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影片第一部曲的背景是1895 年,古巴人在流亡美國的馬蒂帶領下爆發反殖民起義,挑戰當時的殖民宗主國西班牙。 結果起義被鎮壓,大批古巴人被送往集中營,造成數十萬人死亡,這是典型的帝國主義暴政。 西班牙得以在幾乎所有拉美殖民地獨立後,繼續保留古巴近百年,也多少反映另有乾坤:一來古巴上層社會與西班牙關係密切,二來西班牙也代表著歐洲,為當地人抗衡強鄰美國,這令西班牙撤出古巴後,依然保留文化上的影響。 第二部曲的背景是1932 年,獨裁者馬查多統治末年,他被1933 年的群眾運動推翻。 在這個階段,理論上,古巴已獲得獨立,但獨立並非源於古巴人的革命,而是1898 年的美西戰爭,西班牙戰敗後被逼放棄古巴,古巴則在美國同意下宣佈獨立。

  2. 2016年5月17日 · 巴爾》是考夫曼的第一部影片,他和法斯賓達就是在本片相識的。法斯賓達為他情迷意亂,已婚的考夫曼對法斯賓達的追求習已為常,因為許多德國同性戀者就是看上了他的黑人膚色及身型。堅稱自己是異性戀的他,說沒有接受過法斯賓達的追求,法斯賓達擺明車馬開拍《死白仔》(Whity, 1970)捧他做男主角,考夫曼仍然不為所動。 《死白仔》(Whity) 到法斯賓達結識了摩洛哥人 El Hedi Ben Salem,他比考夫曼更黑更高大,而且接受法斯賓達的追求(即使他是異性戀,而且在摩洛哥有家室),考夫曼便被法斯賓達疏遠。

  3. 2005年3月14日 · 巴格達自由行》見證了布殊與反恐的不存在,真正存在的只有那份百年來不滅的美帝主義。 就是這種心底欲望,成就了真正的恐怖主義。 兩位導演記錄的現實,遠遠超過它的表面意義,真教人看得心驚膽顫。 會員評論. 上一篇. Film Critics description.

  4. 《露西亞》是以古巴為背景的三部曲史詩式電影,表面上,主軸是三個不同年代的「露西亞」的愛情故事,真正反映的,卻是古巴人百年來如何在不同外來勢力影響下自求出路。

  5. 本會會長鄭政恆則頒發八部推薦電影予出席的監製及導演,包括《第八個嫌疑人》導演李子俊、《年少日記》導演卓亦謙、《尚未完場》導演徐岱靈、祁凱達、出品人陳智遠、《但願人長久》導演祝紫嫣、《白日之下》導演簡君晋、《詩》監製許志堅、《金手指

    • 巴蒂斯達1
    • 巴蒂斯達2
    • 巴蒂斯達3
    • 巴蒂斯達4
    • 巴蒂斯達5
  6. 2004年9月13日 · 故事開首是記者阿玲(李心潔飾)以為男友被殺,卻被警方及報社描畫成交通意外,遂請求飛哥及基仔(陳冠希飾)幫忙追查。 事件其後進一步牽涉富商兒子與名模女友的地下情,更因名模的死亡意外被警方淡化而似有煙幕;在主角三人眼中,警方與報社已收下富商利益,隱藏事實,亦因此而製造了多角不信任的關係──主角不信任警方與報社,報社員工如曾時和周老闆亦不相信警方及過氣差人飛哥,警方更不信服於記者與飛哥的曖昧介入。 多方面周旋下去,原來是一場無足輕重的各方想像,如羅生門的各自表述,當中可以是私利的維護(如曾時最初的息事寧人),也可以是一廂情願的設想(如飛哥貫徹到底的陰謀理論);簡單的說,每個角色未必會說自己是好人,但認定人家一定是壞人。

  7. 2017年7月30日 · 蘇菲(Sophie)是初出道的演員,被巴爾在街上搭訕,二人有了關係。 巴爾想將她用完即棄,但艾卡堅持要善待懷了孕的她。 艾卡還有其他女人,巴爾忍不住了,他會怎樣毀人自毀? 1918年創作. 《巴爾》寫於布萊希特二十歲之時,他出生在巴伐利亞的奧格斯堡(Augsburg),離慕尼黑不遠,今天乘火車最快只要三十分鐘便到。 布萊希特的父親是木材公司的高級管理層,布萊希特生活無憂,但從發掘巴爾的木材商人這角色可見,布萊希特對他的父親有幾大的輕蔑。 今天,我們會將布萊希特標籤成劇作家,但他本來是一名詩人。 他小時熱愛德國文學,對歷代大師的著作的熟悉程度,比他的中學老師還要強。 我們中國人或會覺得,詩及劇是兩種文學體裁,但在不少西方戲劇傳統中,兩者的關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