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日 · 《彭博社》在2019年曾報導,一座城市擁有3,000萬美元以上資產的富豪人數,臺北高居世界第8位,但普遍的的特性是低調;與此同時,瑞銀集團(簡稱UBS)臺灣區總經理陳允懋表示,客戶中有高達90%來自未上市公司;瑞士信貸(目前已被瑞銀集團收購)於2022年也發布報告,指出全球未來5年資產達100萬美元的高資產族群會增加4成,至於臺灣更是被預估到了2026年會增加9成,是趨近於翻倍的數字;再看UBS於2024年1月公布的《臺灣財富金字塔淨資產排行榜》,當中所謂的「準富裕層」高達960萬人,在在都顯示出未來臺灣高資產族群將愈來愈多。

  2. 2023年11月1日 · 1.運用財務規劃探討2個重要風險. (1)短期風險──走得太早讓家庭無所依靠. *購買人壽保險以避免死亡的提早來臨. *創造一份資產以完成照顧家庭的責任. *提供替代的收入來源. (2)長期風險──活得太久沒有經濟支撐. *保證終身的經濟來源、收入的保障. *專業的資產管理,增值財富以對抗通膨. *傳承及遺產規劃,高齡時期的看護照養. 運用財務規劃探討風險領域對保險業務員來說尤其重要,且站在財務顧問師的角度來看,要確保一個財務規劃有品質,保險是最重要的基礎。 此外,在財務規劃過程中,要能教育客戶財務觀念,也要能探討一些客戶過去從未思考過的財務議題,只要客戶的觀念被打通,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資金,接受專業建議下的資產配置。

  3. 2022年4月1日 · 在《客戶升級》及《保險行銷金三角》2本書中,大陸北大方正人壽總監矯潔,與香港保誠人壽資深區域經理王朱,分享了經營高資產客戶的4法門及讓高資產客戶選擇你的4理由。

  4. 2021年5月1日 · 1. 對保險公司的影響. 保險公司有3個利潤來源,也就是3差:死差、利差、費差。 這3差保障著保險公司的利潤。 此次的第六回經驗生命表將會使臺灣保險公司的「死差益」產生變動。 死差益是實際死亡率低於預定死亡率,按預定死亡率收取的純保費支付實際死亡成本後有盈餘而產生的利益。 保險公司過去計算保費時,高估了未來的利率,營運上有「利差損」,因為臺灣過去的死亡率被高估,許多保險公司是採用「死差益」來填補「利差損」,對此,逢甲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陳彥志博士表示:「這就像損害了A的利益,來填補B的缺口,但保險公司應銷售公平定價的產品,保費精算本來就應該精算正確的價值。

  5. 2020年8月1日 · 0. 1582. 漫漫人生中,能和自己敬愛的家人及朋友們彼此相伴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而共同相連的回憶就好似我們握緊了彼此的雙手,牽絆一生。 然而,若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幸與「失智症」相遇,不僅會使彼此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更會造成家庭上的經濟負擔。 失智症大致可分為退化性及血管性2大類,並非屬於正常老化範圍,而是一種疾病;病患時常將其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而缺乏病識感,造成就醫上的困難。 其主要症狀包括健忘、認知能力改變(空間感、注意力、語言能力……)、個性改變或產生幻覺等。

  6. 2024年2月1日 · 1. 相信保險. 2. 熱愛保險. 3. 把保險當成終身事業. 4. 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 5. 設定明確的目標. 6. 良好的職業道德. 7. 自律. 8. 意志堅強. 9. 無私分享. 10. 熱心社會公益. 透過6位終身會員的分享,更印證了「成功沒有奇蹟」, 期使從業人員都能夠向他們看齊,朝「典範」成功者更靠進一步。 更多內容請見以下連結: 榮譽是持續前行的重要推動力. 注重個人品牌打造,源自「先把自己做好」哲學. 非天資聰穎,依靠堅持、努力成就不凡. 因學習擴展眼界,在逆境中看見機遇.

  7. 2023年12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12 月 1 日. 0. 255. 敬愛的客戶朋友: 年末感觸總是特別多。 回顧過去30年來,我追求成功致富的目標一直很明確,也為自己設定5個階段,這個過程如今回想可以總結為:學富,創富,聚富,享富,傳富。 而保險,始終在我的計畫中扮演極重要的份量。 早期我透過業務行銷累積人脈,在互利合作的時代,人脈直通錢脈無庸置疑,更是學富的首要關鍵。 並且我除了憑藉年輕時體能旺盛,全力以赴衝刺事業,更為自己買了高保障的險種以及醫療險,因著不讓任何萬一或者意外破壞整體計畫,趁年輕體況佳保費便宜,提早規劃。 創富時期沒有多餘現金便舉債買房、買股買車、買俱樂部家庭卡等等,這些幾百萬到幾十萬元的消費,在我眼裡都是良性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