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29日 ·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及負責人員的張智威在大學時修讀經濟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貿發局工作主要是處理展覽會活動事宜他直言自己畢業至今只做過3間公司包括貿發局輝立證券及現時於信誠證券擔任聯席董事他個人的投資態度傾向保守包括40%持有長綫的股票作收息30%為衍生工具期權等作為短綫對沖之用15%為現金持有自己並沒有投資物業。 他認為投資「寧願賺慢啲,都要穩」。 一個投身金融界多年的人其投資卻如此保守,實令人好奇。 點擊圖片放大. 做3年「無出糧」工作? 他直言自己曾經有3年是「白返工」,主要是由於「炒股」,將3年的人工「輸曬」。 在金融界多年看到太多,例如「一個大浪殺到來 ,已經不見了」,明白到「平日賺得幾多都無用,一個股災就無咗」。

  2. 2022年7月12日 ·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認為以領展的情況目前選擇以股代息是理想的投資主要由於現價水平具吸引力只要儲得愈多下年派息又更多回顧領展的股價表現過去在60元都有支持位下只要股東在67元以下的位置選擇以股收息都是着數

  3. 2022年11月30日 · 一、首先便是「應該如何做好資產配置」:他明白今天做的安排未必適合將來的需要,所以想知道應怎樣按人生階段配置資金及資產。 他問到60歲時的資產如何配置,如果有80歲命的話,到時又應怎樣安排餘下資產呢? 二、「長綫需要」:尤其是Aska現時只是41歲,如果他計劃在45歲退休,預期退休後的生活時間可能會達到40年或以上,還有太太和他是同齡,而一向女性的預期壽命比男士多幾年,所以太太到將來可能會面對一個更長的退休生活,怎樣安排資金及資產才可以應付這樣的長綫需要呢? 三、「可持續性」:Aska所說的「可持續性」是今天一個很熱門的詞語,因為熱門投資趨勢ESG中的S便是指可持續性。 而在個人理財上,這概念亦很重要,理財不能夠只看今天,一定要根據環境變化而持續地調節計劃,環境包括內在和外在的環境因素。

  4. 2019年4月26日 · 張頌昇自幼受家人影響接觸不同錢幣除了收藏更藉此開拓出投資之路。 談起錢幣投資的「實戰經驗」,他分享自己在2008年奧運及2012年中國銀行100周年收購並轉售紀念鈔,均獲利數十萬元,成績都算不俗。 後來更由網店轉營為實體店,專門收購及轉售錢幣、郵票、黑膠及閃咭等收藏品。 三大因素判斷紙幣的價值. 如何判斷一張紙幣的收藏價值呢? 張頌昇認為,紙幣的款式、發行年份與發行量,以及紙幣的狀態這幾個因素最重要。 他指一張全新紙幣,還是已摺過的紙幣,其收藏價值會差天共地:「如果一張銀紙摺了一下,可以相差6至7成的價錢,但之後多摺數下,價值也不會相差太遠。

  5. 2023年5月18日 · 近日網上流傳一段短片,一名女乘客支付的士車資時,獲司機找贖一寫滿字句的20元紙幣,當場表示不接受並要求司機換過一,惟司機拒絕更換且稱非自己所寫,斥該名乘客不得拒收,二人遂於車廂內發生口角。 的士司機︰「關我咩事,又唔係我寫落去」 根據影片內容,對於女乘客拒收 塗污的鈔票時,的士司機 激動地表示對方無理取鬧,稱「關我咩事,又唔係我寫落去」、「妳係冇權拒絕接受我呢銀紙」、「係冇法律依據」等等;女乘客則企硬不接受,強調:「你找畀我㗎喎,梗係唔接受! 最終二人均聲稱要報案處理,而片中亦聽到有人一度撥打999,但換來的竟是︰「 現時線路非常繁忙 ,中心人員會盡快接聽來電。 市民有需要時,亦可致電就近警署熱線……」 影片上傳後,廣受網民熱烈討論。

  6. 2024年5月19日 · 收息攻略. 撰文: 廖毅然. 發布時間: 2024/05/19 13:15. 最後更新: 2024/05/19 13:17. 分享: 3個月港元定存仍然最高息、亦最具靈活性,是銀行兵家必爭之地,中資行兩款6厘、滙豐的4.3厘、花旗的4.3厘,全屬3個月存期。 2024年上半年接近完結,不少銀行開始要「跑數」,因此近日定存市場重新熱鬧起來。 3個月港元定存仍然最高息、亦最具靈活性,是銀行兵家必爭之地,中資行兩款6厘、滙豐的4.3厘、花旗的4.3厘,全屬3個月存期。 高年利率多屬新客戶優惠,尤其以高淨值的理財客戶為主。 若不計全新客戶的優惠,現有客戶而言最高為4.1厘。 下圖列出15款4厘高息,門檻各有不同,豐儉由人,看看有沒有適合你的選擇! 3個月港元定存高息之選. (請按下圖)

  7. 2019年8月21日 · 「非接觸式交易」正靜悄悄地起革命. 市場上的信用卡「非接觸式交易」可數上Visa payWave、MasterCard Contactless(前稱 PayPass)、銀聯閃付及AE ExpressPay。 依華田的記憶,Visa payWave最早進入香港市場,2008年第一代的恒生Enjoy Card似已附有payWave功能,配合每月3號、13號、23號的惠康95折優惠,為信用卡非接觸式小額交易牽起序幕。 其後MasterCard開始進入市場,還記得當年我隔壁的信用卡部門正密鑼緊鼓籌備第一payPass信用卡,時值應為2013至2014年左右。 【延伸閱讀】 【IT人學嘢】PayMe大獲成功 全靠「Agile」呢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