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25日 · 萬事起頭難,對於投資新手而言,最難莫過於是找到優質的投資對象。. 80後的嚴謹宏(Kenneth)曾在股市中損手離場,在朋友Percival自行開發的 人工智能(AI) 選股系統引導下投資,成功在5年內賺近100萬元。. 親身見證系統的厲害後,他便與拍檔共同成立 ...

  2. 2024年4月25日 · 發布時間: 2024/04/25 09:00. 最後更新: 2024/04/25 09:00. 分享:. 35歲財富自由 他後悔在職場拼智商 「情商能讓你富10倍」 這3點秀情商. 能力強,有什麽道理不升職加薪?. Steve Adcock卻表示,只靠聰明,在職場是遠遠不夠的。. 這位白手起家的千萬富翁表示 ...

  3. 2019年9月25日 · 投委會於2019年6月以面談形式訪問了1,013位年齡介乎18至69歲、並曾於過去12個月投資於金融市場的零售投資者。 調查發現,大多數零售投資者在過去12個月曾投資股票(83%),其次是外滙(43%)和基金(23%)。 大多數受訪投資者的目標是長期資本增值(71%),但亦有近半會尋求短綫交易以快速地獲取回報(49%),當中以18至29歲的年輕投資者(70%)視這種投資目標尤其普遍。 股票回報低於預期. 在股票選擇方面,大部分股票投資者選擇投資香港主板(95%)和藍籌或大型股票(70%),30%曾投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24%有投資中國內地市場。 投資者對股票投資有頗高期望,平均預期回報達到每年18%,但按受訪者的估計,去年回報只達9%,僅達到預期的一半。

  4. 2024年2月23日 · 近日,Open AI發佈Sora模型大火,另一邊,中國內地的名KOL,李一舟,同樣成為熱話。這位「清華博士」自稱AI專家,靠在抖音售賣199元的人工智能課程狂攬5000萬元人民幣(約5500萬元),

  5. 2020年3月13日 · 智能投資平台Kristal.AI由多位前銀行家共同創辦,聯合創辦人及香港區總經理Vivek Mohindra來港工作15年,先後在花旗銀行、美林證券及瑞銀工作。 他坦言,一般銀行家只能服務資產較多、投資金額較大的客戶,散戶及投資新手或因收費及投資門檻高,而難以接觸專業的投資建議。 為了讓資本較少的人士也能獲得專業投資建議,Mohindra與多位前銀行家創立了智能投資顧問Kristal.AI,運用了AI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及演算法的技術,預測各類資產未來的報酬機率,提供切合投資者風險屬性及目標的投資組合。

  6. 2021年7月27日 · 槓桿及反向產品(L&I Products)與傳統的ETF有所不同,具有不同的特性及風險,在香港算是種頗新,並可以在交易所買賣的衍生產品,投資者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透過經紀或銀行在交易所買賣。 反向產品旨在提供相反於相關指數表現特定倍數的單日回報,槓桿倍數上限為2倍。 若相關指數上升,有關反向產品的回報就會下跌,相反若相關指數下跌,有關反向產品回報就會上升。 雖然是採用基金結構,但有別於傳統基金,是為短綫買賣或對冲而設,並不適合持有超過一天,因為單日回報的複合效應或會使投資回報偏離相關指數的累計表現。 【港股收息懶人包 自己砌高息組合無難度(更新至6月23日): 按此 】 反向產品具對冲作用. 買賣反向產品除了用作投機,捕捉市場走勢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對冲。

  7. 2024年1月17日 · 分享:. 單身女教師持逾200萬資產 猶豫做定存收息 或用居屋換私樓?. 專家:有能力更應謹慎. 過去兩年本港樓市持續下跌,市場上平盤處處,不少人考慮應否趁低入市。. 今次「你財策劃師」的主角Noelle也一樣,今年37歲的她,是位學校教師,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