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5日 · 這個故事說明了孔子創造性地以——即人關懷他人的內心情感,尤其對親人生命消逝的悲慟,來解釋禮——即對行為的外在規範,「把原來是外在的強制性的規範,改變而為主動性的內在欲求」 (李澤厚《美的歷程》)。 以生活為例,交通工具上見老弱或孕婦站立,不忍心他們辛苦,主動讓座,放棄一時舒適,乃內心情感表現在外的行為,久而久之,形成一種合理的規範,而不是沒有道理的強制律令。 仁內禮外,孔子把二者鑄成一個錢幣的兩面。 孔子回答宰我問喪,是從仁到禮;回答愛徒顏淵問仁,則是從禮返仁。 禮是關懷別人有諸內而形諸外的行為表現,人只要遵循禮的規範 (復禮),便能克制自己對享樂物慾的追求 (克己),盡情呈現和發揮對他人由衷的關懷,達至仁的境界 (為仁)。

  2. 2016年2月9日 · 大多區1名有線電視訂戶最近收到Rogers公司的加價通知書後感到非常憤怒﹐指他已每月付近100元電視費﹐儘管其電視套餐中包括很多個台﹐但他只想看 HBO劇集及體育台節目。

  3. 2020年9月14日 · 以前,當老師要在課堂上播放教育電視時便會將電視機推出來,是當時學生上課最興奮的環節呢! 細菌大王是1993年播放的小三常識科節目,教導小學生注意衛生及防範疾病。

  4. 2024年4月16日 · 林百欣29億遺產無份 三太母女指遺囑無效. [2024.04.16] 發表 推文. 麗新集團創辦人「林伯」爭產案昨開審,挑戰遺囑的三太女兒林明珠(中)到高院出席聆訊。. 三房質疑林百欣立遺囑時已患上腦退化症,遺產管理人則指林百欣的智能測驗結果,醫學上屬於 ...

  5. 內容分析. 有人說好學、力行和知恥都不難做到,於是指出所謂「三達德」倒也輕鬆平常,可以手到拿來。 果真這樣嗎? (1) 好學:不僅僅於好好學習,還要有不斷探索的動機,廣博學習的過程和終身學習的堅持,更重要的是「擇善而從」的本領。 (2) 力行:不僅僅於努力實行,還要把對父母、兄妹、朋友、妻兒以至所有人的愛顧關懷,都具體實踐出來,而且懂得為什麼去愛,怎樣去愛和如何貫徹始終去愛。 (3) 知恥:不僅僅於知道自己的不足,還要具備深切反省的能力,發憤圖強的鬥志和應付一切挑戰的決心。 應用與感悟. 好學求知、用心待人、內省求進,都必須與道義相配合,方能促使一個人不斷自我完善。

  6. [2020-01-21] 明醫網 > 健康醫事. 中華倫理當中,仁、義、禮、智、信,是儒家重視的德行和維繫群體的五種常規,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孟子以仁義禮智為四端: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仁是仁愛之心;義是處事得宜和合理;禮是人際關係的正常規範;智是明辨是非;信是誠實無欺。 儒學培養了以「五常」修己治人的、溫良敦厚的一代代中國人,綿延數千年而不倒。 現代人重視行為及言論自由,但也有濫用自由的情 ,儒家思想中的「五常」正好可以用作糾正這股不良風氣。 在一個文明社會中,人的自由應受到「誠實無欺」(信)的原則規範,並且不應與「四端」(仁、義、禮、智)有所衝突。 作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人,「仁義禮智信」,更是缺一不可!

  7. 2014年11月28日 · 作戰攻略.寫作卷兩大關鍵:立意和取材. 【明報專訊】寫作卷給分項目主要包括內容 (40分)、表達 (30分)、結構 (20分)、標點字體 (10分),其中以內容佔分最多。. 內容,包括文章的立意和取材。. 什麼是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