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日 · 《彭博社》在2019年曾報導,一座城市擁有3,000萬美元以上資產的富豪人數,臺北高居世界第8位,但普遍的的特性是低調;與此同時,瑞銀集團(簡稱UBS)臺灣區總經理陳允懋表示,客戶中有高達90%來自未上市公司;瑞士信貸(目前已被瑞銀集團收購)於2022年也發布報告,指出全球未來5年資產達100萬美元的高資產族群會增加4成,至於臺灣更是被預估到了2026年會增加9成,是趨近於翻倍的數字;再看UBS於2024年1月公布的《臺灣財富金字塔淨資產排行榜》,當中所謂的「準富裕層」高達960萬人,在在都顯示出未來臺灣高資產族群將愈來愈多。

  2. 2022年10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10 月 1 日. 0. 464. 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影響了許多保險業務員,但是對香港宏利人壽區域總監潘雪玲來說,不但沒有受到太多影響,反而讓業績逆勢成長,不僅創造國際龍獎IDA傑出業務白金獎的優異成績,甚至還帶著超過12位團隊夥伴一同成功挑戰IDA,並以此獲得IDA優秀主管白金獎。 2022年潘雪玲以超過200件以上的件數,帶領團隊中15位IDA會員,成為香港當年唯一的國際龍獎IDA雙白金獎得主。 潘雪玲總結,其實關鍵在於以身作則所帶來的感染力──讓客戶感染不懼疫情的自信,讓夥伴感染從業的積極。 別讓疫情成為「無作為」的藉口.

  3. 2024年2月1日 · 香港保誠保險資深營業經理許曉蓉回顧從業20年的經驗與心得總結出一個結果保險的價值在於透過保障與理財幫助客戶防患未然薪火相傳並確保夢想得以實現。 「保險業務員不只是保障的規劃人,更是客戶夢想的見證人。 」許曉蓉分享為了實踐這份價值業務員必須要訂下明確的前進目標並且不斷學習自我增值才能夠不斷突破自己心目中的最高境界。 看見長遠的市場需求,提前學習所需知識能力. 保險保障的範圍,不外乎生老病死的需求,但是當規劃落實到每個人身上時,所需要的工具與知識範圍卻是遠超於此,更包括資產傳承、跨國稅務等知識,業務員需要不斷的吸收新知、自我成長。 許曉蓉十分感謝她在金融財務規劃方面的啟蒙老師王嘉平老師,除了課堂上的內容以外,最重要的是教會了她看見未來市場需求的遠見思維。

  4. 2022年2月1日 · 12942. 新冠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其中最重要的長遠影響之一,就是大幅提升了對數位科技的倚重,而保險業亦在這一波數位科技的浪潮之中,加速迎來了結構性的轉變。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桂先農表示,保險業要跟上數位轉型的腳步,才能在未來繼續扮演風險分擔者的角色。 新冠疫情至今已延燒2年,隨著病毒不斷變種,全球確診及死亡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中。 由於病毒傳播速度相當驚人,引發了近代最大規模的確診病患隔離行動,每個國家為了防堵疫情繼續擴散蔓延,實施了相當多的防疫措施,而這些管制措施也連帶影響了所有人的生活。 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就是全球經濟活動的衰退。 許多倚靠人流的產業如航空業、餐飲業或是娛樂產業等,因為防疫政策而使金流收入瞬間大幅下降,使得整體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

  5. 2019年5月1日 · CIA500世界華人保險500強團隊獎項採用了國際標準,是專門為全球優秀保險團隊設計的榮譽獎項,意旨在於引領壽險行銷團隊,在「做大」團隊規模的基礎上,持續「做強」、「做精」,實CIA500「共榮、共進、共好」的理念和使命。 CIA500團隊獎項設有桂冠獎和皇冠獎2項,其達成標準分別為──桂冠獎:團隊人數50人、績優占比10%,13個月保單件數繼續率92%;皇冠獎:團隊人數300人、績優占比7%,13個月保單件數繼續率90%。 CIA500獎項的設立,為全球華人壽險行銷團隊樹立標竿,提供相互學習和良性互動的平台,提升行業品質、專業、口碑及行格;CIA500的創設,期許做為世界各地意欲將團隊做大、做強、做精的團隊長的燈塔。

  6. 2024年4月1日 · 2024 年 4 月 1 日. 229. 0. 從業久了,難免會遇到瓶頸,或者身陷舒適圈中,差別只在於是否能夠輕易跨越。 如果陷於其中的時間長了,有些業務員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觸碰到了天花板,就此停滯不前。 而馬來西亞大東方人壽GREAT IDEALS GROUP營業組經理巫晉蒶,雖然在舒適圈中待了10年之久,但是基於對客戶的責任、對保險的認同,以及對主管的支持,她一直堅持著沒有離開行業;而在2010年開始帶領團隊之後,她終於借力全新思維,突破了10年未曾動搖的堅固瓶頸。 巫晉蒶回憶,1998年時,她追隨先生陳禮祥資深集團經理的腳步進入了保險業,除了想要成為先生的助力以外,也想借助銷售建立自信心。

  7. 2021年2月1日 · 2021 年 2 月 1 日. 0. 2625. 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 以往企業的價值我們常用「EPS」,也就是每股盈餘來衡量,然而按照現今觀念來說,僅用EPS這種財務指標來衡量企業價值,恐怕已能以目光短淺來形容,因為只單單重視增加企業獲利或是股東權益就好,事實上無法全面評價一間企業的表現。 人類從工業革命之後,從地球快速掠奪資源,並透過人為改變生態等,這樣的狀況隨著時間推移至今愈見劇烈;資本主義的極致發展更助長企業的壯大,有許多跨國的大企業富可敵國,資本甚至超越許多發展中的小國。 由此可知企業,對社會各個層面的影響力之大,超越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