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盧鎮業前作那年春夏之後》(2010那年春夏之後》(2011甚獲好評紀錄了近年的香港抗爭運動這次在金妹盧鎮業一如以往對影像極為敏銳從片的鏡頭角度距離畫面分割和燈光就可看出這部短片場景甚少只有旺角街頭咖啡店和店的後欄」,而主要場景是在後欄」。 本來潮濕暗黑的環境,導演調得幽藍而乾淨。 觀眾或可質疑,以如此乾淨的影像來再現惡劣的工作是否合適,然而這樣「乾淨」表明導演在影像上有過細心的思考,在主題上也不願把洗碗的金妹拍成是「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反倒想要呈現出低下勞動階層的生命力。 導演不只想要表現出勞動階層在香港被壓榨的情況,而是先把金妹還原為一個人,這樣作本身已經是對資本主義邏輯的反抗。

  2. 2017年6月26日 · 但我卻更願意以新浪來形容就如影評人陳志華在面書所說︰「四部短片四種風格四位導演 馬智恆黃飛鵬黃瑋納葉文希加上幕前幕後的陳浩倫盧鎮業可以看到一股新世代的創作力量已經湧現

  3. 2017年6月9日 · 金妹導演盧鎮業花了前後一年多時間在一家餐廳打工認識了在後巷負責洗碗的金妹他應該花了不少時間跟金妹相處慢慢取得她的信任令她在鏡頭前真情流露侃侃而談自己的人生經歷。 《拾荒李婆》則找到了靠撿紙皮維生的李婆,她每天以細小而佝僂的身軀,推著沉甸甸的紙皮,靠自己的勞力換一口飯,在日曬雨淋的街道上活出尊嚴。 正如導演譚志榮所說,拾荒老者毋須別人可憐,他們自有一套生活態度及謀生智慧。 曾翠珊導演的《河上變村》透過村民離散各地的故事,回望家鄉變遷,感慨以發展為上的思維令傳統村落文化日漸失落。 《收割,開路! 》就結合了三位本地農夫的故事,說的是他們儘管面對種種不利本地農耕的因素,諸如政府以發展之名徵收農地、大陸蔬菜廉價傾銷等,仍堅持務農,有人甚至放棄城市高薪,接手有機農場。

  4. 2023年11月21日 · 來自赤道邊陲的導演,這次特別走到冰天雪地的中朝邊境小城延吉,仍舊刻劃人在異地的迷茫,更有意反映當下內地「躺平族」的心理世界。 兩男一女的主角中,只有周冬雨演的娜娜(又是旅行社導遊)形象相對立體,其餘兩人(劉昊然與屈楚蕭)的角色背景交代甚少,劉昊然全程鬱鬱寡歡難免變得強說愁。 影片後半部劇情推進乏力,長白山一行為去而去,結尾主角由躺平忽然積極起來亦欠說服力。 不知是否電檢尺度所限,三人行的曖昧點到即止,未能寫出年輕男女的慾望流動和感情張力。 賴勇衡 : 陳哲藝拍《燃冬》以情感狀態和氣氛先行,戲劇和人物塑造讓路,如那冰雪一般,飄浮無根。 男主角浩豐是上海金融才俊,卻有抑鬱自毁的傾向;女主角娜娜年輕時受傷,之後運動員生涯中斷,當了導遊;另一男主角韓蕭對娜娜只是個襄王有心的「好人」。

  5. 2023年12月5日 · 更為聰明是編導以私人日記的形式呈現以親密者的口白娓娓道來事件經過影像雖仍有點煽情但平實的攝影和演員的表現能讓觀眾相信角色的真實到後段反轉主角原來是長大的弟弟盧鎮業飾青年何珀廉飾童年回看自殺哥哥黃梓樂飾 ...

  6. 2017年6月26日 · 談到學生電影節的來源盧鎮業回想當年讀書時曾到泰國旅行在曼谷市中心的藝術博物館看到學生電影節的海報印象深刻赫然發現原來世界其他地方有平台展出學生作品。 後來一年,他與Nap、林森和黃飛鵬到台南的南方影展,就在宵夜和啤酒間,討論舉辦學生電影節。 他們覺得,香港每年這麼多電影學院畢業生,而又有這麼多學生作品,但只有畢業展這個機會讓作品面向觀眾,於是他們想,何不自己辦一個展出學生作品的平台呢? 他們提到,不少電影學院畢業生的作品水準甚高,想法和手法都很新穎,但畢業後為了賺取生活所需,就只好收起學生時代的銳利。 然而,在他們眼中,學生這個族群都傾向有較強的電影作者意識,想法比較pure(純淨),所拍出來的作品往往個人色彩濃烈,主題也多元。

  7. 2020年5月4日 · 柏與海太保與袁富華的真摯交流溫柔中見慾望他們各自回到自己的家庭父與子袁富華與盧鎮業)、夫與妻太保與區嘉雯),都在日常生活中有內在的角力這三對組合都有舞台劇出身的演員與慣演電影的演員對戲的火花有互補的效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