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23日 · 红4军时期一张珍贵的合影. 1929年6月19日,泽东(右2)、陈毅(右1)、谭政(左2)、朱良才(左1)在福建龙岩的合影。. 这是一张极其珍贵的照片:1929年6月19日的福建龙岩,4个在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军部成立初期的组成人员(军长朱德因故未到,参谋长王 ...

  2. 2019年7月1日 · 海拔1343米的黄洋界,素以坡陡路狭、地势险峻闻名。. 1928年8月底黄洋界保卫战取得胜利后,泽东写下名作《西江月·井冈山》。. 2013年6月,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引用其中名句“我自岿然不动”,强调担当精神对于共产党 ...

  3. 2020年1月16日 · 无怪乎泽东在著名的《论持久战》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先发制人,通过打击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的机场,迅速夺取制空权,从而掌握战争主动权,为后续地面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4. 2020年9月16日 · 主席平生指挥过千军万马,却很少摸枪,这是留下来的唯一一张持枪的照片。 这张拍摄于1964年全军大比武期间的照片,记录了那段如火如荼的岁月。 枪的主人名叫宋世哲,是“红四连”第21任连长。 他当时作为军区训练尖子代表,进京参加全军大比武汇报表演。 40秒,40发子弹,命中150米距离外的40个钢板胸靶,其间4次更换弹夹! 宋世哲出神入化的枪法受到首长们的高度赞扬,主席兴奋地说,“把神枪手的枪拿来看看”。 于是,就有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我军历史上,1964年的军事大比武规模空前,引领了一个“训练尖子最光荣”的时代。 当时,久经战火洗礼的人民军队,迎来相对和平的环境。 我军告别了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传统练兵模式,开始向“从训练中学习战争”转变。

  5. 2019年12月31日 · 【解说】 夜色沉沉,一支疲惫不堪的队伍,艰难前行在罗霄山脉。 这是1927年9月中旬的一个夜晚,遭遇攻打平江、浏阳、醴陵的失利和几天惨烈征战,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已由4个团5000余人锐减至1500余人…… 笼罩在队伍中的悲观情绪,就像弥漫在山间的浓雾。 脚部受伤的泽东,拄着拐杖一瘸一拐行进在队伍里。 比脚底伤痛更难忍受的是他心中的痛:起义军许多人是刚刚放下锄头、拿起梭镖的农民,一听到枪响就慌了神。 起义军总指挥卢德铭牺牲,师长余洒度军阀习气严重,团长邱国轩叛变,成批的官兵四散而逃。 就在同一时期,在岭南还有一支几乎溃散的部队,那就是身处困境的南昌起义一部。 虽然主力是有“铁军”美誉的叶挺部和战斗力较强的贺龙部,高级指挥员也大多是黄埔精英、北伐名将,但仍然是一败再败、越打越小。

  6. 2019年10月23日 · 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全军:“必须十分注意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 ”也许,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 但经历过腥风血雨洗礼、你死我活斗争的同志,一定有着刻骨铭心的体悟:保密工作犯不起错误,一旦造成失泄密,就等于把 ...

  7. 2019年3月19日 · 浩夫身上,有几个看似违和的标签:海归、金融硕士、井冈山精神讲解员。说起选择成为讲解员,浩夫说是受到爷爷秉华的感染。 1968年,秉华担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义务宣讲井冈山精神,一干就是半个世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