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醫生解釋:「甲狀腺素是身體本身存在的物質,嚴格來說,甲狀腺素補充劑並不是藥物,長期服用當然不會產生副作用,患者視它為食物就好了。 放射碘清除殘餘甲狀腺. 儘管切除手術多完美,仍有機會殘餘少量的甲狀腺。 這時,可透過放射同位素碘 (俗稱放射碘)進一步清除。 臨床腫瘤科專科招國榮醫生指出:「甲狀腺帶有吸收碘的特性,患者只要服食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放射碘,就能以輻射針對性地消滅殘餘甲狀腺,屬徹底根治甲狀腺癌的好方法。 」放射碘雖帶有輻射,但它對身體其他器官的影響相當輕微,患者絕對可以安心服用。 甲狀腺直接受制於腦下垂的促甲狀腺素 (TSH)分泌影響,若要達致殘餘甲狀腺有效吸收放射碘的目的,必需營造促甲狀腺素處於高水平的狀態。

  2.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乃最早使用的荷爾蒙藥物,適合停經前後的婦女。 較新的藥物芳香化酶抑制劑 (Aromatase Inhibitors),至今已發展至第三代,一般在停經後使用。 標靶治療: 癌細胞表面有不同的受體,治療透過阻截某些與腫瘤生長有關的蛋白質和分子功能,抑制癌細胞分裂。 曲妥單抗、培妥珠單抗和拉帕替尼屬針對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陽性 (HER-2)的標靶藥物;CDK4/CDK6激酶口服活性選擇性抑製劑乃較新的藥物,適用於ER+/HER-2-的患者。 研究指對於荷爾蒙治療失效的病人,合併使用CDK4/6激酶口服活性選擇性抑製劑和氟維司群 (Fulvestrant),較單一使用氟維司群更能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提升生活質素。 上則標題:

  3. 作者簡介. 潘智文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畢業於澳洲亞德雷德大學醫學院, 在1 9 9 6 年加入香港伊利沙伯醫院臨床腫瘤科服務, 並獲取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英國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及英國卡的夫大學紓緩醫學碩士等名銜。 潘醫生亦曾任香港浸信會醫院臨床腫瘤科顧問醫生, 現時私人執業。 在伊利莎伯醫院臨床腫瘤科行醫的歲月裏, 她選擇了專注肺癌的治療和研究, 從此加入了「肺醫」的行列, 見證著肺癌醫療在這二十個年頭的發展,由最初的藥石無靈至現今的百花齊放, 肺癌彷彿已由一個死症進化為長期病患。 潘醫生亦期盼藉着治療科技的日益進步,能為更多肺癌患者燃點生命的希望。 重禮醫生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

  4. 「類固醇的性質與身體荷爾蒙皮質醇相似,屬調節免疫系統的藥物,證實能有效控制皮膚發炎,屬治療濕疹的一線藥物。 」類固醇分有不同強度,視乎患者的病情、發病位置及需要使用藥膏的時間,只要依從醫生吩咐的分量和時間使用外用類固醇,出現副作用機會實在不高。 濕疹治療指引 (香港兒科醫學雜誌) PIC2 類固醇恐慌. 日前一項有關濕疹與類固醇認知的網上問卷調查報告就發現,1,176名受訪者中有80%表示對外用類固醇的副作用感到憂慮,接近60%表示雖會使用外用類固醇但會較醫生建議的份量少。 超過80%表示不了解口服和外用類固醇的分別,接近50%認為外用類固醇會使皮膚變質。 醫生重申,只要依從醫生的指示使用外用類固醇便不用擔心它會引起明顯的副作用。

  5. 肺部面積大,癌細胞生長於不同地方,所造成的症狀都會有所不同。可怕的是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須時常留身體的細變化,如較以前呼吸急速、體重驟降、胸口不適等情況出現,便應提高警覺。如不幸患上肺癌,又有什麼治療適合不同程況的病人呢?

  6. 全方位治乳癌. 日期: 2016-3-31 (星期四) 時間: 晚上 7:00 至 8:30. 地點: 九龍尖沙咀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 (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號) 主講嘉賓: 永基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及 熊維嘉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查詢及報名: 2385 6928 (辦公時段 : 上午9:00 至 下午1:00 ; 下午2:00 - 下午6:00) 《健康動力》雜誌誠邀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永基醫生及外科專科醫生熊維嘉醫生,詳細講解乳癌成因、診斷,以及治療方法上的新進展,及早了解不同腫瘤特性及治療方案,認清治癒關鍵! 上則標題: 香港浸信會醫院健康講座系列: 經常胃痛,點算好? 下則標題: 白內障及黃斑病變的診斷及治療新趨勢.

  7. 甲亢.甲減.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 甲狀腺為內分泌組織,呈蝴蝶狀,生長在頸部下前方。甲狀腺的主要功用為分泌出甲狀腺荷爾蒙和副甲狀腺荷爾蒙,調節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倘若甲狀腺荷爾蒙分泌失衡,便有機會導致大大小小的甲狀腺毛病,常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或甲狀腺退減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