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20日 · 有作是說,護持尸 ,若是為辦諸善趣者,則近住等亦能獲得,何須艱難,義利微少,諸比丘等。又餘眾云,若別解脫所有要義,是為獲得阿羅漢故。然比丘者,未滿二十,則不堪受。近事之身,亦有能得阿羅漢者,應讚其身。難行少義,比丘 ...

  2. 2021年1月17日 · 雖然戒律是有三類(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但此處所指的「能斷心」是就最主要的一類,是指「律儀戒」而論。. 1.就其具有的「等起心」而論,便是斷除十種不善的十種能斷的行持。. 2.若就其「自性」而論,便是斷除七種不善身三語四業自性 ...

  3. 2021年1月17日 · 廣論消文280 281頁3行-13行 第二,尸波羅蜜多分五: ① 尸自性; ② 趣入修習尸方便; ③ 尸差別; ④ 修尸時應如何行; ⑤ 此等攝義。 寅二 學習持戒: 「學習持戒」分五: ① 持戒的本質。

  4. 2020年3月15日 · 有五種:一、詐現異相,於世俗之人詐現奇特之相,以求利養者。 二、自說功能,說自己功德,以求利養者。 三、占相吉凶,學占卜而說人之吉凶以求利養者。 四、高聲現威,大言莊語而現威勢,以求利養者。 五、說所得利以動人心,於彼得利,則於此稱說之,於此得利,則於彼稱說之,以求利養者。 見智度論十九。 性罪和遮罪 --佛學詞彙陳義孝居士. 性罪:佛陀雖未制戒規定此事不能做,由於此事本性即是罪惡,如殺、盜、淫、妄,不待佛制定,誰犯了就會造罪。 遮罪:是遮止的罪,如酒的本質不是惡,但是佛禁止不許飲,誰飲了就會得到毀犯佛制戒的罪。 《海龍王請問經》云:「世尊我於劫初,住大海內,時有拘留孫如來出現世間,爾時大海之中,諸龍、龍子、龍女悉皆減少,我亦減少眷屬。

  5. 2020年6月12日 · 此人若能持續七年,每天三次認真地懺悔,確實可以清淨罪業;但之後至少須經過十劫的時間,才能獲得忍位(加行道的忍位)。. 是故無餘清淨之義,謂是能感非悅意果,無餘永淨,起道證等,極為遙遠,故應勵力,令初無犯。. 這裡說明了,雖然罪業已經藉由 ...

  6. 2020年6月13日 · 廣論消文148-2 又由悔護清淨無餘,然從最初無罪染之清淨。. 日常法師開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148-2 又由悔護清淨無餘,然從最初無罪染之清淨。. 日常法師開示. 【補特伽差別一類,不決定者。. 《三摩地王經》說:「勇授大王,殺華月嚴 ...

  7. 2020年12月2日 · 一、建立誓願的對像. “以佛菩薩知識為證,立彼等前”:受願心戒時,祈請了十方諸佛菩薩和善知識作證,自己是在諸佛菩薩、善知識前立誓,所以對境極為殊勝廣大。 二、建立誓願的內容. “未度有情令度脫等”:所建立的誓願極其廣大,即:一切聲聞、緣覺未度越所知障者,都讓他們度越;一切梵天等未解脫生死者,都讓他們解脫;一切惡趣眾生未獲安慰者,都讓他們得到安慰;一切有情未入無住涅槃者,都讓他們獲得無住涅槃。 三、捨棄願心的因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