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李先生於2022年9月獲委任為本公司及中銀香港獨立非執行董事。彼為審計委員會、提名及薪酬委員會、風險委員會、戰略及預算委員會和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李先生現任香港城巿大學副校長(行政)。李先生擁有逾40年在香港及海外的商業及科技管理經驗。

  2. 副董事長兼總裁. 孫先生自2020年12月起調任為執行董事,並獲委任為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及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 彼為戰略及預算委員會和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中銀香港慈善基金董事局主席,以及自2021年2月起獲委任為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董事長。 於調任前,孫先生於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出任本公司及中銀香港非執行董事和風險委員會委員。 孫先生於1998年加入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於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擔任中國銀行副行長,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任中國銀行海外業務總監。

  3. 副董事長. 58 歲,為本公司及中銀香港副董事長、 提名及薪酬委員會主席。現任中國銀行副董事長兼行長, 並為中銀(BVI)及中銀香港( 集團)董 事。 於2004 年8月加入中國銀行前, 李先生於2002 年9月至2004 年8 月期間,擔任海南省副省長。 於1994 年7 月至2002 年9 月期間,李先生擔任中國工商銀行(「 工行」)副行長, 並於1989 年1 月至1994 年7月期間歷任工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長、駐新加坡首席代表、國際業務部總經理等職務。 李先生於2005 年6 月及2006 年12月起分別兼任中銀國際及渤海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先生於1977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經濟系, 並於1999年獲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 和廣北先生. 副董事長兼總裁.

  4. 香港金融研究院. Hong Kong Financial Research Institute. 陳蔣輝 經濟研究員. Tel:28266775 chenjh@bochk.com. 歡迎關注「中銀香港研究」公眾號,經濟金融深度分析盡在掌握. 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判斷,不反映所在機構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第32號2021 年11 月3日. 香港Q3經濟穩步復甦. 得益於疫情影響減弱和消費活動復甦,香港第三季度GDP初值同比上升5.4%,仍然保持著較高增速。 前三季度合計,香港GDP同比上升7% ,反彈強勁,但仍不及2019年同期的經濟總量。 往前看,疫情防控仍是影響香港經濟最重要的因素,預計第四季度商品貿易增速將有所放緩,但消費券刺激下,本地消費活動或持續復甦。

  5. 49 歲,為本公司及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負責中銀香港整體業務及營運。 和先生於1980年加入中國銀行。 在1980 年至1993年期間,和先生於中國銀行擔任不同職位,並曾先後在紐約分行及巴黎分行工作。 和先生自1999 年起擔任中國銀行常務董事,並自2000年起擔任中國銀行副行長。 和先生亦為集友及南商董事長、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及香港印鈔有限公司之董事,中銀香港於香港銀行公會之指定代表、金管局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及銀行業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機場管理局董事會成員、香港中國企業協會會長及香港總商會理事。 和先生於1979 年在北京第二外語學院畢業,取得學士學位,並於1985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州立大學取得國際管理學碩士學位。 平岳先生,非執行董事. 60 歲,為本公司及中銀香港非執行董事。

  6. 中國銀行及中銀香港雅加達分行分別被兩國央行委任為中國境內及印尼境內特許交叉貨幣做市商(Appointed Cross Currency Dealer ,簡稱ACCD ),擔當LCS業務的主辦銀行,當日通過合作完成了多筆人民幣與印尼盾直接報價兌換及匯款業務。 去年9 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及印度尼西亞銀行簽署《關於建立促進經常賬戶交易和直接投資本幣結算合作框架的諒解備忘錄》,一致同意積極推動使用本幣進行雙邊貿易和直接投資結算,包括推動人民幣和印尼盾之間的直接兌換報價和銀行間交易。 兩家央行9 月6 日宣布啟動LCS業務,落實了雙方去年簽署的本幣結算合作框架“諒解備忘錄”。

  7. 香港金融研究院. Hong Kong Financial Research Institute. 張謙 高級經濟研究員. Tel:28266193 davidqzhang@bochk.com. 歡迎關注「中銀香港研究」公眾號,經濟金融深度分析盡在掌握. 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判斷,不反映所在機構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第23號2021 年7 月30日. 美聯儲正式邁入縮減三部曲. 新冠疫情和地緣政治可能是今年全球宏觀市場兩個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美聯儲的資產購買縮減進度亦相當重要,且具更高預測性,故關注美聯儲和市場共識之間的差異比往年更有意義。 正如我們五月初《 美聯儲的政策退出路徑》報告中所說,市場對美聯儲縮減的進程過於鷹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