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26日 · 憂財富傳承儲蓄似提早分身家. 先生的一些保險公司的理財顧問朋友提意他,把這筆資金安排於一些有財富傳承作用的儲蓄計劃之內。 這是一個很好的提議,先生也十分同意,而且不論保單持有人於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不會影響計劃的有效性。 但是,先生立刻遇到一些問題。 首先,這些有承傳功能的儲蓄計劃,一般都是一對一的傳承。 意思是,財富只可以由一名上一代傳給一名下一代,例如,爺爺一個人,把財富傳給一名孫子,不能同時傳給兩名或多名孫子。 先生現時有一對孖女,而他夫妻兩人極度喜歡小朋友,也有計劃在英國安定下來,很大機會會再生一個弟弟給兩位小公主,所以要把這筆資金分成多少份財富傳承的儲蓄計劃呢? 兩份還是3份呢? 若果分開3份,萬一生下孖生弟弟,便不夠分了。 先生覺得很難作出決定。

  2. 2024年4月29日 · 發布時間: 2024/04/29 13:30. 分享:. 富豪留下神秘遺囑 100年後子孫才能領遺產 2萬件古錢幣 如今價值5.6億元. 有錢人寫平安紙分配財產,若子女尚年幼,可能會指定其成年後才可繼承。. 不過,有些繼承人等待的時間尤其長:有富豪訂立「神秘遺囑」,規定100年後 ...

  3. 2019年3月20日 · 李兆基也有他自己的財富哲學及營商哲學,以下輯錄6句李兆基的哲學語錄,或許為你帶來啟發。 【李兆基退休】李兆基(四叔)的6個財富哲學你要知. 1.做慈善要有「四両撥千斤」、「以小博大」之效,透過槓桿原理做到一傳十、十傳百」 2.以「聚散之道」管理財富,「搵錢要成功,使錢要成功」 3.青年人成功致富之道有四點: 刻苦耐勞,勤奮勉力. 經濟未定,不宜早婚. 要有第一桶金,以錢賺錢. 「男人最怕入錯行,女人最怕嫁錯郎」 4.營商處事有六字真言:「止、定、靜、安、慮、得」 5.從商要「以人為本」,達致服務人群及賺取盈利的雙贏局面. 6.有耕耘自有收穫. 【 李兆基個人網頁 】 欄名 : 理財學堂. 相關文章. 【四叔退休】李兆基將辭任恒地、煤氣主席 兩子接棒聯席主席. 2019/03/20.

  4. 2023年7月30日 · 信安亞洲區總裁維義(Thomas)接受本網專訪時分享其退休哲學3S策略——盡早開始(start early)、足夠儲備(save enough)和保持參與(stay engage),強調「盡量不要太聰明,使自己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自從投身社會以來,我一直確保自己存錢、開始為退休而儲蓄。 」來自新加坡的Thomas,先後參加過當地的中央公積金(Central Provident Fund,簡稱CPF)計劃及香港的強積金制度(MPF),認為這些退休制度為大眾提供一個有系統的儲蓄方式。 不要試圖把握市場時機 留意分散投資風險. 在3S策略當中,Thomas直言最困難是保持參與:「我們作為投資者,應該要做到低買高賣,惟大多數散戶往往於升市時湧入,在跌市時離場。

  5. 2019年4月26日 · 「有了歷史才產生價值」 另外,由於資訊發達,愈來愈多人在網上交流錢幣收藏的故事,加上第三方紙幣評級機構的出現,令錢幣鑑定更系統化,亦增加了品質鑑定的透明度,方便有意收藏或投資的人士判斷錢幣的價值。 頌昇補充,入門級玩家可先主動認識錢幣的歷史,「如果有興趣加入錢幣收藏,第一件事必須喜歡它,一紙幣不單只有它的價值,還有背後的歷史,有了歷史才能決定其價值。 PMG(Paper Money Guaranty)是行內著名的第三方紙幣評級機構。

  6. 2024年4月2日 · 綜合CNBC訪問多名理財策劃師的意見和香港退休制度特點,本文簡介30多歲上班族可以做以下 明智理財三件事 ,既增加退休儲蓄,又能減輕財務負擔。 擺脫以前︰還清債務. 改善現在︰扣稅三寶. 部署退休︰長線投資. 財務成功部署(一):跟前半生債務做了斷. 20幾歲時收入尚少且心態未夠成熟,故亂揮霍以致入不敷支是年輕人常態。 很多朋友在那段輕狂歲月或者都試過做「月光族」,拖欠卡數甚至「碌爆卡」。 再者,青年往往需要應對學生貸款這個「財富黑洞」,耗盡全職工作頭幾年的收入。 美國註冊財務策劃師Andrew Fincher認為,雖然還款也應該是20歲人士關注的重點,但30出頭可能是還清十年來大小債務的最佳時期,因為這個階段往往會人工加幅高,賺更多錢,還款能力最強:

  7. 2021年4月16日 · 先要確立創業七件事!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04/16 17:07. 最後更新: 2021/04/16 21:45. 分享: 胡潤研究院日前公布《2021胡潤全球白手起家U40富豪榜》,列出全球40歲或以下白手起家、資產達10億美元的企業家,Facebook行政總裁朱克伯格蟬聯第一,緊隨其後的是抖音一鳴、快手科技的宿華。 首十名白手起家的富豪都是靠把握科技浪潮,在當初靠創業闖出一片天。 常言道「工字不出頭」,著名的財務教育書籍《富爸爸‧窮爸爸》都有提及過「富人不為錢工作,而是錢為他們工作」的概念,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創業,透過建立一個有系統的業務模式賺取收入,雖然前期需要投入成本,但成功的話,最終所能賺取的錢會比「逗份糧」高。 如果想創業,到底要如何着手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