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潘迪華,原名潘宛卿,1930年生於於上海,後隨家人移居香港。 [1] 18歲時獲得機會錄製 流行歌曲 ,代表作是 印度尼西亞 民歌《 梭羅河畔 》( Bengawan Solo )的英語版。

  2. 潘迪華,原名潘宛卿,1930年生於於上海,後隨家人移居香港。 [1] 18岁時获得机会录制 流行歌曲 ,代表作是 印度尼西亚 民歌《 梭罗河畔 》( Bengawan Solo )的英语版。

  3. 潘迪華,原名潘宛,1930年生於於上海,後隨家人移居香港。[1] 18岁時获得机会录制流行歌曲,代表作是印度尼西亚民歌《梭罗河畔》(Bengawan Solo)的英语版。

  4. 2017年9月30日 · 香港樂壇僅存傳奇人物潘迪華,7月書展前推出了自傳《夢.路.潘迪華》。. 作風低調的潘姐姐一直沒有做宣傳,《香港01》獨家專訪這位舊上海的貴族,跟她暢談如何慧眼識顧嘉煇、黃霑,投資《白孃孃》音樂劇失敗後的悲喜,以及87歲仍不願停步追夢 ...

  5. 2023年3月24日 · 潘迪華是香港60年代著名歌手,經典歌有《玫瑰玫瑰我愛你》、《Kowloon Hong Kong》等,傳頌超過半個世紀,是樂壇中的傳奇人物,至今仍地位崇高。 潘迪華在1967年《歡樂今宵》開播已經加入節目組。 潘迪華在80至90年代也曾演出過不少經典電影,而且多次與國際級名導合作,包括王家衛的《阿飛正傳》、《花樣年華》、侯孝賢的《海上花》、李安的《色,戒》等。 唱而優則演的潘迪華憑《阿飛正傳》贏得台灣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潘迪華曾演出張婉婷執導的《秋天的童話》。 潘迪華在圈中深受後輩歡迎,曾在2008年與at17開演唱會,成為一時佳話。 退而不休的潘迪華也會出席不同活動,但近年已經減少露面。

  6. 2017年10月1日 · 87歲的香港樂壇僅存傳奇人物潘迪華7月書展前推出了自傳《夢.路.潘迪華》。 作風低調的潘姐姐一直沒有做宣傳,《香港01》獨家專訪這位舊上海的貴族,跟她暢談對中華民族的情結、對日本人的愛與恨、少女時代的不羈行為,對追星族的厭惡、對打麻雀的熱愛和一段長達23年的愛情。 2011年的告別個唱,年過80歲潘姐姐仍然有心有力。 (受訪者提供) 讀過不少潘迪華的訪問,很容易誤會她是另一位只懂懷舊的老人家。 事實上不然,她只是崇優,但思維比不少年輕人更前衛自由。 「外出演唱多年,就是學習學習學習。 我就是有心,不怕蝕底。 如果我不做《白孃孃》,現在應該很有錢啦! 但我現在住的屋都是租的,那又如何,反正帶不走的。 我受西方文化影響,仔女自己賺自己的。

  7. 2018年7月2日 · 愛你變成害你歌舞劇'白娘娘'主題曲作詞:黃霑 作曲:顧嘉輝 編曲:顧嘉輝演唱:潘迪華什麼是情 什麼是愛 為什麼愛會變成害我愛你 變了害你 萬種恩情變禍災什麼是好 什麼是歹 為什麼好會變成歹我愛你 變了害你 千番好意竟成歪難道世間真是苦海 三頭六臂跳不出來難道人生只有悲哀 千恩萬愛都不存在我沒有恨 我只有愛 為什麼...

  8. 2021年12月8日 · 潘迪華是香港五六十年代紅極一時的歌影兩棲明星。 她的歌與影,都有著濃濃的老上海風情。 實際上,那時流行於港臺的歌,都或多或少,有點老上海的風情。 只不過潘迪華的歌,更強烈,更道地一些。 而她在光影裡扮演的上海女人,更使她成了老上海的一個標籤。 這與潘迪華上海人的身份有關,也與她對老上海的眷想不忘有關。 潘迪華雖然只有十八年的時光,在上海度過,整個後半生,都和母親身居港島,但是,她的生活方式,她的情感與語言,都是上海的。 她從沒停止過對上海的想念,從沒拋開過軟糯的上海話。 潘迪華,是從老上海撕下的一角錦,補綴在了香港這片洋布上,有點奇異,又有點別樣的華麗。 潘迪華,原籍無錫,卻出生併成長於上海。 父親是個小商人,開了一家冰鋪,經營有方。

  9. 潘迪華,1931年出生於上海市,原名潘宛卿,原籍江蘇無錫,定居香港,中國香港女演員、20世紀60年代香港著名女歌手。 上世紀60年代潘迪華起步於夜總會,是香港第一位簽約英國EMI的歌手。

  10. 潘迪華(英文: Rebecca Pan,1931年 12月29號—),原名潘宛卿,係香港女歌手同女演員上海出世,1949年移居香港,1957年正式出道,係香港1960年代嘅其中一位「歌后」,亦參與電影演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