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喻恩泰發文回憶與柏林影帝王景春往事曾許願“影帝不能只拿壹次,要壹直拿”喻恩泰發文回憶與柏林影帝王景春的往事,王景春在廬山的蘆林湖邊許願:“影帝,不能只拿壹次,要壹直拿”。

  2. 2021年3月7日 · ① 必須精勤聞法的理由 ② 破斥承許不需聞思的邪見. ③ 將聞思轉為實修助緣的竅訣. “彼”是指導致愚癡的種種因緣。 戍一、必須精勤聞法的理由分四: ① 聞思修三慧依賴聽聞之故. ② 能斷二障的智慧依賴聽聞之故. ③ 教誡須以忍耐心尋求多聞 ④ 攝義. 亥一、聞思修三慧依賴聽聞之故. 故又云:“恭敬承事可親師,為引慧故求多聞。 ”謂應親近智者,隨自力能而求多聞。 《攝波羅蜜多論》所以又說:恭敬承事可以親近的師長,這是為了引發智慧而勤求多聞。 這就是說,應當親近善知識,隨分隨力尋求多聞。 若不爾者,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是則不知修何法故。 若有多聞,由思所聞法義,能生思慧,從此能生廣大修慧。 這是從正反兩方面說明,必須隨力尋求多聞的原因。 反面:

  3. 【所言修者。 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 所謂修行,是指守護所緣行相,使心一再地專注在所緣境上。 合註 註釋2. 所緣行相 指心的「所緣」及「行相」二者。 例如執持聲音是無常法的心,即是以聲音為所緣,無常為行相。 其他心識依此類推。 【蓋從無始,自為心所自在,心則不為自所自在。 因為從無始以來,我們一直被自己的心所操控,心則不受自己的主宰。 【心復隨向煩惱等障,而為發起一切罪惡。 而我們的心又一直依著種種煩惱等障的支配,以致引生一切的惡業。 【此修即是,為令其心,隨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緣。 修行就是要讓我們的心能被自己主宰,隨自己的欲趣向善所緣。 合註 註釋. 3煩惱等障 指煩惱障和所知障. 【煩惱障】主要障礙眾生獲得解脫的果位,包含貪瞋癡等眾多煩惱及其種子。

  4. 2020年3月8日 · (1).進入內道佛弟子的行列:一般而言,分辨內道和外道的方法雖有多種,由於阿底峽尊者和寂靜論師,是以皈依來區別內道和外道的方法,已廣為世人所認同,所以我們應把已受皈依而未捨棄能安立者,界定為佛弟子。 所以最初進入佛弟子行列的人,必須至心奉三寶為大師等 (依佛為師、依法解脫、依僧為伴)。 如果未受皈依,那不論我們修習什麼善法也不能算是佛弟子。 【二、成一切律儀所依處者,《俱舍釋》云:「受歸依者,是受一切律儀之門。 」《歸依七十論》亦云:「近事歸三寶,此是八律本。 」此中意趣,謂由歸依而能堅固涅槃意樂,從此意樂律儀發生。 (2).能成為一切律儀的所依:《俱舍論》說:皈依者能趣入受取一切戒律的門徑。 《皈依七十論頌》亦說:皈依三寶是八種戒律的根本。

  5. 次以舒顏,具足審定義理所有喻因至教,而為宣說。 《消文》 接著以和顏悅色、思路清晰、條理分明的態度來說,所說的內容審細決定,合於佛法的義理,再用種種善巧方便,如比喻等方法而說。

  6. 2021年2月19日 · 是否南轅北轍、愈趨愈遠呢?. 如是若僅怯弱而住,全無所益,反漸怯劣,故應善知諸能修證菩提方便,策舉其心,則辦諸利如在掌內。. 經過前面仔細分析觀察、如理的決擇以後,我們就了解:如果單單看見事情就害怕、退怯,那是一點好處都沒有。. 這種讓 ...

  7. 2020年6月16日 · 真正的出家人,會欣樂謹慎地防護三門,對各種放逸、懈怠的行為深懷恐懼,因此能將自己拉出惡趣,就如大象脫離泥沼;出家人喜愛不放逸的行持,視放逸會遭遇苦難而畏懼,因此抖落一切罪惡,就如風吹落枯葉一般,。 如是《親友書》亦云,「若希善趣諸解脫,願多修習於正見,若人邪見雖妙行,一切皆具苦異熟。 」此於緣起二業因果,正觀見者,乃是能成一切諸乘,及辦一切士夫義利,必不容少根本依處。 故應多閱前文所說,及《念住經》、《賢愚因緣》、《百業》、《百喻》、及《毘奈耶》,《阿笈摩》中,諸多因緣,並諸餘典,令起猛利恆常定解,應當持為極扼要義。 《親友書》中也說:「如果想要得到善趣,乃至於得到解脫,就必須多多修習業果正見;如果心懷邪見、不信業果,即使想行善妙行,卻因善根力被邪見摧壞,終究只能得到種種苦果異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