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鄭氏家族的歷代傳承,可從族譜中尋到記載。. 1於周代始封滎陽. 桓公是鄭姓始祖,名友,為周厲王幼子,黃帝第二十九世孫,也是周文王的第十一世孫。. 周宣王二十二年(西元前八 六年),封友為鄭伯,同時讓他擔任周朝宰相。. 友的封地即今開封府鄭州 ...

  2. 2003年8月21日 · 一、 永盛街曾經存在? 這是大量資料佐證下的結果。 面對殖民地時期的結束,極欲追尋家族歷史和身份認同的故事敘事者——一位回流專業人士,便在上環一幢面臨拆御的舊樓裡寫下了一章永盛街興衰史。 這是香港作家董啟章一九九五年的小說〈永盛街興衰史〉的背景 (1)。 〈永盛街興衰史〉離不開作者最感興趣的創作主題:城市和歷史。 甚至跟後來的《地圖集》、《V城繁盛錄》和《The Catalog》一樣專注香港的尋根過程,大部份評論亦因而集中討論當中的歷史意義,但除此以外,作品還有其他鮮為人所論及的課題嗎? 筆者嘗試挖掘永盛街,看它可以挖深到一個怎樣的程度。 二、 有別於其他同樣以香港﹙非主流﹚歷史為題材的作品如海辛的《廟街兩妙族》和心猿的《狂城亂馬》等,〈永盛街興衰史〉並沒有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

  3. 2004年4月15日 · 一、前言. 「領導新詩再革命,推行新詩的現代化」 是紀弦領導的現代派所率先呼出的口號。 然而其「主知」與「橫的移植」說卻掀起二次大戰戰後初期台灣現代詩壇風起雲湧的文藝思潮與論戰,促使當時的詩人們逐漸擺脫「文學他律」而走向詩壇獨立美學的開端 。 一般論者僅轉述了當時論戰的經過,做一般的呈現,缺乏對於論戰內容與前因後果的分析與探討。 論戰是文人之間的筆仗,不僅蘊含個人理念的運作,且有代表時代思潮的意義。 我們以後人的姿態觀察當時風起雲湧的論戰風潮,會發現:批評是一種鼓勵,而指摘是另一種關心。 所謂「愛之深,責之切」若非出自真心的關切與期許,旁觀者盡可冷眼旁觀,漠然以對。

  4. 其他人也問了

  5. 修辭學者陳望道首先提出「示現」辭格,並如次界定其意義:「示現是把實際上不見不聞的事物,說得如見如聞。. 所謂不見不聞,或者早已過去,或者還在未來,或者不過是超絕時地、超實在的非常辭格。. 」,陳氏對「示現」辭格的界定,與二十世紀初葉風行 ...

  6. 鄭芝龍雖然成為地方軍官,卻仍擁眾數萬,劫掠沿海;但在海盜眾分贓不均的情況下,李魁奇與鐘斌紛紛與鄭芝龍分道揚鑣,相互為敵,並大敗鄭的部眾,而閩府與荷蘭人也在此時拉攏李魁奇等人;不過李魁奇並非如同鄭芝龍般的容易控制,致使鄭芝龍又出現了

  7. 2024年4月20日 · 評分:62分. 【一言以蔽之】:構想不錯,執行上力不從心,「白癡公主」的表現令人驚艷. 台北「錦新大樓」位於新生北路,鄰近捷運中山國小站,位於熱鬧繁華的黃金地段,可是多年來竟累計鬧出數十條人命,包括1984年因火災導致19人慘死,1986年又發生著名的 ...

  8. 明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國姓爺成功迎媽祖率師東征,收回台灣以來,今年正值三百五十周年,位在國姓爺王府所在地的安平開台天后宮,為了彰顯媽祖護佑台灣的慈悲關懷,擴大媽祖信仰文化與學術研究,昨天成立「媽祖學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