中排名第五,好發於年齡50~70歲。. 一般而言,一旦罹患胃癌卻沒有接受適當治療的話,癌細胞可能會透過不同方式散佈出去。. 它可能直接會穿過胃壁,侵犯鄰近的器官;也可能會經由血流或淋巴系統擴散至其它遠處的器官。. 雖然同樣罹患 ...

  6. 2023年5月15日 · 與直接攻擊癌細胞的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等傳統癌症療法不同,免疫治療主要是透過啟動免疫系統反應,進而辨識及攻擊癌細胞,同時不傷害健康細胞,產生的副作用更少;而且免疫系統已經”記住”如何對抗癌細胞,因此即使療程結束後也能繼續發揮效果,相對也可以提高存活率。 目前使用的方式是將病人的腫瘤組織切片後進行特殊染色,藉由腫瘤細胞上的特殊標記來辨識療效。 根據研究,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的使用可以降低病友的死亡風險,也提高存活率,有大約3成病友腫瘤明顯縮小,有2成5以上病友存活期大於2年。

  7. 黃士祐 重新認清自己走這遭人生的真正目的. 淋巴癌/第四期. 江蕙台語經典歌曲「紅線」、「炮仔聲」作者,初出道老天爺就頒贈了他一個「癌症」的大獎!. 當死神面對著你微笑招手時,或許是該重新審視你人生態度的時候了!. YUJI 黃士祐,致力成為日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