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6日 · Esor Huang.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 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從職場到人生的100個聰明改造提案》等暢銷書籍。

  2. 2018年9月7日 · 這本書最終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日記方法論。 你可以在章節編排上看到他的結構,但我這裡用不一樣的角度,重新幫大家看到方法論深沈的意蘊。 首先是「SLOW(慢)日記法則的三重性」。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錫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SLOW法則從個人到企業,從內容到習慣,也從自我檢視到完成自我價值,這就是他的三重性。

  3. 2017年8月30日 · 我不是說不需要寫日記事實上我認識很多高度自我實現的人都有寫日記的習慣例如我幫他出版《 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 》一書的張永錫老師他改良的九宮格晨間日記方法就讓我非常佩服我甚至也在自己的《 打開大家的 Evernote 》專書中採訪過他的方法。 然而我自己卻一直無法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沒辦法做到每天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有一本固定的筆記本坐下來開始反省過去一天的功過與事件。 我相信也有不少朋友跟我一樣,想要寫日記,知道寫日記的好處,卻一直難以養成持續寫日記習慣。 (關於養成習慣,你還可參考: 從無到有21天養成好習慣! 從這10個網站與 App 開始 ) 就像我之前的「 記帳方法 」,從沒辦法每天記流水帳,轉變成變通的「 預算記帳習慣 」。

  4. 2020年11月27日 · 這時候,可以利用「資料驗證」的功能,為特定的儲存格設定專屬填寫格式,可以是下拉選單、日期選單,或是輸入錯誤資料時的提醒。 圖文教學: Google 試算表多人協作避免填錯、檢查錯誤與還原的5個技巧. 進階版圖文教學: Google 試算表團隊協作任務清單教學,製作簡易版 Airtable 範本下載. 例如解決下面這樣的需求: 要填寫郵件時,檢查是否為正確郵件格式。 要填寫數字時,檢查是否為正確單純的阿拉伯數字。 要填寫品項時,直接拉出固定的品項選單,以免亂填。 三,雜亂數據資料,用「資料透視表」快速統計分析. 有時候,試算表上收集了一堆數據項目,但次序是凌亂的,例如根據時間新增了數百筆資料,但許多同品項、同類型數據,分散在不同列,要做統計分析圖表時變得很困難。

  5. 2016年4月10日 · 在這款「科學家格鬥遊戲」中登場的角色與他們的大絕招分別是: 史蒂芬霍金:黑洞攻擊與蟲洞瞬移. 畢達哥拉斯:畢氏定理的三角形攻擊. 牛頓:地心引力蘋果攻擊與三菱鏡彩虹光攻擊. 達爾文:演化論人猿攻擊,自然天擇說天蛾防禦. 愛因斯坦:質能互換射線、相對論跳耀. 居禮夫人:釙和鐳放射性射線. 尼古拉特斯拉:電磁槍與交流電場. 圖靈:人工智慧機器人與破解密碼回血技巧. 用遊戲絕招展現出每個科學理論的精髓,真的是很棒的巧思。 而且每個科學家的專屬場景也和其歷史背景相符。 最厲害的是,在闖關模式中最後的大魔王居然是「上帝」,而且上帝還會用世界上不同宗教的神靈形象來攻擊,來一場科學家與上帝的幽默決鬥! 這樣的遊戲無疑的比快打旋風更專業、更科學,推薦大家一定要玩玩看。 延伸閱讀相關文章:

  6. 2017年6月25日 · 1. 中華語文知識庫:兩岸差異詞典. 在「中華語文知識庫:兩岸差異辭典」裡,透過兩岸學者專家的共同收集研究,收集了大量的台灣與大陸差異用語,並且每個詞條都有兩岸對比的解釋。 在詞典中,以文字「主題」來分類,例如這是生活用語、科技用語、藝文用語、娛樂用語等,你也可以直接瀏覽來認識兩岸用詞的不同文化。 例如「房車」這個用詞,在台灣通常指的是小台轎車。 但是在大陸的「房車」指的則是大台的可以當臨時住家的露營車。 這樣一個同名詞彙,在台灣與大陸就有完全不同的解釋。 或者當你遇到疑惑的詞彙,也可以利用「兩岸差異用詞辭典」來直接搜尋,把關鍵字丟入搜尋欄,就會找出這個詞彙在台灣與大陸有哪些解釋,這時候「點擊詞彙」,可以看到更詳細說明。 2. 萌典:兩岸詞典.

  7. 2016年12月13日 · 在今年初製作的張永錫老師新書:《 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 》,書裡提到了一個我今年也跟著貫徹執行的 GTD 時間管理關鍵動作 :「每週自我檢視」。 為什麼要每週做檢視? 性能再好的車子也要定期保養,而我們的工作流程與時間管理系統同樣需要保養,這個「檢查零件有無鬆脫」、「預防上路風險」的動作,就是每週檢視。 在實踐了快一年的過程中,每週檢視對我來說,不只是一個工作上要求你去做的流程,事實上如果體驗到「每週檢視」到好處,那麼就像當你滿身大汗時會想洗澡,筋骨長期疲累後會想泡個溫泉放鬆一樣,「每週檢視」反而是那個我會主動想做 以求解除工作壓力 的重要調劑,清理之後,才有能量繼續下一週的工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