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1日 · 595. 不管任何行業,從來都不缺乏優秀者,但如果要論能夠堅持績優的人,數量就被篩選掉許多,大浪淘沙,能夠堅持到最後的才是真正贏家。 但是該如何堅持一件事情長達10年,甚至更久? 香港友邦保險區域總監容思瀚從2012年入行開始,已經連續10年獲得國際龍獎IDA,並且從最初的傑出業務銅龍獎一路成長到傑出業務金龍獎。 容思瀚表示,若要整理出一個堅持10年獲獎的關鍵,他認為在於信念。 Why、What、How,決定從業的3大觀念. 容思瀚認為,信念並不只是一句話,而是一個理念、一份價值觀,他從3個方面進行詮釋: Why──為什麼要從事保險業? 為了什麼而努力成長?

  2. 2024年2月1日 · 熱心社會公益. 透過6位終身會員的分享,更印證了「成功沒有奇蹟」, 期使從業人員都能夠向他們看齊,朝「典範」成功者更靠進一步。 更多內容請見以下連結: 榮譽是持續前行的重要推動力. 注重個人品牌打造,源自「先把自己做好」哲學. 非天資聰穎,依靠堅持、努力成就不凡. 因學習擴展眼界,在逆境中看見機遇.

  3. 2018年3月1日 ·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金融科技趨勢模糊了原本劃分明確的金融業務界線,也將各種新技術帶入法遵、監理的領域。 讓金融業者為了達成法遵要求,不得不提高法遵人員、治理、風險管理的成本,各種因素催生出監理科技(Regtech)一詞。 隨著監理沙盒機制的通過,很多人都把重心關注在——誰會進入沙盒? 多少人會進入沙盒? 進入沙盒要有什麼樣的條件? 這些問題可以明顯讓我們感受到金融業確實已進入了另一個階段。 過往談發展金融科技,想要怎麼做全憑公司意志,但接下來就與監理官有關係了,因為不管業者有多少的創意與想法,只要主管機關不點頭,創新也無法進行。 也就是說,不管金融科技如何發展,監理科技 (Regtech)勢必也得跟上腳步。

  4. 19歲為楊玉欣健康的高峰,因罹患罕病後體會到身為一位身心障礙者與失能者的那種失落及無能為力之感。 「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伴隨她從19歲至今,醫療上依然沒有任何藥物能夠控制惡化情況,換言之,罹患此病症就等於宣判了最後會走向癱瘓、呼吸衰竭的結果。 在日常生活上,舉凡起床、穿衣、盥洗、如廁、梳頭髮、化妝等日常瑣碎皆需他人幫忙,楊玉欣形容,在這樣因罕病「依靠別人才能活下來的人生」,是她人生中的第一個挫折,也是最劇烈的一個。 樂觀如她,在正視已罹患罕病後,楊玉欣即立刻轉念接受這個疾病,她思考,在需承擔如此巨大的痛苦之下,用什麼方式活著才能不被這些痛苦打敗? 應該活出什麼樣的人生,這樣的苦難才會值得? 她相信人是有潛能可以面對苦難,並激發出內在意想不到的力量。

  5. 2020年6月1日 · 1.首先,與客戶分享基礎保險概念(圓形圖),透過人壽保險、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及意外保險,為人生無可避免的4大風險,提供解決方案。 2.客戶必須先做好蓋房子的地基,建議客戶先做好醫療保險,擁有基本住院治療保障。

    • 潔西卡·盧卡斯1
    • 潔西卡·盧卡斯2
    • 潔西卡·盧卡斯3
    • 潔西卡·盧卡斯4
  6. 2020年9月1日 · IARFC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講師. 今年,經常見到經營國際金融業務之財務顧問前來,替其客戶諮詢有關香港人士前來臺灣移民的問題。 近年香港因為社會局勢影響,港人移民臺灣和取得臺灣居留許可的人數有急速上升跡象。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2019年來臺居留的港人數達5,858人,較前一年的4,148人增加41.12%;取得定居許可的港人數則有1,474人,較前一年的1,090人增加35%。 而至2020年6月為止,已有3,161名港人來臺,也創下近年來新高。 香港人來臺是依據「香港澳門居民進入臺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符合該辦法第16條的任一項即可申請,並在臺灣居住一定期間後,即可申請定居,取得臺灣籍身分。

  7. 2021年3月1日 · 2020年馬來西亞疫情慘重,在第四屆保險行銷創世紀盛典IMCC上,世界華人保險500強團隊CIA500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嘉虎利用視訊技術,為臺灣讀者分享去年馬來西亞的保險業務人員面對疫情的突圍經驗。 2020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根據臺灣衛福部最新統計,全球已1億998萬1,805人確診,死亡人數高達245萬423人(截至2021年2月),為了避免疫情擴散,許多國家的交通工具與辦公場所陷入停擺,民眾只能在家「辦公」。 過去1年,臺灣猶如世外桃源,疫情並沒有影響到大部分民眾的生活。 海外各地往往讚嘆於臺灣民眾生活依然能夠如常,但或許也是如此,容易讓我們忽略外界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