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1日 · 張奇仁非常樂見夥伴成為一位獨立的業務主管,並以正向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因為夥伴獨立就代表培育成功;而夥伴可以出去成處,其餘的夥伴就會看到這條路是行得通的,就會有更多人才願意為你所用,如此單位的氛圍是進取的,團結心也就更強。 張奇仁便是從仿效許月霞經理培育新人作法開始作起,最後學會了組織發展之道。 此外,分析單位何以長久,「培育人才」及「敢放權」是重點,主管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並願意付出,投入度也很重要。 如果連主管都願意投入業務人員的經營,協助夥伴安身立命賺到錢,而非只要求績效,這個團隊的發展就能可長可久。 因此,張奇仁一直提醒自己要跟市場接軌,要跟夥伴有共同的語言,業務夥伴才聽得下去,他們會覺得你跟他們是在同一個頻道上,而非主管說一套,夥伴做的是另外一套。

  2. 2023年12月1日 · 全球人壽恆大通訊處督導一駿將著名的「雁行理論」引進保險團隊中,打造出團結一心,齊力共進的績優團隊,究竟他是如何做到的?

  3. 2024年3月1日 · 隱形富豪多是指資產豐厚但卻不被公眾所知曉的高資產族群,全資產規劃應用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劉育誠在其實務經驗中,可將隱形富豪分為2大類:一類是都市重劃區地主,因與建商合建分屋而持有相當多的不動產;另一類則是未上市上櫃公司的企業主,而此類

  4. 2017年9月1日 · 如何在團隊中建設倫理? 龍子明談到,有倫理才有組織,他指出,保險是一個發揮大愛精神的事業,保險透過倫理才能將大愛精神發揮出來,而該怎麼堅持倫理,就是要讓大家看到倫理的重要性,如現今的南九龍有36個總監,依然是每一個星期為重要的事情一起開會,甚至很多事情都是2,200多人一塊做。 最重要的是每一個夥伴清楚地知道,做保險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客戶會幫我們拿IDA? 其實是因為我們的工作是幫客戶未雨綢繆,當客戶有困難的時候,我們為客戶解決困難;幫助客戶做理財,財富分配,到他退休的時候,有一個很好的退休生活. 只要每一個夥伴是盡力地、真心真意地為客戶,IDA自然達到、IDA百人團隊自然達到、IDA雙百人團隊自然達到。

  5. 2017年12月23日 · 美國壽險行銷研究協會(LIMRA)綜合了行銷、配銷、預測分析及未來性,精算學會(the Society of Actuaries)則為了理解精算師在今日行銷及配銷分析中扮演的角色及如何善用分析學,雙方共同於二 一六年底進行了一項線上問卷調查,合計有來自49家公司的55位受訪者回覆,其中一半以上是精算師,本文即針對此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探討。 分析學在行銷及配銷的應用,是相當多樣性的,5家公司中有4家集中在消費者,有2家則強調他們實施配銷的接觸面,可分為下列3項: .傾向模式(Propensity Model) 許多公司已經建立起模式,去預測及企圖影響消費者或顧客行為,包括了應用、購買、客戶反應、留住顧客、客訴及轉變(定期險轉換到終身險)等傾向。 .消費者和消費者分析.

  6. 2019年10月1日 · 透過MANHA圖,黃俐菁在經營一段時間後,她的初始客戶來源基本分為4種:1.國際學校的同學及朋友,2.父母親的親友,3.工廠的客戶及合作夥伴,以及4.機緣巧合認識的陌生人。 而無論是哪一種客戶,黃俐菁都會用心服務、維持關係並積極拓展客戶身旁的人際關係。 「每一位客戶的身後,都是一群潛在客戶。 」因此她認為,業務人員不僅要顧好眼前的客戶,更是需要用心對待客戶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他們都有可能是下一個潛力客戶。 同時黃俐菁也表示:「當業務人員有好的態度,就不怕找不到好客戶。 」黃俐菁現在的客戶大約曼谷與羅勇各半,但是兩地來回車程約300公里,而為了做好服務,黃俐菁親自開車往返兩地,只為了服務好客戶,滿足客戶需求。

  7. 2019年2月1日 · 擅長經營高端客戶的馮鈺心,過去是零售業的主管,因為想要兼顧工作與家庭,因緣際會下,好奇一試踏入了工時彈性的保險業,原本只希望能達到前一份工作的收入即可,卻沒想到因為自己的苦練和堅持,馮鈺心在壽險業闖出了一片天,收入甚至達到年薪千萬的奇蹟,超過了自己的預期。 其實,馮鈺心並沒有特別鎖定高資產客戶,但是喜歡挑戰的她,在入行後的前三年積極展開個人銷售,慢慢地匯聚了自己的壽險市場,也讓她建立了自己的團隊。 在待人處事上,馮鈺心對待客戶與對待夥伴,都是真心誠意地希望對方好,「保險本來就是一個幫助人的行業,如果能在成功的路上幫助別人成功不是更好嗎? 」馮鈺心說。 而馮鈺心甜美的笑容與親切的態度,讓所有的客戶與部屬都喜歡她。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