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7日 · 羅洪先,修「陽明之學」 深受王陽明「良知說」的影響。云:「良知無私,唯恐物欲蔽塞。」倡立「念庵學案」。黃宗羲在其《明儒學案》中,說:「王陽明的學問,只有鄒守益、羅洪先、劉文敏和聶豹等『江右王門』能夠善陽明所傳旨歸。

  2. 2008年12月5日 · 當時還擔任台北市長的阿輝,也趕赴現場指揮,強調搜救行動將一直進行下去,必要時將協調蛙人部隊支援,直到失蹤者全部發現為止。. 事後警方證實,雖經大力搶救,還是有11人喪生,其中7名是景美女中師生及眷屬:訓導主任朱靄華(男,53歲 ...

  3. 在這一章你會發現一問一答的方式,就是啟發式的教學法,問答之間讓提間者有思考的空間,方能激發思考潛能的發揮。 現在講道皆以講師在台上講,聽眾在台下聽,其效果不佳,會唐塞聽眾的思考潛能。 這一章是子貢稱讚他的老師孔子有「溫、良、恭、儉、讓」五種美德的修養,算是深深了解孔子的品性及為人。 「子禽問於子貢曰。 夫子至於是邦也。 必聞其政。 求之與,抑與之與。 」子禽、子貢都是孔老夫子的學生,他們兩個在討論,談到老師孔子。 老師每到一個地方,到那裡一定能夠聽到他們那邊的政治、風俗、民情,會有人告訴他,他不要去打聽,自然就會有人自動的來向他報告。 所以子禽就很奇怪,為什麼他的老師每到一個地方,不必打聽,就有那麼多人自動的來跟他報告。 這是我們的老師求他的呢? 還是那些人主動的來提供的呢?

  4. 一、省察三事。 程石泉《論語讀訓》則說:「據《荀子.勸學》『君子參省乎己』,『三』、『參』同字。 所謂『三省吾身』者即以下列三事:『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為自省之事。 朱熹《四書集注》云『每日三次自省也』。 後學認為他們的說法都值得推敲。 這個「三」,不能看成數詞,並不實指三次或某三件事,而是泛指多 的意思,就是多次,進而言之不可間斷,不可須臾離也。 但也指向以下三件事去做三省。 宦懋庸《論語稽》說過:「古人於屢與多且久之數,皆以三言,如顏子三月不違,南容三復,季文子三思,太伯三讓,柳下三黜,子文三仕三已,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嗅而作,三年學,三月不知肉味,此 皆意同也。

  5. 2020年5月7日 · 推薦 31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名句解析】 文起八代之衰 而 道濟天下之溺. 宋 蘇軾《潮州 韓文公 廟碑》:. 「文起八代之衰,而 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 ,而 勇奪三軍之帥 。. 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 蘇軾 (西元 1036年~西元 1101年 ...

  6. 2016年4月10日 · 1. 法三章: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三條法令。 2. 抵:相當、對等。 意譯: 劉邦與當地父老,約定三條法令: 殺人的處以死刑;傷人和搶劫偷竊的,則依照犯罪的輕重而判刑。 解析: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 紛紛起兵抗暴,其中以劉邦和項羽的勢力 最為強大。 劉邦認為想要得到天下,必先得到民心,因此他很重視 民心的向背,軍紀也相當嚴謹。 當劉邦的軍隊前進至灞上 (今西安東南)時,秦王 子嬰 前來投降,有些將領 建議把秦王殺了,但劉邦 認為秦王既然已經投降,就不當殺掉他,否則會失去民心。 項羽和劉邦在反秦戰爭中約定,先攻入咸陽者為王。 西元前207年,劉邦先人咸陽,但懾于項羽人多勢眾,不久又還軍灞上。

  7. 2015年1月6日 · 吳兢所撰,《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的歷史文獻,宣傳 唐太宗的德政與治術,總結 能夠使封建皇朝長治久安的經驗和教訓。 《貞觀政要》共10卷,分爲40篇,每篇的篇名 反映該篇的基本內容,內容相近的合爲一卷,每卷大體反映一類問題。 由於此書內容 是分門別類編排,因而 非常便於查閱和應用。 卷一:君道第一、政體第二. 卷二:任賢第三、求諫第四、納諫第五、直諫(附) 卷三:君臣鑒戒第六、擇官第七、封建第八. 卷四:太子諸王定分第九、尊敬師傅第十、教戒太子諸王第十一、規諫太子第十二. 卷五:仁義第十三、論忠義第十四、孝友第十五、公平第十六、誠信第十七. 卷六:儉約第十八、謙讓第十九、仁惻第二十、慎所好第二十一、慎言語第二十二、杜讒邪第二十三、悔過第二十四、奢縱第二十五、貪鄙第二十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