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28日 · 人行於收市後公佈,將於1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預期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不過由於市場對此早有預期 (因國務院總理克強已在星期四事先張揚),加上下調幅度未算進取 (市場預期降0.25%至0.50%),股市的反應亦相對有限。

  2. 2021年10月5日 · 從機構視角看港股第四季觀點 - HK MoneyClub. 2021-10-05 Create Lee 明德. 中國限電情況對於港股投資價值影響深遠。 限電的成因是供需失衡: 下游需求因疫情改善而回順; 但上游供應因航運、地區疫情、煤電錯配等因素左右。 限電看到供需變化. 限電是危中藏機,壞的因素市場先反映在PMI上,上月數字已跌穿50盛衰分界線。 但好的地方是疫情改善,國內疫苗接種情況理想。 截至執筆時,10月國慶長假民眾大舉外遊仍未有帶出新一波感染,而9月份初步消費數據已走出8月低谷。 總體的限電效果仍是未知數,企業生產層面迴應需時,PMI實際效果到假期後10月底才陸續浮面。 中國製造業PMI. 可能的後續.

    • 監管因素觀乎收入構成
    • 三季度業績看投資計劃
    • 被忽略的才是黃金
    • 合理估值在什麼水平
    • 大行目標價可以參考?

    國務院對科技企業監管一路著重於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不正當經營行為。「二選一」、「大數據殺熟」都是常見的處罰原因。所以要考慮公司主營業務是否過度集中,有否不當使用高集中度來營運。從市佔情況來看,騰訊音樂 (TME,已處罰)、百度 (未處罰)、美團外送 (已處罰)、騰訊遊戲 (叫停遊戲直播合併)、阿里巴巴淘寶 (已處罰)、騰訊閱文 (己處罰)、線上視頻 (未處罰)、雲計算 (未處罰)。 基本上主要的行業已有判處的罰則。政府對案件有歷時約半年至一年的處理時間。罰款的計算按收入比例的3-4%是暫時的上限。而被處罰的公司都有表露出殷切改善的態度。相信對已罰公司的下一輪處罰可能性極低。

    科技公司與監管博奕預計未來一年都會持續。槍打出頭鳥, 第二季度業績已見到科技公司的盈利水平 (毛利率、純利率等)已有回落。 相信科技公司將會加大投資力度,將短期盈利移送到未來體現。對科技股的價值判斷將單純從盈利或營收增長轉到去旗下投資的潛力。 從各科技企業手頭現金看,都是百億級以上的水平。應對監管罰款可以處之泰然外,亦可以繼續尋找良好標的。

    從年初到近月,ATMX 都是緩步向下,中間只有零星的反彈。可以判斷現時港股的ATMX不是被主流投資者看好的 (Under own)。兩個數據可以看到國內的投資人對ATMX唾棄程度。 第一個是公募的港股持倉比例 (第三季數字截至執筆未出爐):根據基金二季報,1483隻可投資港股基金港股持倉總規模為5836億人民幣,較一季末的5200億元增加12%,但較一季度51%環比增速明顯回落;5836億港股持倉佔股票總持倉的24.4%,較一季度的27%也有所下降。類似的,873隻可投港股的主動偏股型基金持港股市值4742億元,較一季度增長13%,持倉佔比從28.3%降至25.2%。筆者相信第三季度的內地公募對港股持股未會有大幅增加。 第二則是港股通對TMX (阿里未於港股通中)的比例。從CCASS 上的港...

    有盈利基礎的ATX較易去衡量估值合理水平。從預測市盈率區間看,騰訊及阿里已跌穿平均值一個標準差下的水平 ( – 1 standard deviation)。而小米亦是去到一個標準差以下的水平。按均值回歸 (Mean reversion)的理念,估值可以回到平均值,拉升股價。

    作為曾經的賣方分析師,大行報告的目標價多數是跟紅頂白。而且目標價的時間尺度是12個月至18個月,不同類型的投資人的持貨能力會有所不同。現時大行目標價對比現價約20%至60%上行空間,筆者認為以1年尺度來看是合理的。 操作上,筆者認為如芒格這類長線投資人已見到科技股的價值,開始累積部位。但食糊時間可能是1年甚至更長。現時港股氣氛未有明顯改善,不過底部已經出現,建議是分注吸納科技股,現水平可以先下第一注,待第三季度業績、11月的六中全會、美國的收水進程這些事件下再加注。到明年第二季度,ATMX平均回報要達40%是合理水平。綜合監管、投資、被忽略程度及估值後,排名則以騰訊 > 阿里 > 美團 > 小米。

  3. 2022年12月11日 · 到4月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明確地提到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另亦有提及部署促進消費的政策舉措。 人行在很快緊接宣佈降準,將於4月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人民幣。 不過,聯儲局官員接連放鷹,聖路易斯聯儲銀行行長布拉德 (James Bullard)甚至稱不排除有一次加息0.75厘,美債及美滙上升,而滴滴出行 (DIDI)表示退市,內地疫情,港股反覆下跌。 4月底幾個交易日港股反彈。 內地接連有利好措施出台,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主要是穩定增加汽車等大宗消費。

  4. 2023年6月9日 · 6月18日,618活動是國內電商平台於淡季中一小個亮點。 現時第一波活動 (5月31 日至6月初) 已完結,有不少企業匯報理想銷情。 之前消費不振主要源於對前景迷茫,口袋有錢不敢消費。 防疫防控放寬已近半年,加上減價促銷引發出市民的消費需求。 再者,世銀於6月6日將2023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從4.3%上調至5.6%。 認為前期的過度儲蓄將支撐家庭消費。 相信於第三季度市場會對消費行業續步改觀。 近日我與361度總裁丁伍號及公司管理團隊會面,再詳談行業及公司近況及發展。 361度 (1361.HK)正是其中一個於618活動中取得佳績的公司。 曾經的落後 = 追上的空間. 回看體育用品板塊,於2016年時,除安踏已領先外,其餘三個品牌收入水平相若。

  5. 2022年2月24日 · 內憂外亂深入剖析為何值平執比亞迪 - HK MoneyClub. 2022-02-24 Create Lee 明德. 股今年頭兩月依然在小幅局間上落: 23,500至25,000的波幅是筆者多次於不同場合重申的點位。 2月份更外加上俄烏的不明朗局勢,每天都在演化出新的消息。 外憂之下,互聯網的監管又再重上水面。 如此破局下,筆者倡議是找尋有依靠,穩健的股份在核心持股,而其他枝節及高營運風險的公司則留到3月底業績期再作打算。 電動車及相關板塊2022開局殺得一片通紅。 年初至今下跌約10%至30%,只有兩隻國企汽車公司東風 (489)及廣汽 (2238)可以幸免。 主因是一怕補貼到期,二怕去年高基數,三是市場由增長股轉向價值股。 更多內容: 比亞迪按照萊特定律銷量倍升的隱憂.

  6. 2022年5月4日 · 美國CPI拆分. 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 中國方面,月內降25點子,少於市場預期的50點子。 而且減息更未出現。 中國情形同美國稍有類同是現時市場需求不足,居民未有消費意欲。 月內幾個大城市封城令PMI等經濟數據出現斷涯式下跌。 封城措施沒完沒了加上最新PMI數字差於預期,於中央政治局會議給出「全力擴大內需」的方向。 這證明了中國不是缺流動性,而是缺需求。 但清零政策不作調整下,經濟增長動力及股市亦難有表現。 中國PMI. 而下一輪更大的問題是全球復甦動力: 誰會變成下一個主力買家 (BIG BUYER/SPENDER)。 美國經歷COVID後,儲蓄率一度升至20%,是90年代至今的高位。 從前一直消費的主力國家轉向加大儲蓄後,誰會接力消費是一個大疑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