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9月23日 · PhET 來自於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物理系所設計發展的一套互動教學系統,教學內容不限於物理,也包含了很多地球科學、化學、數學等主題,這套系統最主要的目的是:透過圖形視覺、互動操作的方式,以及線上數位工具的便利,讓學生可以從實作體驗裡,更具體、有效並且有趣的學習各種科學知識。 而台灣有一群熱心的老師和志工,獲得授權後,將 PhET 上許多的模擬教學教材中文化,這些看起來像是小遊戲的教材,讓老師與學生透過電腦、平板、瀏覽器,就可以數位執行許多「實驗室裡的操作」,於是學習不再只是受限於實驗器材,即使在家裡、在教室中,都可以透過數位互動完成有趣的科學實驗教學。 2017 更新, PhET 也推出了 App 版:「 PhET Android App 」、「 PhET iOS App 」。

  2. 2016年5月2日 · 免費下載教學與特色介紹. 而且「 GeoGebra 」這個工具可以同時處理幾何、代數、統計、微積分等數學問題,適合製作從國小到大學的各種數學問題教材,具備自由排版與ˋ動畫製作功能,而且更棒的是這個線上服務免費又有中文版! 根據「 GeoGebra 」自己的說法,這個工具要讓老師創造更驚奇的數學教學,而讓學生覺得數學是一件有趣且可以實際互動體驗的事情。 像是我之前介紹的科學互動教案那樣:「 PhET 科學實驗互動模擬教學,免費中文教材破下載 」。 你可以到 「 GeoGebra 」的下載頁面 ,他提供了各個平台的軟體下載,從手機 App 到桌機軟體,也有不需安裝軟體,直接從網頁上啟動的線上服務。 登入帳號時,也只要使用 Google 等帳戶就可直接登入。

  3. 2023年12月27日 · 註冊一個「 SciSpace 」免費帳號, 首先看到的基本功能就是論文文獻搜尋引擎 ,只要輸入主題,或是輸入問句問題, AI 就會開始在 3 多篇的論文中搜尋相關文獻。 接著,會針對找出的前 5 篇論文進行總結摘要,讓我們快速看到這個領域的基本研究成果。 而下面也會條列出找到的每一篇論文,註明引用次數、相關連結,並提供每篇論文的短摘要。 最後,右下方還有一個 AI 機器人,可以進一步針對搜尋結果提問,例如問問看這個領域還有沒有可以繼續研究的新主題? 而且在「 SciSpace 」中, 也支援用中文進行問答 ,除了用中文提問,右上方有語言切換,可以切換為用繁體中文回答。 不過,英文提問有時候效果還是更好一點。

  4. 2017年9月12日 · Watch on. 「燒杯 BEAKER 」 App 有些功能需要付費,不過大多數的化學元素,以及加熱、加蓋子、點火等基本功能都是免費的。 而在創造出成功的化學反應時,「燒杯 BEAKER 」也會有相關的化學公式提示。 只要點擊「燒杯 BEAKER 」畫面中的小圓點,就可以打開她的材料清單, 從液體到各種化學元素,數量豐富,而且「有中文名稱」 。 你只要點擊某個元素,回到主畫面後就可以加入燒杯中。 而為了刺激化學反應,你還可以搭配加熱、加蓋、搖晃等手段。 你可以試試看一些國高中的化學實驗 ,像是把金屬銫加上水中,立刻產生激烈的自燃反應。 不過這很安全,因為全部都是在手機中模擬的。 又或者在溴 (Br) 溶液中,加入鉀,你也會看到激烈的化學反應喔!

  5. 2015年12月20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 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從職場到人生的100個聰明改造提案》等暢銷書籍。 聖博 2015年12月21日 上午8:30. 幫助大大。 回覆. Alan 2015年12月24日 上午11:14.

  6. 2012年5月17日 · 1.維基百科的摘要與連結。 2.人物、地點、事件的身家資料欄位。 3.人事時地物的延伸連結。 4.這則知識的其他相關知識條目。 Google號稱自己已經建立了35個知識元素,並且結構出5個知識條目。 而百科欄位也會隨著搜尋的知識屬性不同而變動,例如搜尋地點時,就會顯示地圖、連結導航功能。 從細節欄位中,還可以看到我們能繼續連結像是這個建築的設計師,或是其他相關建築, 進行更深入的搜尋 。 而如果搜尋的是人物,則會有出生年月日,或是與這個人物相關的其他人物連結,也會包含這個人物的作品等資料。 這些內容除了快速摘要外,也提供連結讓用戶進一步搜尋。 Google「知識圖譜」最大的意義應該是把原本散亂的資訊搜尋,結構出一個 快速有效的「知識百科」 。

  7. 2015年10月22日 · 今天在電腦玩物前一篇文章的留言底下,有讀者說:「恭喜esor兄,電腦玩物總瀏覽量已經突破1人次了」我看看部落格右下方的計數器,確實不知道在什麼時候破了一億這個數字,雖然那不是人次,只是瀏覽量,但也是跨過一道門檻的紀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