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19日 · 22歲一定要懂的3條理財方程式. 點擊圖片放大. 可支配收入,是指扣除了必需支出後的餘額。 如果可支配收入不高,你可以考慮以下3件事︰. 提高每月收入. 減少必需生活費︰不是要你對自己太苛刻,適度的娛樂是必需的,但有些時候應該計算得更精明,例如應好好比較你的上網費,小數怕長計;又例如畢業生初出茅廬,如果家境許可,可以跟家人商量,少給點家用嗎? 減少負債︰學貸必需要還清,這點沒辦法;但信用卡或其他私人貸款,可免則免。 如有負債,考慮尋找更低息的方案. 可投資金額. 投資必需要有本金,而且金融市場是富者愈富的遊戲,雖說現在有些$1可投的基金、$10元可開立的定期,但本金這麼少,你能期待有多少回報? 如果可投資金額不高,你可以考慮以下兩件事︰.

  2. 2021年3月22日 · 一開始大學師兄介紹她加入一間公司,學習炒股系統,當時是以公司資金作炒賣,收入並不穩定,要與公司資金的賺蝕掛鈎,賺錢與公司對分,蝕錢則要「拉上補下」。 在首個月,她從炒股中為公司賺得1萬多元,約3至4個月後,她已為公司賺得6位數字,3年後她離開公司轉做全職炒家,平均月入6位數字。 她表示,入行半年,市好的時候,平均月入有6位數,市靜時,平均月入也有5位數。 輸得多時讓自己冷靜. 在炒家生涯中,Katie形容2015年是一個大時代,當時贏及輸最多都是那一年,「試過一日炒6位數,1個月內賺得6位數」,亦試過在年中一日輸3至4萬元,面對風高浪急,她自言當時膽子亦因此練大了。 當市場平靜時,炒賣牛熊窩輪的風險會較大,難免會遇上輸得比較多的時候。

  3. 2021年6月24日 · 科斯托蘭尼最知名的理論是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一書中提到的「雞蛋理論」,此理論與巴菲特名句「別人恐懼我貪婪」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認為股市不論升跌都是由3個階段組成,分別是修正階段、調整階段及過熱階段。 這3個階段會不斷循環,交易的成功關鍵就是逆向操作。 在股市處於過熱階段,投資者情緒仍亢奮時,應該離場或沽空。 在股市存於調整階段時,保持耐性,待到了跌市末段及下一個升市之初大手入市。 【索羅斯「反其道」投資哲學 大鱷偏向虎山行: 按此 】 雞蛋理論的運作 . 點擊圖片放大. +4. 怎樣去判斷股市處於甚麼階段呢?

  4. 2024年5月15日 · 個人增值. 撰文: 正軒. 發布時間: 2024/05/15 09:10. 最後更新: 2024/05/15 09:11. 分享:. 研究:人活到54歲理財最精明!. 盤點20、30、40歲時容易犯下的財務錯誤。.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 一項 ...

  5. 2024年4月9日 · 財務創傷 ,指的是那些你在個人財務上的痛苦經歷引發的心理反應,從而影響到你的人際關係和生理健康。 這個概念引起了這對準夫婦的共鳴——他們認為「財務創傷」能比較準確地描述當下的狀況。 財務創傷專家Shannah Game表示:嚴重的財務創傷可能會引發類似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症狀, 導致人們完全迴避有關於金錢的話題。 「財物創傷會激發你身心類似戰鬥的反應⋯⋯你可能會心跳加速、渾身冒汗,或者對一些涉及金錢的情況恐慌。 但大多數時候,人們意識不到為何會有這種感覺。 未婚夫Collin在被裁員前就 已經身陷財務問題。 Collin的職業生涯相當坎坷,出於一些意外,他之前已經失業了6次。 他曾經有多個職位被解約,2020年又因疫情再次失業。

  6. 2021年6月10日 · 有位港男投稿到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曾經因為自覺炒股成績不錯,於是開始全職炒股,可惜在股市中慘輸至欠債逾百萬,家中被斷電、斷煤氣,甚至一度有輕生的念頭,最終如何走過低谷,還完債兼成功上車的經歷,勉勵大家面對逆境都不要輕言放棄。 該名港男投稿表示,自己大約在7至8年前,自以為自己炒股票好叻,日日對住個市,睇好多投資股票書,雖然未有覺得自己是股神,但卻沒有返工,終日在家炒股票。 最終,他不但輸掉自己的資產 , 欠下一身債,後來更需要動用家裡的「散銀」渡日。 在這事件中,他不但輸掉財富,欠下一身債,當時女的朋友亦因為無法忍受他終日炒股的日子而離開他。 【理財血淚史 38歲財務自由回流加國享人生 過來人分享理財路上後悔的8件事 : 按此 】

  7. 2019年8月16日 · 有網民解讀李嘉誠是希望示威者及政府應以對話解決問題,認為「誠哥最強和理非」;亦有網民從時代背景解讀,李賢是向當時的當權者,即武后諫言,所以指這聲明是「明顯講比(畀)中共聽」,希望特區政府及中央政府不要再摘瓜,解讀李嘉誠是支持示威者。 有網民擔心大陸會封殺李嘉誠。 不過每人的解讀不盡相同,有網民就解讀「最好的因,可成最壞的果」為示威者原意是好,但演變成現今的混亂,持續下去香港只會「攬炒」( 玉石俱焚 ) , 呼 籲 示威者「收手」。 有網民解讀李賢最終難逃死亡的下場,因此示威者再繼續下去最終都「瓜得」(沒好下場)。 不過,有網民認為李嘉誠立場模稜兩可,可以解讀為「兩邊都鬧」。